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福建省长泰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考试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被誉为“欲制夷患,必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的当是()A.《天演论》B.《海国图志》C.《青年杂志》D.《几何原本》2.鸦片战争期间,英军登陆后,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其出售蔬菜、牲畜、粮食;英军舰队在珠江中和清军作战时,当地民众只是以一种局外人的身份,有如端午看赛龙舟时兴高采烈在远处观战。英军指挥官百思不得其解,问中国翻译,翻译答曰:“国不知有民,民亦不知有国。”这说明当时()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英军熟悉中国国情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满清政府统治腐朽3.美国驻华公使瑞德·威廉写给友人的一封信中说:“从外交角度来讲,这是一个巨大的成功……中国同意打开门户……绝对和彻底地打开了她辽阔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她同意我们的汽船可以在她中部的大河沿河而上。她还同意,如果我们愿意,可以在北京开设使馆。”这封信最早当写于下列哪个条约签订以后()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4.下图为1855-1858年江西人口变化情况统计。出现下表所示人口变化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经济的解体B.列强入侵的破坏C.经济重心的转移D.江南战乱的影响5.在晚清学习西方的思潮中,王韬认为:“诚使孔子生于今日,其于西国舟车、枪炮、机器之制,亦必有所取焉。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盖万世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以上言论所反映的主张是()A.反对学习西方的近代技术B.以儒家学说抵御西方近代思想C.以西学取代传统儒家思想D.以传统文化为主西方技术为辅6.京师同文馆和相继兴建的一批洋务学堂,完全从洋务实践需要出发设立具有“实效”的课程,形成了不同于旧学的新学课程体系。这说明()A.新学堂培养出了大批洋务人才B.中国增强了向西方学习的动力C.洋务运动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D.逐渐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体系7.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城市,从社会历史角度客观上反映出()A.这些地方地理位置优越B.外商企业、洋务派企业的刺激作用C.清政府扶植沿海企业D.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只能在东南沿海地区8.晚清人士郭嵩焘说:“轮船之为便利,天下所共知也。愚劣如湘人,亦习焉而知其利。是以十年以前,阻难在士绅;十年以来,阻难专在官。凡三次呈请……独不准百姓置造。”据材料可知,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是()A.晚清官府B.顽固士绅C.西方列强D.封建势力9.有学者认为,早期维新派主张设立议院,基本都是从得民心、通上下之情、集思广益、办事公平的考虑出发的,并未将议院视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也没有提出制定宪法。这一叙述意在论证()A.早期维新派的主张没有体现儒家民本观念B.早期维新派主张参照德意志帝国体制改革C.早期维新派没有主张以君主立宪取代专制D.早期维新派的主张纠正了西方议会制弊端10.西报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不见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清朝地方势力各行其是C.日本侵略势力受到有效遏制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11.近代某次战争后,清政府一方面允许外国人“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同时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些举措对当时中国的影响表现在()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民族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D.民主革命运动蓬勃兴起212.1898年,落第举人王某见京师大学堂有生活津贴,于是报名参加。不料,有人写对联嘲讽他,“孝悌忠信礼义廉,一二三四五六七”,意为“无耻”、“忘(王)八”。王某懊悔“失节”,竟在京师大学堂开学前夜悬梁自尽。王某的悲剧从侧面反映了()A.传统文化良莠并存B.“中体西用”思想盛行C.维新变法阻力较大D.民主革命即将到来13.义和团运动发生时,时人的记载大不相同。信奉义和团的刘以桐写道:(团民)“均自备口粮,毫无滋扰。”晚晴大臣刚毅记载:“拳民出死力为国宣难,入京以来,秋毫无犯。”主剿义和团的劳乃宣写道:“其党焚杀劫掠,无所不至。”教民樊国果记载:(义和团)“劫掠焚杀,逾土匪。”据此可知()A.历史叙述随时代变化而不同B.历史解释与历史事实难以统一C.历史解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D.历史事实因史料冲突无从确证14.“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論颁行布告:一、西历本年二月初一日,即中历上年十ニ月十三日上論,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材料表明()A.清政府改变历法与纪年方式B.国内出现紧张恐怖氛围C.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D.中外和好局面已然呈现15.1911年11月3日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大清帝国皇统万世不易;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族不得为总理大臣及其他国务大臣并各省行政长官。清政府此举意在()A.获得西方列强支持B.维护专制统治C.学习西方政治制度D.瓦解革命阵营16.20世纪初,电报的广泛运用使上海各大报刊在追求新闻“速而确”方面难分伯仲,尤其对重大事件的报道,细枝末节虽有不同而整体脉络相差无几。这说明通讯事业的进步()A.推动了近代科技发展B.消除了报刊行业竞争C.提升了新闻基本效能D.制约了新闻报道深度17.下图为1912年《民权画报》登载的漫画《上海之无奇不有(体面人拖豚尾)》。该漫画反映出()A.上海民众支持南京临时政府B.旧有陋俗仍有一定社会土壤C.辛亥革命使民权观念深入人心D.中西合璧成为习俗变迁的特征18.中华书局创始人陆费逵曾说:“我们希望国家社会进步,不能不希望教育进步;我们希望教育进步,不能不希望书业进步。我们书业虽然是较小的行业,但是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却比任何行业大些。”陆费逵意在说明,出版业()A.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B.要紧跟时代步伐C.是社会最重要的行业D.要坚持行业自信19.1914年3-4月间,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详细讨论了《商律》《商人通例》《公司条例》《保息条例》《国币条例》《商事公断处条例》《商会法》等,提出了不少修改、补充和实施的意见。