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 单元质量检测(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单元质量检测(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在农奴制下,耕作的方式很原始,农奴使用古老的木犁耕作。地主不愿意添置农具,农奴大都目不识丁,生活十分贫困。地主愚昧粗鲁,不求进取,整日浑浑噩噩、无所事事。这说明了()A.农奴制下农民生活很安逸B.农民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C.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贫穷落后的根源D.农奴制勉强能够适应俄国的社会状况解析:选C材料主要反映出在农奴制下,俄国生产力难以发展,农奴制成为俄国落后的原因,故C项与题意相符。2.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他是()A.十二月党人B.地主阶级革命派C.守旧派知识分子D.激进派知识分子解析:选D材料反映的思想主题是要求废除农奴制度,因此答案只能从A、D两项中选择,同时材料表明这是一位知识分子的言论,因此可以排除A项。3.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A.维护农奴制度B.废除农奴制度C.推翻沙皇专制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解析:选A做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材料的主旨:废除了农奴制就会出现许多负面问题,反映了他维护农奴制度的基本观点,故A项符合题意。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2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解析:选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反映的是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1861年农奴制改革解放农奴,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因而推动了工业化,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故D项正确。5.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解析:选B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C、D两项不符合史实。6.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敌对情绪的措施是()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选D从四个选项来看,D项措施最有利于化解农民与地主的敌对情绪,其他三项对农民来讲都是不利的。7.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促进了资本主义工业发展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3解析:选C近代化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方面的近代化。材料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来说明改革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不符合史实,A项仅仅是从经济一个角度来说。8.“对于俄国来说,亚历山大二世属于一种新型的改革家,他像是两面神亚努斯,一张脸孔望着未来,一张脸孔望着过去。”这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A.没有取得实际效果B.完全违背了封建主的利益C.不能反映资产阶级的利益D.一定程度上既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解析:选D材料反映了亚历山大二世领导的农奴制改革具有两面性,既有进步的一面,又有保守的一面;既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封建主的利益。二、非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7世纪俄国专制制度尚未开始,地方的封建贵族拥有强大势力,甚至中央政府大权也为大贵族所把持。由贵族组成的杜马权力很大,军队也由贵族操纵,彼得一世看到这种政权涣散状态不利于对外战争。因此,他继位后不久就取消贵族代政机关——杜马,而另外成立了从属于沙皇的国务院,国务院是立法机关,也是监督行政机关。他把全国分为八省,派省长到各省替沙皇管理地方,他又改革教会使俄国东正教会完全听从沙皇,他还开始建造舰队,建设海军,成立军官学校,厉行军事管理,使俄国军事力量大大增强。注重发展工业,一面建立国家工场,一面奖励私人企业。鉴于在农奴制的俄国缺乏自由劳动力,他下令把乞丐编入工场。1721年允许商人购买农奴,以便于手工工场使用农奴劳动,这样的农奴在人身方面仍是不自由的,在人格上依附于工场主。此外,他还鼓励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俄国手工工场有了相当的发展。——摘编自刘祚昌等编写的《世界通史》近代卷上(1)根据材料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措施及性质。(9分)(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彼得一世改革对俄国历史发展的作用。(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权力归属、行政机构、经济、军事、宗教、教育等方面概括;第二小问根据“成立了从属于沙皇的国务院”“派省长到各省替沙皇管理地方……使俄国东正教会完全听从沙皇”“地主开设工场,用自己庄园上的农奴进行生产”等信息分析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加强君主权力、促进经济发4展、增强军事实力、推动俄国扩张等方面概括归纳。答案:(1)措施:取消杜马,加强君主权力;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建立国务院;发展手工工场,奖励实业;仿照西欧样式建立海军;使东正教会听从沙皇;改革教育等。性质:封建性质的改革(或地主阶级改革)。(2)作用:彼得一世改革打击贵族势力,加强君主权力和中央集权;促进了俄国经济发展;增强了国家军事实力;为沙皇俄国进一步扩张创造了条件。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苏联史》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向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定的一定数量的土地及其它附属地。使用份地的农民必须向地主履行法令中所规定的义务。