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2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美国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对我的西方朋友们,我得说:这是历史上一个富于动力的伟大时代……他(斯大林)不仅改变了俄国的生活,而且也改变了全世界的生活。”她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A.苏联形成了结构合理的工业体系B.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C.苏联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D.斯大林模式充分调动了人民生产积极性解析:材料强调斯大林不仅改变俄国的生活,也改变全世界的生活,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指的是斯大林模式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对西方经济危机冲击下的国家而言,无疑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思路,B项正确;斯大林模式下苏联的经济结构农轻重比例失调,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模式下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制度,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斯大林模式下以牺牲农业来发展工业,没有充分调动人民生产积极性,D项排除。答案:B2.(2018·山东曲阜师大附中期中)1928~1937年,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包括()①迅速实现了苏联的工业化②工业产值跃居到世界第二位③实现了农轻重的协调发展④建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斯大林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斯大林模式,在这种体制下,国家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比例失调。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选D项。答案:D3.“在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也就是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了14倍。苏联也在德国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大工业国。”苏联取得工业成就的重要措施是()A.优先发展重工业B.实施新经济政策C.重视经济结构的平衡发展D.引进西方先进技术2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之前苏维埃的机器产量和金属制造业增长较快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正确;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列宁,故B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经济结构的不平衡,故C项错误;当时斯大林模式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故D项错误。故选A项。答案:A4.“虽然苏联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但集体化农业的产量一直令人非常失望”。造成苏联农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气候不利于农业生产B.农业集体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牺牲农业的政策导向D.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不切实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斯大林模式”。A项说法牵强,故A项错误;B项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项在一定程度上包含B项所表达的意思,故C项正确;农业集体化为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经济政策,与赫鲁晓夫大规模垦荒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5.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D.新经济政策代替斯大林模式的必然性解析:材料认为尽管斯大林模式有种种缺点,但毕竟实现了工业化,所以该模式有一定的合理性,故选C项。答案:C6.斯大林模式影响深远,对此叙述正确的有()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工业化模式②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③其积累起来的经济实力,成为战胜法西斯的物质基础④对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依然有指导意义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不同于西方市场经济下先轻后重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中的探索与创新。因此①②正确。苏联通过工业化、农业集体化等的发展为战胜法西斯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③正确。斯3大林模式随着苏联的解体已被证实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且并不符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际,因此不能指导我国今天的经济建设,④错误。所以选择B项。答案:B7.史学家认为,苏联一贯的致命错误之一,也是它垮台的关键原因之一,就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附属地”。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B.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C.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D.苏联为发展工业,对农村和农民索取太多解析:抓住材料信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附属地’”来分析,苏联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工业化的特点,但不能体现农业与工业化的关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苏联建设长期忽视轻工业和农业,不能反映“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附属地’”信息,故B项错误;C项苏联农民思想觉悟水平太低说法错误;“把农村看作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附属地’”说明农业为工业化付出巨大代价,故D项正确。答案:D8.(2018·贵州金沙中学模拟)斯大林说过,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为此,苏联()A.实行了五年计划B.实现权力高度集中C.