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历史 单元综合测评2 东西方的先哲 新人教版选修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单元综合测评二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温馨提示:1.第Ⅰ卷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书写在试卷上;交卷前请核对班级、姓名、考号。2.本场考试时间为60分钟,注意把握好答题时间。3.认真审题,仔细作答,永远不要以粗心为借口原谅自己。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0小题,40分)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B.主张统治者要有五种道德规范,得到百姓信任,实施仁政C.主张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主张教育“有教无类”解析:选B孔子强调能行“五者于天下”的前提是实行“仁”,即具有“恭、宽、信、敏、惠”五种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百姓拥护,故B项正确。2.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化巨人之一,孔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积极影响涉及()①治学②做人③为政④正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选B孔子的“正名”思想是为维护周礼服务的,目的是建立“贵贱有序”的社会。这是其思想中的消极方面,排除④。3.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正名!”由此可知,孔子在此追求的是()A.为政以德B.天下有道C.民贵君轻D.敬天保民解析:选B题干材料中孔子提出“正名”表明主要强调礼治,不是为政以德,故A项错误;“正名”就是维护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民贵君轻是孟子提出的,故C项错误;敬天保民是西周人们对天的敬畏,故D项错误。4.有人认为:“在过去两千年中的绝大部分时期,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此观点意在强调()2A.孔子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B.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C.孔子思想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D.孔子思想的官学正统地位解析:选A“孔子的思想都是中国的灵魂”强调了孔子思想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故A项正确;孔子思想被历代统治者利用,但这并不是材料强调的主旨所在,故B项错误;“始终”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确立官学正统地位的是程朱理学,故D项错误。5.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治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解析:选A雅典的民主制是针对全体公民的,而柏拉图的主张接近于斯巴达式的贵族政体,A项正确,C项错误;柏拉图的主张虽是针对伯罗奔尼撒战争后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而提出的,但并非其必然结果,B项错误;D项明显错误。6.柏拉图认为治国(管理)之术是一门专门技艺,管理者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可见柏拉图的治国理念()A.把公民作为城邦主体B.是通过教化实现民主政治C.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D.重在培养公民的健全人格解析:选C材料叙述“治国(管理)之术”,不涉及城邦主体,故A项错误;材料论述管理技艺,不涉及教化问题,故B项错误;材料“对人的管理必须是自愿而非强迫,并且管理者是能照顾人的心灵、关注人的灵魂健康的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闪耀着人文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叙述了“治国(管理)之术”,即管理者应具有的管理技艺,不涉及公民人格的培养,故D项错误。7.孔子和柏拉图是古代东西方思想界的巨人,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柏拉图写《国家篇》宣扬其“哲学王”,二者共同之处是()A.面对社会转型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B.代表没落的奴隶主阶级利益C.宣扬自己的哲学思想,教育更多的子弟D.对现实社会制度失望,力图构建和谐社会解析:选D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其行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恢复3“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孔子试图利用周礼来重新构建和谐有序的社会,而柏拉图则通过《国家篇》一书表达自己重新构建有序理想社会的主张,所以二人政治主张的共同之处在于力图构建新的和谐社会,故D项正确。8.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但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这种观点()A.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B.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哲学观点C.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D.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解析:选A“客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是唯物主义,“只有属于精神世界的形式,才赋予物质以确定性和现实性”是唯心主义,反映了其思想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9.亚里士多德宣称:“有一些人天生是自由的,另一些人则天生是奴隶。”这句话的本意是()A.奴隶归奴隶主私人占有B.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C.把社会上的人分成三个等级D.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解析:选B本题容易误选A项。主要是因为没有弄清“本意”是指这句话的本质含义。A项仅是表面含义,不能反映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亚里士多德作为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认为奴隶制度是天然合理的,奴隶制度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故B项正确。C、D两项都没在题干中体现出来,故排除。10.(2019·沈阳高二检测)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古代希腊的哲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对他们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A.从自然现象探寻世界本原B.力图理性地认识人和世界C.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永恒的D.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解析:选BA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诞生之前的自然哲学的研究方向,不符合题意要求;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理性的认识,故B项正确;C项为柏拉图的观点;D项为古希腊智者学派的缺陷,与题意不符。故选B项。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60分)11.(20分)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马克思《哲学的贫困》(1)根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14分)(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问,关于第一小问的两者的“共同性”,分别展开认识,即社会秩序方面:注重社会和谐;个体品德方面:注重个体美德。关于第二小问的“不同作用”,按照“礼”和“仁”依次展开认识,不要混淆。关于第三小问的“列举”,需要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作答,主要体现在:智慧;勇敢;自制(节制)等。第(2)问,关于第一小问“原因”重在把握材料二的内涵,即体现社会关系冲突。关于第二小问的“说明”,是建立在对第一小问的基础之上的,运用相关史实说明即可。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背景:孔子: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柏拉图: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病。12.(2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柏拉图认为……人们用感官体验到的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在某些作品中,柏拉图称这些现实之外的纯粹的美德为“理念”……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因为灵魂是不朽的,他蛰居于必朽的躯壳中。——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柏拉图强调……“对一个国家来说,贵族政体是模范政体,因为在这个政体形式中,我们发现了所有阶级之间的那种正当的从属关系”。——[美]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5材料二: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在政治学方面,亚里士多德详细地比较研究了君主、贵族、共和、僭主、寡头和平民六种政体,他主张法治,并认为“法律是不受情欲影响的理智”。——朱亚娥主编《世界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和政治主张方面的不同。(16分)(2)结合材料分析,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和老师主张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治学态度。(6分)解析:第(1)问,哲学上,从材料一“绝对的美德是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理念可以通过人类的灵魂去了解”和材料二中“在哲学上,亚里士多德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认为人类认识的来源,产生于对外界事物的感觉”等信息进行比较归纳可得出,在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政治上,从材料一中“他的理想国家是贵族政体,在其中,体现为哲学王的理性要素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人们的理性也控制着他们的欲望”和材料二中“他主张法治”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可得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归纳出在治学上亚里士多德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答案:(1)不同:哲学上,柏拉图认为美德或理念独立于人的身体之外,人要靠灵魂去了解;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界是真实的,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批驳了柏拉图理念先于物质的唯心论。政治上,柏拉图主张依靠哲学王的智慧管理国家,强调人的理性,所有阶级之间各守本分,各司其职;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2)态度:尊师但不盲从;独立思考、追求真理。13.(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摘自梁启超《世界伟人》6(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各自国家学术史上的地位。(4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孔子的认识。(10分)(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个人经历等方面有哪些相似之处。(4分)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孔子是中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第(2)问,根据材料二“吾将以教主尊孔子”“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要从思想角度、教育角度、政治角度及其保守性方面来归纳。第(3)问,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开创了私学,发展教育,主张维护旧有的奴隶制度等。答案:(1)孔子:中国儒家文化创始人。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2)思想家:创立儒学,成为传统文化主流思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