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单元概览20世纪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和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体制,在实践中探索,在调整中创新。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运行机制的变化(1)19世纪中期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一直推行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罗斯福政府开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新模式。(2)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混合经济”开始出现;与此同时,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福利国家”制度,重视发展第三产业;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问世。线索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和实践(1)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国内战争胜利后,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2)20世纪30年代,苏联确立了“斯大林模式”,对苏联和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3)二战后,“斯大林模式”越来越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成效都不大;戈尔巴乔夫在经济改革没有取得预期成果的情况下,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最终导致苏联解体。第25讲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考纲清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918年,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巩固苏维埃政权。3.内容2(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2)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3)商业:取消自由贸易。(4)分配:实物普遍义务劳动制。4.特点(1)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2)是苏俄在国内战争形势下被迫采取的措施。5.评价(1)积极:保证了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为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2)消极: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工农群众的不满。图解历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执行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时间:1921年。3.内容(1)农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2)工业: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部分企业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商业:允许商品买卖,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分配:废除实物分配制。4.特点(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2)在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5.作用(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稳定了政治形势。3(2)找到了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图示明史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三、“斯大林模式”1.背景: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新经济政策被逐渐取消。2.表现(1)工业:为了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其提供资金。(2)农业: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到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3)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3.评价成就(1)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2)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向农民索取太多,压抑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3)长期的计划指令,阻碍经济的持续发展(4)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日益僵化,成为以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素养感悟家国情怀——改革创新是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与灵魂苏(俄)联在20世纪20~30年代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的探索。尤其是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的严重缺陷,且日益僵化。这表明任何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改革创新是4保持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灵魂。考点一“退却的年代”——列宁时代社会主义探索租让制和租借制租让制是指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是苏维埃政权同外国资本家订立的一种合同。即由苏维埃国家与外国资本家订立合同,把暂时无力经营或开发的企业、矿山、森林区等租赁给这些资本家来经营。资本家则以合同的一方或租借者的资取利润。实行租让制的目的,在于利用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生产设备和管理经验,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租借制是苏联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之一。指在苏维埃政权的监督下,把某些国有企业或林地等暂时租给本国资本家经营。1.多角度看待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阶级关系来看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寻求社会主义经济与小农经济的结合点,为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工农联盟奠定新的经济基础从管理体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一种主要运用商品货币关系和经济核算制作为经济杠杆的新管理体制从经济运行机制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意味着摒弃了由国家直接组织生产和分配产品的经济形态,走上了由国家有计划地调节市场的商品经济形态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角度看新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路径,即经济文化较为落后的国家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的新道路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比较(1)不同点5比较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含义战争环境下的非常措施,主要在经济领域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主要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方式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生产资料所有制绝对的、彻底的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分配原则平均主义分配多种分配形式经济运行机制绝对计划调节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作用和实践效果战胜了国内外敌人,但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相同点①前提: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②目的:巩固政权,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③内容:涉及农业、工业、商业和分配等。④作用:巩固了政权。针对练1(2019·南京模考)列宁指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方法。”这表明列宁()A.放弃了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B.认为资本主义国家不再需要发展工农业C.迫切想改变苏俄落后农业国的面貌D.认为沙俄尚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答案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在落后的小农生产者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里,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经过“特殊的过渡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特殊的过渡方法”是放弃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间接过渡”的新经济政策。故选A项。考点二“剥夺的年代”——斯大林时代的社会主义6斯大林体制斯大林体制指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通过国家权力,全面干预和管理国民经济各部门,通过指令性计划集中进行资源配置,进行社会生产活动。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政府通过计划确定全社会的产、供、销和企业的人、财、物等。政治体制是指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1.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原因和特点(1)原因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的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2)特点①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②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2.苏联与西方国家工业化道路的不同及原因(1)不同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是从轻工业部门开始的。②苏联的工业化是采用行政手段保证高积累高投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建设资金是靠殖民掠夺、向外国借债等手段筹集的。③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没有阶级分化,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阶级分化。(2)原因7①社会制度不同。苏联是社会主义制度,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制度。②社会历史进程不同。资本主义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进程,苏联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次试验。③起步的经济基础不同。苏联的工业化是在外部受到帝国主义包围和威胁、国内原有的经济文化和技术基础十分薄弱、资金短缺的情况下进行的。针对练2(2018·镇江三模)与下图反映信息最为切合的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大林模式D.加速发展战略答案C解析三年国内战争期间,迫于形势需要,苏俄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材料中的完整体系不符,故A项错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与材料中的完整严密体系不符,故B项错误;斯大林执政时期,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材料中的完整严密体系相符,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制定了发展苏联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重视科技进步对经济的促进作用,并试图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与材料中严密体系不符,故D项错误。8材料1921年3月,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发布《告农民书》说:“今后,粮食征收制废除,代替它的是对农产品的实物税。实物税会少于粮食征收制的数额。”同年,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决议,提出: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1922年5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颁布《土地劳动使用法》,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同年10月,全俄中央执委会通过《土地法典》,进一步放宽了土地的出租期限和使用雇佣劳动的范围,把租佃土地的期限延长到12年,并允许在承租土地上使用雇佣劳动力。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的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在农业和工业之间,除了交换,除了商业以外,就不可能有别的经济联系。问题的实质就在这里。……我们新经济政策的基础和实质全在于此。”——摘自王斯德《20世纪的世界史》要求:分析材料,找出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中的体现。信息:答案新经济政策在农业领域实行了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减轻农民负担,给予农民一定的土地使用权;允许土地转让和雇佣劳动;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加强工农业生产联系等措施。材料作为苏联领导人之一的布哈林主张“必须发展各类工业”,优先发展轻工业,用轻工业赚回来的资金建设重工业。对于实现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他主张本国节约。斯大林认为,如果将用来购买汽车和机器的资金用来购买布匹,苏联就会在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资本主义包围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状况。在工业化建设上,斯大林明确表示决不能放慢速度,必须竭力加快速度。斯大林用强制的办法,使农民的一半收入交给国家,“一五”计划时期,从农业吸收的资金占用了发展工业所需资金的三分之一以上。——据陈仲丹《墙头政治——现代外国宣传海报解读》整理发现问题:布哈林是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拥护者,他在苏联工业化建设道路问题上与斯大林模式是相冲突的。9思考:布哈林和斯大林在工业化建设问题上有什么不同主张?试答:答案在发展途径上:布哈林主张全面发展,先轻后重;斯大林则主张优先发展重工业。在资金来源上:布哈林主张轻工业积累与本国节约;斯大林则主张农业服务于工业。在发展速度上:布哈林主张按常规速度发展;斯大林则主张竭力加快速度发展。史料一宣传海报是一种特殊的政治艺术品。下图是苏联工业化时期的一组海报。图一工业化之路图二纺织工业史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