实行农业集体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解析:由材料“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我们要么做到这一点,要么被人打倒”,可见斯大林急于改变苏联工业落后面貌,结合所学可知,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D;斯大林模式忽视农业的发展,而且实行农业集体化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C;材料与政治制度无关,排除B;由材料“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可见是两个五年计划,排除A。答案:D9.(2018·吉林省吉林九中期末)1925年12月,联共(布)十四大通过如下决议:“最主要的任务是……在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领导下依靠合作社将日益众多的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这表明苏联将()A.与美国展开经济战B.进行农业集体化C.增加国营企业自主权D.实行实物分配制解析:材料中提到将“农户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的形式是合作社,说明了苏联将要进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与之相关的内容是农业集体化。答案:B10.斯大林在1943年就说过:“我知道,我死后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我的坟上,4但历史的风会毫不留情地把这堆垃圾刮走。”“有人会把一大堆垃圾扔到”斯大林的“坟上”的原因不包括()A.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落后B.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对农民取多予寡C.侧重指导性的经济发展规划与引导D.实行单一公有制和排斥市场的计划经济解析:解题关键要注意计划经济的指导性与指令性的不同,斯大林模式实行的是指令性的方式。答案:C11.斯大林模式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之一,该模式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方面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其中在政治体制方面的表现是()A.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总书记个人手中C.社会主义民主与高度集中的权力矛盾突出D.高速度与低效益矛盾突出解析: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又高度集中于斯大林个人,形成了独断专行的局面,故选B项;A、D两项是经济方面;C项与史实不符,应排除。答案:B12.《大国的兴衰》中说,苏联在重工业方面创造了小小的经济奇迹,重工业产量在1945~1950年增长了近1倍。为此,斯大林政权不惜把大多数苏联人的生活标准降低到革命前的水平上。说明()①计划经济是苏联工业化的基础②斯大林模式忽视了民生问题③计划经济符合二战后苏联的国情④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创新贡献A.①②B.①④C.①③D.①②④解析:从材料来看,斯大林为了发展工业化,不惜牺牲国民生活标准,这体现出计划经济的特点,也反映出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所以本题选择A项。③错误,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没有充分认识到苏联的社会现实;④错误,斯大林模式完全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范围内进行的实践。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个小题26分,共52分)13.(26分)(2018·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28年,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时,工业领域的所有制改造已经基本完成,所以,五年计划期间,所有制改造的重点在农业领域。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5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农业集体化运动用强制的手段和“阶级斗争”的方式完成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材料二: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为克服分散的个体经济的落后性,提高农业生产,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目的和主要特点。(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苏联农业集体化给我国制定“一五”农业合作计划的启示,并简述实施农业合作计划的意义。(14分)解析:第(1)问,“目的”,由材料信息“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得出为工业化服务。“特点”,由材料“在中央的推动下和压力下,苏联农村出现了大跃进式的集体化浪潮”得出由中央强制推行;“到1933年,富农首当其冲被消灭,分散的个体小农经济纳入到了社会主义大农业中,苏联从小农国家变成了拥有规模最大农业的国家”得出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农业集体化运动……使苏联建构起完整的计划经济体制”得出全面地将农民纳入到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从此,国家对农民有了强制征粮的稳定机制,以农民‘贡税’满足高速工业化的资金需求”得出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第(2)问,“启示”由材料“我们要发展工业,但绝不能够减轻农业发展的意义,特别要保证粮食生产的增加”得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必须积极地和有步骤地在自愿互利原则的基础上把贫农和中农联合起来,发展农业合作化”得出积极推进与自愿相结合;“农业机械化五年内只能在局部范围内试办,到1957年参加现有初级形式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将占全国农户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得出实施有计划的发展经济;“这个农业合作计划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证全部经济计划的实现将是很重要的,对于限制和逐步地消灭富农经济有决定意义”得出: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意义”,依据所学知识从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等角度回答。6答案:(1)目的:为工业化服务。(对农业进行所有制改造)特点:由中央强制推行;规模和速度大跃进;全面地将农民纳入到集体的计划体制之下;注重积累牺牲农民利益。(2)启示:工业农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与自愿相结合;实施有计划的发展经济;限制和逐步消灭富农经济;以确保农业发展为目标。(答出四条即可,其它启示属于借鉴农业集体化的经验教训,同时是在农业合作化实施运用的可根据表达给分。)意义:减少了进行农业改造的阻力,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为工业化建设积累了资金和提供了市场;同时开创了新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和途径。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3~1937年俄国(苏联)工业产值及重要工业产品在欧洲和世界的排名年份1913年1928年1932年①1937年项目世界世界世界欧洲世界欧洲工业生产总值553221机器制造业442121拖拉机不详42121电力151074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