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银川市2019届高考历史4月模拟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号题目要求的.1.孔子反对贫富过于悬殊,指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也抨击过“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食人也”的社会现象。这反映了先秦儒家A.对专制体制的不满B.对社会正义的诉求C.过于理想化的追求D.不符合统治者需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孔子反对贫富差距过大,孟子反对奢侈爱惜民生,反映了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对专制的不满,故A项排除。材料体现的是合理诉求,并非过于理想化,故C项排除。材料思想与是否符合统治者需求无关,故D项排除。2.秦汉时期,粮食生产是农民的主要经营,此外还有桑麻纺织业、家畜饲养和园艺种植等副业。以上多种经营的收入,也仅占农家生产总收入的40%以上。这表明小农经济A.是不完全的自给自足经营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较低C.是一种脆弱的经济结构D.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小农经济下的多种经营的收入只占40%,说明其他收入还占很大比例,也就是说小农经济并不完全实现自给自足,故A正确;材料中信息无法看出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故B项排除;材料信息不能看出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故C项排除;材料信息的主旨不是强调小农经济是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故D项排除。3.贞观三年,唐太宗设国史馆,由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史。自此,国史“皆官撰而成于多人之手也”。梁启超对此评价说“官撰、合撰之史,其最大流弊,则在著者无责任心。这说明2了A.官修史书缺乏可信度B.史学家缺乏求真的精神C.史书私修优于官撰D.官修史书的政治选择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由宰相监修前代和本朝史”“官撰、合撰之史,其最大流弊,则在著者无责任心”可知,官修史书中修前代史时往往立足于为本朝统治提供合法性,修本朝史时则往往粉饰太平,表明没有心系民族兴亡的责任感,故D项正确。官修史书在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史学家是否缺乏求真精神,故B项错误。材料只说了官撰史书的弊端,并没有体现私修史书优于官撰史书,故C项错误。4.王夫之反对“存天理,灭人欲”,同时又主张“尊其尊,卑其卑,位其位。”这体现了A.对宋明理学彻底批判B.开始质疑传统的统治秩序C.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D.代表市民阶层的政治诉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王夫之反对理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但同时也主张顺从传统儒家伦理等级秩序,体现了对儒家的批判与继承,故C项正确。A项中“彻底批判”说法有误,故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对传统统治秩序的质疑,故B项排除。等级秩序不符合市民阶级的政治诉求,故D项排除。5.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此后清廷“无一事无一时不守条约”。这反映了清廷A.天朝体系开始崩溃B.半殖民地化的完成C.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3D.谙熟国际外交规则【答案】C【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奕䜣提出外教信睦的方针”“曾国藩更是主张严格遵守条约”可知晚清政府受西方外交的影响,传统夷夏观有所改变,故C项正确。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天朝体系开始崩溃,故A项错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故B项错误。D项中谙熟国际外交规则不符合史实,而且材料也没有体现,故排除。6.1919年11月,李大钊发文评价五四运动,称其“排斥侵略主义,非有深仇于日本人也。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这体现了五四运动A.追求正义自由的理想B.具有苏俄革命的模式C.爱国牺牲的责任意识D.兼具社会革命的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概括材料“斯世有以强权压迫公理者,无论是日本人非日本人,吾人均应排斥之”可知,五四运动对正义自由的追求,故A项正确。苏俄革命的模式是指中心城市暴动,材料没有体现这一特点模式,故B项错误。材料只体现对正义自由的追求,没有涉及爱国牺牲和社会革命,故CD项错误。7.1948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曾经告诫国会“美国必须大规模地,而且可能不断扩大规模为中国政府的军事努力承担费用,同时也为中国的经济承担费用。”这反映了A.中共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B.美国将退出其在远东的势力C.国民政府无力维系其统治D.民族战争即将迎来最终胜利【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政府支持国民政府政府,但在1948年时国民政府的经济4正在走向崩溃,无力维持在中国的统治,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中共赢得民众的广泛支持,故A项错误。美国将退出其在远东的势力不符合史实,如插手台湾事务和朝鲜战争等,故B项错误。民族战争在1945年日本投降时取得胜利,此时是解放战争,故D项错误。8.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时任武汉市市长吴官正亲自到会祝贺,外媒评价这是“一件令人吃惊的新闻和成功的典范”。这土要源于A.联邦德国先进的技术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C.国有企业自身的反省D.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概括材料“1984年11月,武汉柴油机厂正式聘请联邦德国退休工程师格里希为厂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故B项正确。A项只是表面现象,故排除。C项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1世纪初期,故D项错误。9.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民平政治进一步发展,同时希腊奴隶制经济进入繁荣阶段,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亚里士多德把奴隶称之为“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据此可知,雅典的民主A.是奴隶制经济繁荣的产物B.有一定的阶级性C.使城邦公民权利得以保障D.成为内乱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概括材料“奴隶劳动广泛使用”“一切工具中最完善的工具”可知雅典民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先有奴隶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使城邦公民权利得,故C项错误。城邦内乱的根源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所致,故D项错误。