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3 宋明理学课时检测夯基提能(含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3宋明理学(建议用时:2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惠州高二期末)魏晋时期,老庄思想盛行,贵族士流兢习老庄。晋殷仲堪说“三日不读《道德经》,便觉舌本间强”,这话当时是有代表性的。由此推断出()A.社会动荡致道教流行B.儒家思想遭到冲击C.信仰多元化倾向严重D.道家思想成为正统解析:选B。材料反映出魏晋时期道教流行,但不能推断其与社会动荡的关系,故A项错误;魏晋时期道教流行,儒家思想遭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只体现出魏晋时期道教流行,没有反映出信仰多元化倾向,故C项错误;道家思想受到重视,但并没有成为正统,故D项错误。2.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解析:选C。“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反映了A,“为往圣继绝学”反映了B,“为万世开太平”反映了D,C与史实不符,理学家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3.下列各项观点中,由南宋朱熹提出的是()A.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B.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C.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解析:选A。在理气关系方面,朱熹认为理在气先,理在气上气有变化的能动性,理不能离开气,故A正确;B、C、D为陆王心学。4.(2019·宜春高二月考)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中称朱熹是“新儒家”的代表。这个“新”在思想上具体表现在()A.“天人感应”和“大一统”2B.“水则载舟,水则覆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把天理与人性有机结合,“存天理,灭人欲”解析:选D。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对理学进行了“新”发展。A项是董仲舒的思想;B项是荀子的主张;C项是孟子的学说;D项是程朱理学的重要观点,符合题干要求。5.(2019·大连高二期末)陆九渊认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渊源。他提出求理的方法是()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发明本心D.致良知解析:选C。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的求理方法,故A项错误;“心即理也”是陆九渊的世界观,并非求理方法,故B项错误;陆九渊认为心就是理,因此求理的方法就是发明本心,故C项正确;致良知是王阳明提出的认识论,故D项错误。6.(2019·嘉兴高二期末)黄宗羲曾有这样的论述:“自姚江指点出‘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便人人有个作圣之路。”他提及的“姚江”是()A.朱熹B.陆九渊C.王守仁D.顾炎武解析:选C。依所学可知,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而非材料中“良知人人现在”,故A项错误;依所学可知,陆九渊强调“心即理也”,与材料“良知人人现在,一反观而自得”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良知人人现在……人人有个作圣之路”反映的是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故C项正确;依所学可知,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与材料强调致良知不符,故D项错误。7.(2019·周口高二期末)宋代之前儒家经典主要是指“五经”,宋代以后“四书”的地位逐渐超过了“五经”。其原因主要在于()A.社会主流思想演变B.政府选官的需要C.社会经济迅速发展D.八股取士的实施解析:选A。宋代程朱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而程朱理学重视孔孟的地位,因此“四书”的地位逐渐提高,故A项正确;“选官制度的需要”不是“四书”的地位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四书”的地位逐渐提高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八股取士出现在明清时期,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8.(2019·浙江“9+1”高中联盟高二期中)清代学者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礼杀人。”儒学发展到“以礼杀人”最有可能是在()A.先秦B.秦汉3C.隋唐D.明清解析:选D。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后,理学家将理学世俗化,日益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例如“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死报君王”等等,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唐朝杜牧有感于南朝佛教兴盛所作的一首诗中的两句。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人们开始了对宗教的渴求。那个时候,从王公贵族到黎民百姓,崇信佛教,纷纷皈依佛门,甚至连皇帝也“舍身”佛寺。——中华读书网材料二陆氏门人朱亨道曾记述:“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指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指陆九渊及兄陆九韶)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1)据材料一,说明汉末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思想界的状况。(2)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和二陆的主要分歧。(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演变过程的特点及主流思想演变所反映的本质问题。解析:(1)可主要依据材料获取和归纳信息,难度不大。(2)依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进行归纳,可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朱熹、二陆在理学上对主观与客观认识的不同。(3)是本题的立意所在,要运用“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的原理加以分析。答案:(1)状况:儒学思想受到怀疑;民众贵族普遍崇信佛教。(2)朱熹主张“先观后悟”;二陆主张“先悟后观”。(3)特点:中国主流思想发展的过程是各流派思想相互影响和交流的过程。本质:适应了封建专制的需要。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