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冲刺试题(三)(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冲刺(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讲天道,墨家信鬼神,他们都不讲天命,儒家则讲人道,信天命,不信鬼神;道家无为而无求,墨家有为而有求,儒家有为而无求。据此可知,与其他思想流派相比,儒家思想A.重视天人关系的研究B.与墨家思想可以互补C.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D.蕴含了早期民本思想【答案】C【解析】【详解】A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根据材料主旨,儒家主要集中在现实的研究,而非天人关系的研究,故错误;B选项错误,因为墨家主张“有为而有求”而儒家主张“有为而无求”故推知,两家思想相反而非互补;根据材料儒家“讲人道”和“儒家有为而无求”推出有较强道义和责任感,故C选项符合题意正确;材料并未体现儒学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主张,故无法体现早期民本,为此D选项错误。2.下表为不同文献关于唐朝记载土地状况的记述,由此可以推知出处记载《田舍》诸庶人有身死家贫无以供葬者,听卖永业田《全唐诗补逸》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唐大诏令集》寺观广占田地……侵损百姓2《全唐史》王公百官及富豪之家,比置庄田,恣行侵吞,莫惧章程A.土地自由买卖得到法律保护B.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发生变化D.政府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可知,四则史料分别涉及出售永业田、购买良田、寺院大量占有田地和富豪之家置买庄田等信息,这反映了土地兼并现象,说明政府对土地的实际控制力有限,故B项正确;根据“听卖永业田”、“比置庄田,恣行吞并,莫惧章程”等信息可知,当时唐代法律尚不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故A项错误;题干只是反映土地占田情况,非社会结构的变化,故C项错误;唐朝统治者实行均田制就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故D与史实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史料是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史学研究的基础,历史研究需要从若干个相同或者不同类的史料中找出其共性的东西,从而确定史料的真伪。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孤证不立”。所以这一题一定要根据几个文字材料的大意找出其共同之处,就是可以推论出的结论了。3.宋代科举考试不断完善,竞争日趋激烈。据《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统计1106年州试录取率为3%,1190年下降为1.3%,到13世纪仅为1%。这一现象说明A.考试人数逐年下降B.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C.精英教育不断强化D.社会矛盾必将日趋尖锐【答案】C【解析】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录取率逐渐降低,说明考试难度增加,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提高,绝大多数考生不能被录取说明考试在于录取精英,即精英教育在不断强化,故C项正确;录取率等于被录取的人数除以考生总人数,可见录取率降低不能说明考试人数在下降,故A项错误;录取率低不能说明录取的总人数在减少,不能体现入仕为官的人数降低,即不能体现统治基础日益受到削弱,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有利于庶族阶层进入统治阶层,缓和社会矛盾,故D项错误。4.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由此可知清代知县的任期状况A.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受制于列强的外来压力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45.“这战争,宣告了华夷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进而成为塑造民族国家形成的重要因素”。“这战争”A.导致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C.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客观上有利于“短暂的春天”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制在鸦片战争之后不断受到冲击而逐渐解体,中法战争使清政府失去对越南的宗主权,甲午中日战争以后被迫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朝贡体制彻底崩溃,可知材料描述的战争指的是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故C项正确;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以后,故A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短暂春天的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甲午中日战争为切入点,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回答本题,需要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朝贡体制的彻底崩溃”,联系所学知识理清楚朝贡体制解体的过程,从而得出正确答案。6.1937年国民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为14.71亿元,1939年增至25.78亿元。政府还从国外购得五金、化学、电气等器材,以低价供给民营厂矿。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民族资本急剧膨胀B.服务战时形势的需要C.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37年到1939年政府对民营工商业的贷款增加至25.78亿元,并且着重5强调扶持工矿业,联系所学可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可知增加对民营工矿业的支持力度是为了满足战争对工业的需要,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对民族工商业的贷款从14.71亿元增长至25.78亿元,促进了民族资本的增加,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始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材料体现的是1937年以后的贷款扶持,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国民政府扶持民营工矿业的主要目的是”体现不出对轻工业的扶持,完整的工业体系无从谈起,故D项错误。7.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显示1953-1957年生产资料进口比重远远高于消费资料的进口比重,联系当时中国正进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才导致这种情况,根据所学知识优先发展重工业是深受苏联斯大林模式的影响,故答案为B。