该会议()A.推动了实业救国思潮的产生B.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开启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推动了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涨20.“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副对联可能出自()A.洋务运动时期的同文馆B.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C.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D.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大21.1919年,陈独秀在文章中指出:无论是18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还是20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它们极口痛骂;但是以后的历史学家会把它们当作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这一表述反映出陈独秀()A.认为法俄两场革命的性质相同B.肯定俄国十月革命的重大意义C.对俄国十月革命态度发生变化D.已转变成为一位马克思主义者22.1920年5月,北大学生领袖罗家伦谈到当初拟定的方针,是想把五四后的学生运动走向纳入《新青年》一派未尽的事业中。燕大的学生领袖瞿世英也宣称五四功绩“不独在拒签德约,不独是街上添了几次学生的游行”。这表明五四运动()A.仅仅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B.意在推动爱国救亡深入发展C.未能影响学生运动的发展D.功绩受到文化界人士的否定23.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1922年5月,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参加大会的代表共162人,代表12个城市、100多个工会组织、27万多名会员。这体现了()3A.无产阶级具有先进性B.马克思主义影响迅速扩大C.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D.五四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24.自清末至1922年,孙中山及其追随者“致力于合纵连横之谋略,迷恋于单纯军事斗争”,革命事业屡遭挫折,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与苏俄特使越飞发表联合宣言,毅然决定采取联俄、容共的新政策,重新改组国民党。这一重大举措表明()A.国民党开始致力于动员民众参加革命B.国民党的性质发生重大改变C.孙中山已成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D.国共合作有坚实的政治基础25.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全面抗战爆发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上“成熟”的表现是()①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②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及领导权的重要性③探索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④根据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6.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不断向苏方强调日本对苏联也具有重大的也许是更大的威胁。政府要员陈立夫在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话中也表示:“中国是日本进攻的首当其冲的目标,而苏联则是第二个。”这种做法旨在()A.塑造中国积极抗战的形象B.提防日本对苏联的侵略C.为中国的持久抗战做准备D.赢取苏联的同情和帮助27.1935年11月,国民政府以紧急法令宣布改革币制,施行法币政策。至全面抗战前夕,收兑民间银币银物计白银3亿多盎司,并由中央、中国、交通三大银行统制了外汇买卖业务。币制改革的施行()A.有利于集中财力以应抗战之需B.促使民族工业黄金时代到来C.构筑抗战胜利的坚实物质基础D.导致国统区通货膨胀的出现28.1938年,国民党制定的《抗战建国纲领》中关于经济纲领的主题是以“实行计划经济”保证军需民用,在某些与战时经济关系极为密切的部门,如银行、外汇、物价等方面采取统制措施。上述精神的贯彻()A.为民族资本创造了宽松环境B.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C.不利于抗日根据地经济发展D.适应了民族战争形势的需要29.1946年4月,晋察冀解放区在首府张家口市举行了国民参政会(一个政府政策的民间咨询机关)委员的选举,大约有80%的市民参加了这次选举,最终选出了90名参政会委员和30名候补委员,包括社会各阶层成员。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实行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B.受到苏联政治体制的影响C.努力探索新民主主义道路D.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30.在古代雅典,戏剧家的创作主要涉及城邦政务、社会矛盾、人生困惑等问题,戏剧开演前通常会有一些仪式,为国牺牲公民的子女被请上舞台,城邦事务发言人会当众宣布他们可以在成年以前得到城邦抚恤金。这些现象说明雅典()A.民主政治达到顶峰B.人文主义思潮盛行C.注重强化城邦意识D.公民政治地位提高二、材料阅读31.(14分)教育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嗣后英国文书俱用英字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俟中国选派学生学习英文、英语熟习,即不配送汉文。自今以后,遇有文词辩论之处,总以英文作为正义。——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材料二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奏请创设同文馆说》1861年(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京师同文馆创办的背景及目的。(4分)材料三当时京城上层流传的顺口溜: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翁同龢日记》同治六年二月十三日材料四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了同文馆以后,亲戚朋友对于本人,因为他是小孩,还没有什么鄙视,对于学生们的家庭,可就大瞧不起了,说他是堕落,有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亲戚关系,断绝来往。——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2)材料三、四反映了同文馆创办初期遇到了哪些困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困难处境的社会背景。(6分)材料五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