510.1544年,英国商人威廉·彻斯特与其他商人一起开创了英国的炼糖业;同一时期,商人托马斯·奥弗曼大量投资制皂业,后来成为伦敦最大的制皂业主。这说明近代英国商人A.热衷于投资新兴的行业B.推动了英国生产成本外部化C.不断扩大海外市场范围D.具有商人和生产者双重身份【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时间“1544年”可知英国处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材料中的商人即是商人又是制皂业主,故D项正确。制皂业是传统手工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生产成本的外部化和扩大海外市场,故BC项错误。11.出身容克阶层的俾斯麦,使用战争暴力手段,完成德国的统一,并把德国带入现代发达国家的行列。后世有史学家将其称作“白色革命家”。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A.德国统解决了德意志民族的生存问题B.经济的工业化和思想的现代化共同发展C.国家统一的革命性和新建政体的局限性D.社会革命的进步性和工人运动的容忍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家”是指俾斯麦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推动了德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很快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白色”是指1781年宪法中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保守和不彻底,君主权力大,故C项正确。A项只解释了其革命性,没有解释其保守性,故排除。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和思想现代化并没有共同发展,其思想是比较保守的,故B项排除。德国的社会革命的有限的,对工人运动是不容忍的,故D项排除。12.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6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答案】A【解析】【详解】概括材料“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可知,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美苏竞争的焦点是欧洲,故B项错误。文化只是冷战的一个方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是美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介入,没有体现苏联的重视,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医药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周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医巫分业、医疗分科。春秋战国以后,再没有出现过鬼神观念统治医坛的情形,医学战胜了巫术。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阐明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伤寒杂病论》,提出辫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公元5世纪,创立医学教育体制,使医学教育逐渐由师徒、父子传授制,过渡到官办医学校的教育。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明朝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是一部中医药学的总结性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摘编自李经纬《中医史》材料二:文艺复兴以后,西方医学开始由经验医学向实验医学转变,先后建立了人体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细胞病理学等。鸦片战争后,西医大量传入中国,教会医院逐渐成为和教堂一样引人注目的教会标志,它们为外国驻军、商人、侨民服务,同时救治中国病人。教会医生和本国教会组织联系密切,能即时输入新技术,使教会医院在中国保持技术优势。治疗范围涉及眼科、内外科、骨科、牙科等。1850年,英国医生合信出版了《全体新论》,成为向中国人讲授西医的重要著作。1915年,在华教会医学校有23所,护士学校、药学校等有36所。1921年,北京高校开展卫生教育运动,由北京教会医学会指导,北京大学负责,北京协和医学院学生利用暑假做关于公共卫生的演讲。西医传入,中医一统的局面被打破,7近代中国人医药观逐渐多元化。一些激进人士推崇西医,甚至视中医为伪科学,逐渐形成“西医在朝,中医在野”的局面。——摘编自傅维康《中国医学通史•近代卷•西医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西医大量传入中国的背景及其影响。(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当前中医药学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医学教育先进;著述丰富,人才辈出等。原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读书人观念的转变;历代医者的潜心钻研;受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等。(2)背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西医在实验医学及医学分科上的优势;外国教会、传教士的推动;适应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需要等。影响:弥补了中医药学在实验医学上的不足;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学的近代化;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医学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冲击了中医的地位,甚至造成了一些极端认识等。(3)建议:中医药学必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坚持自身优势的同时,学习西医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加强中医药学人才的培养等。【解析】【详解】(1)特点:概括材料“商周时期,已建立医事管理制度”可知历史悠久;概括材料“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以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体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可知强调天人合一,综合施治;概括材料“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可知重视经验积累与总结;概括材料“在政府的鼓励下,在“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思想指引下,读书人逐渐改变了“医为小技”之观念,促进了中医学理论与技术发展”可知医学教育先进;概括材料汉代的《黄帝内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李时珍《本草纲目》可知著述丰富,人才辈出。原因:结合所传统中医药学的特点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如历史悠久和重视经验积累可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具有较好的传承性;天人合一可知受传统天人观念的影响;医学教育先进可知历代政府的鼓励与支持和读书人观念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