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十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专题概览本专题主要阐述了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线索1两种经济模式的形成: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张单纯靠市场调节经济,政府尽量减少干预经济;十月革命后,苏俄(联)先后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逐渐形成。线索2两种经济模式的调整:20世纪30年代,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苏联开始进行改革,但都未突破斯大林体制束缚,以失败告终。线索3两种经济模式的新变化:20世纪70年代,面对经济“滞胀”,西方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重视科技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迎来“新经济”时代。苏联解体,证明斯大林体制的失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并取得了巨大成功。第27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帝国主义对俄国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被推翻的地主和资产阶级企图恢复旧政权,不断发动叛乱。2.目的: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军事,巩固政权。3.措施(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2(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4)劳动方面: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4.特点(1)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2)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5.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6.评价(作用)(1)积极影响①适应了战时需要,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2)消极影响①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②导致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开始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上作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可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所有粮食。(2)工业①改变国企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实行经济核算。②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4)分配制度: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4.特点3(1)管理方法手段: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经济体制方面: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6.影响(1)经济①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②苏俄国民经济已基本得到恢复,人民生活有了初步好转。(2)政治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有益探索,为此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4)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7.新经济政策的终结1924年列宁去世后,布哈林成为了新经济政策最重要的支持者。但1928年该政策被斯大林废除,全面开始了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农业集体化全面代替了新经济政策。易错辨析新经济政策不是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是将发展资本主义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它是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即在坚持公有制的前提下,在部分企业中,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从而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图示明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1)苏联的建立: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3)苏联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之下,为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4(4)苏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民主传统,斯大林有浓厚的专制独裁意识。2.形成(1)工业化之路①政策: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成就:通过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苏联成为一个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位和世界第二位。③局限:形成不合理的经济结构,重工业比重过大,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2)农业全盘集体化①政策: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提出了“农业逐步集体化”的方针。②状况:1937年,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③影响:为工业化解决了粮食、原料、资金问题;但并未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3)形成: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教材补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1.内容: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形式是生产资料公有的集体农庄。2.实行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国内经济文化落后,资金十分短缺,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不能满足工业化的需要;社会主义建设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苏联领导人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将全部生产资料收归整个社会所有,把市场经济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排斥在社会主义之外。3.成就:使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农业机械化程度有所提高。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和劳动力,有力地配合了工业化。4.缺点:为追求集体化速度,采用行政手段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违背了自愿的原则。把农民的住宅、牲畜、家禽等收归公有,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农牧业产量一度明显下降。对富农实行过“左”的消灭政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在相当长时间内忽视农业的投资和发展,对农民剥削过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业发展长期停滞落后。3.特征(1)经济方面:实行单一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排斥市场调节;优先发展重工业。(2)政治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3)思想文化方面:高度集中,个人崇拜,行政干预。4.影响(1)经济①斯大林体制一度推动了苏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②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5③片面发展重工业,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失去活力。(2)政治①保证了党对新生政权的领导;一定程度上维系了政局的稳定。②破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3)思想文化:思想理论单调划一,学术及艺术创作日趋单一,文化创造力受到极大压制。考点一列宁时代社会主义探索1.租让制租让制是指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苏维埃政权同外国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即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资本家订立合同,把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企业、矿山、森林区等租赁给这些资本家来经营。资本家则以合同的一方或租借者资格获取利润。实行租让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租借制租借制是指苏联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之一,是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把某些国有企业或林地等暂时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或个体劳动者经营。实行租借制的目的是减轻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生产,甩掉国家的财政包袱。1.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阶级关系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不同点6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相同点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④作用:巩固了政权。针对练1(2018·合肥二模)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表明列宁()A.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B.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需要发展工农业C.迫切想改变苏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D.认为沙俄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列宁认为,在落后的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特殊的过渡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特殊的过渡方法”是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故选A项。考点二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1.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7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针对练2与下图反映信息最为切合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加速发展战略答案C解析三年国内战争期间,迫于形势需要,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中的完整体系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与材料中的完整严密体系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中的完整严密体系相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与材料中严密体系不符,故D项错误。2.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它是十月革命后,苏联劳动农民自愿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原因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8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