在这种过渡状态下的农民称为暂时义务农。不仅如此,农民还有权赎买他们所居住的房屋,并在获得地主同意后,购买分配给他们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其他附属地作为私产。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三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希望获得绝对的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只有采取强制和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1)据材料一,指出亚历山大二世在农民与土地问题上所持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态度产生的原因。(6分)(2)材料二中法令规定农奴获得自由的前提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令对农奴法律地位变化的结论是否符合实际。(5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861年俄国改革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对今天有何借鉴?(4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三句话对比中总结亚历山大二世的态度,其原因要从“防止俄国暴动”“点燃俄国”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赎买了土地”“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中概括其前提;从改革前后农民与地主的关系变化中判断结论的正确性。第(3)问,结合三5则材料从农奴制改革处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上分析其未能稳定社会秩序的原因和借鉴意义。答案:(1)态度:解放农奴,但不将土地无偿地给予农民。原因:农奴起义严重威胁到沙皇统治;废除农奴制面临贵族的强大阻力;维护农奴主利益。(2)前提:赎买土地。分析:不符合实际。农民对地主的依附关系仍然存在,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的严格管理。(3)关键:改革者没有满足农民在土地问题上的基本要求。借鉴:在一个农民占多数的国家,解决好农民与土地的问题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稳定。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了19世纪60年代,俄国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摘编[美]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材料二1861年2月19日颁布的《解放法令》是充分保证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实施的,地主因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可以得到政府付给的长期国债券,而农民则必须交纳49年的赎地费给政府。农民在改革中得到的土地,按1861年的土地市价计算仅值5亿多卢布,但到1905年为止,农民共付出20亿卢布赎金。——摘编自《农业资本主义与民族国家的现代化道路》(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原因。(6分)(2)有学者指出,1861年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的”。依据材料二指出这种说法的合理性,并分析这种做法对俄国发展的消极影响。(9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并结合所学概括回答即可。第(2)问,“合理性”据材料二“49年的赎地费”和“20亿卢布赎金”等信息分析;其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分析得出不利于国内市场扩大及阶级矛盾尖锐。答案:(1)原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政治上沙皇腐朽的专制统治;经济上农奴制阻碍了俄国的发展。(2)合理性:1861年改革解放农奴并向农民索取高额赎金,使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资本。影响:农民购买力低下,不利于国内市场的扩大;农民暴动不断,阶级矛盾依然尖锐。12.村社在俄国农村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6题。材料一俄国村社历史悠久,它是俄国社会最具特色的社会组织形式。千余年的村社发展史凝结出一种以集体主义、平均主义为典型特征的村社文化,而这种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平均主义的思想意识构成了俄罗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并深刻地影响着俄国社会的发展。俄罗斯地广人稀,多沼泽、多森林和少宜耕地;气候条件恶劣……农民经常面临破产的危险,所以以集体劳动为表现形式的村社在俄国得以长期存在。——《俄国现代化艰难启动的文化因素探析》材料二到19世纪上半叶,规范农民行为的原则巩固了村社的生活制度,保证了经济和社会的稳定,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个人关系,以维护农民已有的权益并保持原有的生活水准。我们完全可以相信,农民对能使明天更美好的发展变化丝毫不感兴趣。19世纪60年代的改革给领地农民的处境带来了新的变化:农民不仅摆脱地主的统治获得了自由……社会地位也日渐提高。一个人是否有威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经济状况,他所担任的公职、所受的教育、同颇具影响力的人们的关系及其个人能力。就对财富的崇拜而言,便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富裕农民受人尊敬,常有人前去讨教,他们本身也都自以为是。——[俄]米罗诺夫《俄国社会史》材料三农民从农奴主的统治下解放出来,都无法摆脱村社的宗法制束缚,村社仍通过连环保将农民限制在村社内,农民事实上难以自由地向外流动。诚然,村社内部也存在着民主成分,村社领导机构通常由选举产生,重大问题由村社会议决定。——罗爱林《试论村社制度对俄国社会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俄国村社产生的原因及形成的村社文化特征。(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改革“带来了新的变化”的表现。概括指出改革前后村社农民观念的变化。(8分)(3)据材料三分析村社组织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4分)解析: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