消费进口比重低说明国家减少了消费资料的供给,A错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进口比重不会导致生产关系的变革,C错误。1953-1957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并没有打破,D错误。8.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归国家或集体所有,而资源配置则遵循市场规律,计划机关采用价格工资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来取代分配实物的指令性计划。这表明我国A.经济改革思想的高度统一B.城市经济改革已全面启动C.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6D.已在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80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流行,可知该思潮在中国受到重视,反映了我国在学习这种模式,故D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80年代的市场社会主义只是一种很有影响的思潮,不能反映思想的高度统一,故A项错误;1985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受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方针的影响,故B项错误;1992年十四大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故C项错误。9.查士丁尼《法学总论》规定,若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那么就应该根据使用与持有该物的时间而获得其所有权,无论其取得的方式是购买、赠与或其他合法途径,还是因为不知情而误信该物原所有者为其真正所有者。这一规定A.使用伦理原则进行司法判决B.体现善意与公正的诚信观C.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D.诚信未从道德过渡到法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诚信原则即诚实信用原则,是指在立法或者诉讼等过程中坚持诚实和善意的原则,根据材料“善意且合法地取得某物”和“或其他合法途径”可知对物权的取得是通过诚信的原则获得的,通过立法来保护这种取得物权的方式,体现了将诚信原则技术化融入法规,故C项正确;根据概念可知,伦理原则是指人类在维护自身生存前提下,把人类的善恶观、良心观、义务观等道德观念扩大到自然界的一切实体,可知材料体现不出伦理原则,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诚信观是指诚实信用,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将诚信原则融入法律,未体现道德观念,故D项错误。10.有学者认为,哥白尼的革命意味着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而康德在一定意义上是把人当作偶像崇拜的。两者7A.对人的地位的认识是对立的B.有利于思想解放运动发展C.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D.动摇了中世纪神学的统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把人从宇宙的中心和特权地位上撤换下来”可知,哥白尼的革命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康德的人文主义提高了人的地位,同样有利于人类的思想解放,故B项正确;哥白尼从自然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康德从人文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都体现了对人的地位的关注,故A项错误;近代科学的发展进步促进以康德为代表的启蒙运动的发生,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二者在人的地位方面的论述,没有涉及中世纪的封建神学,故D项错误。11.《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A.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B.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C.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唯物史观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根据材料关键词“经济生产”“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这一论断是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是从经济和政治精神的角度论述,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12.2000年4月,七十七国集团自1964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首脑会议在古巴召开,会议主8要议题是经济全球化、南南合作、南北关系等,会议通过了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从这一现象可看出A.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亚非拉国家地区C.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矛盾激化D.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七十七国集团古巴会议是在两极格局终结的背景下召开的,从会议讨论的问题、最后声明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南方国家的目标和应采取的措施”来看,七十七国集团正在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可以看出原有经济秩序受政治格局变化冲击,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信息材料不能反映,故A、B、C错误。13.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早在18世纪中期,掌握政权的辉格党左翼主张议会改革,成为议会中的反对派,并发表了选举制度改革计划。19世纪初期,资产阶级激进派又活跃起来,议会改革的高潮又一次兴起。1829年,伯明翰工业家组成以阿特伍德为首的伯明翰政治同盟。此后,类似组织在其他城市相继成立,议会改革是这些组织活动的主要目标。他们还宣布同工人联合,竭力争取工人和其他劳动者的支持。在群众的压力下,1830年重新上台掌权的辉格党人表示赞成改革,提出《议会改革法案》,1832年6月被议会通过,并经国王批准生效。——摘编自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材料二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但没有提到开国会的具体年限。针对开国会这一旧问题,在1907年秋至1911年1月尤其是在1910年,以立宪派人士为代表,各省咨议局为阵地,先后进行了四次请愿活动。期间,各省请愿代表团赴京并成立国会请愿同志全,呈递请愿书,吁请“皇上速降谕旨…‘召集国会”,形成了国会请愿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