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单元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阶段特征一战爆发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914~1945年)是世界现代史的第一个阶段,两种社会制度并存是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政治上:十月革命使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现代化的新模式。帝国主义要求重新瓜分世界,矛盾不断激化,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经济上:苏俄(联)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逐步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面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始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科学文化上:以相对论和量子理论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奠定,预示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即将到来,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现代主义文学和艺术着力描述人类非理性的一面,突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背景下人类精神的空虚和迷茫。第35讲俄国十月革命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俄国十月革命1.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2)政治: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3)导火线:一战进一步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社会矛盾。2.进程(1)二月革命①时间:1917年3月。②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③结果推翻罗曼诺夫王朝的统治。形成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并存局面。(2)“四月提纲”①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权。(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①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爆发。2②攻占冬宫,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结果(1)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2)选举产生第一届工兵苏维埃政府。4.意义(1)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俄国的社会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2)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统治,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3)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易错提醒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从革命任务看,它主要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反对封建主义。(2)从革命结果看,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皇权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追随“理想”的实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1.背景(1)政治上: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2)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3.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质是否定货币、价值规律。(4)分配: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分配制。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分配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1)对于粉碎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保障苏维埃政权在军事上的胜利起到重要作用。(2)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二)面对现实的实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3(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3.内容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工业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商业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4.特点(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影响(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2)是列宁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此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3)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7.新经济政策的终结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随着斯大林的上台,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村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易错辨析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图示明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4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选修4)1.创建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创建布尔什维克党:1903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二大,建立布尔什维克党,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2)领导十月革命①《四月提纲》:1917年4月,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②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了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巩固新生政权:领导人民粉碎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①内容:包括余粮征集制、将全部企业收归国有、实行国内贸易国有化和实物配给制等。②作用:对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2)新经济政策①内容: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②评价:是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使俄国国民经济开始恢复,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3)其他探索①重视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②阐述共产党执政条件下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原则。③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改善国家机关工作作风、反对官僚主义等问题都有论述。————————————————————————————————————————(三)回归“理想”的实验:“斯大林模式”1.背景5(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2.表现(1)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2)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3)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3.特点(1)经济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忽视价值规律,排斥市场机制;将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军事工业摆在首位。(2)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以党代政,以人治代替法治;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清洗异己;缺少监督。(3)思想文化上:个人崇拜,思想控制,学术问题政治化。4.评价(1)成就①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的滞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②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③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教材补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6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一、第一次世界大战(选修3)1.原因(1)根本原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加剧。(2)主要原因: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加剧,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3)直接原因: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导火线)。2.各主要国家参战目的(1)德国:夺取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2)奥匈帝国:控制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其附属国。(3)英国: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打败德国,瓜分其殖民地。(4)法国:收复阿尔萨斯—洛林,夺取德国的萨尔区,确立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5)俄国:摧毁奥匈帝国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确立自己的统治。3.过程阶段时间主要战役或事件影响开始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一战的导火线第一阶段1914年马恩河战役“施里芬计划”破产第二阶段1915~1916年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日德兰海战战争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第三阶段1917~1918年美国对德国宣战;苏俄退出一战;中国对同盟国集团宣战同盟国相继投降,一战结束4.同盟国失败原因(1)经济实力:德奥集团处于劣势。(2)战略失误:“施里芬计划”低估了对手的实力。(3)内部矛盾:同盟国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4)力量对比:国际力量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日本参战,使德国失去亚太地区的势力范围;意大利倒戈,使同盟国失去重要盟友;美国参战,增强了协约国实力。5.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之间的非正义战争。(注:只有塞尔维亚和比利时进行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斗争的性质。)76.影响(1)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害。(2)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3)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高潮。(4)导致世界格局变化:西欧相对衰落,经济受到重创,精神遭到打击;美日崛起;俄国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民族解放运动发展。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选修3)1.巴黎和会(1)实质:战前列强争夺的继续;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2)内容:重新划定德国疆界;限制德国军备;赔款问题;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等。(3)影响①协约国集团与战败国签订的一系列和约、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以欧洲为主的凡尔赛体系。②巴黎和会上最大的赢家是英国、法国,美国遭到排挤。③凡尔赛体系下存在重重矛盾。(4)国际联盟:1920年初,国联正式成立,实际上成为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2.华盛顿会议(1)原因:日本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威胁美英的利益。(2)内容:会议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3)影响:确立了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华盛顿体系,成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一部分。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调整(1)经济:道威斯计划实施,协约国由遏制德国转向扶植德国。(2)政治:《洛迦诺公约》的签订使德国的国际地位上升。(3)外交:《非战公约》的签订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暂时的和平。三、圣雄甘地(选修4)1.非暴力抵抗运动:甘地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