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第17讲 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7讲古代商业的发展和经济政策1.商业的发展。2.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考点一古代商业的发展『名师导语』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源远流长,不断发展,尤其是两宋时期,商人打破市与坊的界限,官府取消了交易时间的限制,商业空前发展。新课标全国卷对本考点的考查主要包括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及影响,属于高频考点。从考查方式来看,一直寻求创新突破,或采用文字、图片和表格等多种材料创设情境,或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和社会热点话题,并从历史视角审视热点话题。知识点一“工商食官”与民营商业的崛起1.商业的产生(1)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内部和氏族部落之间出现商品交换。(2)商代后期,货币广泛流通。2.“工商食官”制度形成商代后期,官府控制着绝大部分手工业品的生产和商业经营,形成“工商食官”制度。3.民营商业的崛起(1)时间:春秋战国时期。(2)原因: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商业冲破“工商食官”制度的束缚。(3)表现①涌现出许多大商人。②城市不断涌现。③金属货币的出现并大量流通。4.商业的发展(1)时间:秦汉时期。(2)原因①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建驰道,促进了商业的发展。②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3)城市经济的特点①都城长安等中等以上城市设“市”,即商业区。②市与居民区(坊)严格分开。③市内设官署,监管交易。④有严格的时间限制。-2-知识点二唐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初步繁荣1.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原因①政治统一。②隋朝大运河开通。③南方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大量涌入市场。(2)表现①城市增多,长安和洛阳是全国著名的商业大都会。②农村的草市和墟市日益增多。③出现兼营旅店、货栈和商品交易的邸店,后来分离出专营货币存取和借贷的柜坊。④出现最早的兑汇飞钱。2.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1)北宋中期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增多,草市和墟市普遍。(2)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3.唐宋城市的变迁(1)唐代:市与坊分开,市有时间限制。(2)宋代:打破坊市制度,出现了瓦肆,营业时间不受限制。4.元朝商品经济继续发展(1)交通发达,漕运畅通,海运规模空前,海外贸易繁盛。(2)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宋朝城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宋朝时期,城市开始大规模出现,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心的大城市。……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知识点三明清的商帮1.概念:明清商人以血缘、乡谊作为纽带,以会馆、公所进行联络,形成一个个地域性的商人集团。2.代表:徽商和晋商。3.活动(1)以巨额的商业资本,经营大宗商品交易和长途贩运。(2)清嘉庆、道光年间,晋商创办票号,开展汇总、存款、放款业务。4.作用(1)商帮活动于明清商界,推动着商业发展。(2)徽商和晋商的经营之道,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经营的最高水平。-3-明朝社会经济的新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构图解史】古代商业的“先”与“后”信息提取:古代商业发展包括市场形成、市场管理、货币演变、内外贸易、城市功能等五大要素,其中市场贸易管理是核心内容,时空限制经历了一个由严格到宽松的过程。【构图解史】城市职能与“市”“坊”的演变信息提取:宋代以前,古代官府对“市”与“坊”严格控制;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政府对坊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城市经济功能逐渐加强。【漫画解史】“交子”信息提取:“交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其便于携带的特性也推动了商业发展。【图解历史】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影响-4-信息提取:宋朝商家有了商品品牌和商标意识,已有集原料收购、生产加工和批发贩卖一体的经营方式,反映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水平。探究1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古代商业和城市发展的特点1.古代商业的特点(1)商业市场的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有早市、夜市之分;城郊和乡村的草市等。(2)城市商业经济发达:各朝代都兴起不同数量和规模的商业大都市,到明清时期,又兴起了一批工商业市镇。(3)对外贸易发达:以丝绸之路为主要渠道的对外贸易发达,构成古代商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促进沿海港口城市的兴盛。(4)货币种类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明朝时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5)商人群体活跃:到明清时实力雄厚的区域性商人群体组成了商帮——徽商、晋商等。(6)商业地位低下: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商人社会地位较低;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占主导地位。2.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1)从城市的功能看,唐代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或军事重镇;之后,城市的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2)从城市的商业活动看,随着时代的变迁,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渐放松,如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商人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市场逐渐多样化。(3)从城市的数量和规模看,到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繁华城市的数量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4)从地区分布看,随着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城市的重点分布区域发生了由北向南转移的变化,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都分布在江南地区。1.(2018·辽宁重点高中联考)唐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六月一日敕:“诸坊市邸店,楼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勒百日内毁拆。至九月二十日,京兆尹严郢奏:坊市邸店旧楼请不毁。”这表明当时()A.城市的实际区域逐渐向城外扩展-5-B.城市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C.城市封闭式的坊市制度出现突破D.政府拆除城市违章建筑进展顺利解析从材料中“楼阁临视人家”,因此政府规定“楼屋皆不得起”,可见当时城市中楼宇已经大规模出现,城市空间向立体化方向发展。答案B2.(2018·湖北黄石调研)据珠江三角洲地区番禺、顺德等十余州县统计,永乐年间共有墟市33个,嘉靖时增至95个,万历时更发展到176个。福建顺昌县弘治年间只有墟市4处,嘉靖时增至8处;建宁县更从原来的1个增至9个。明中后期不断增长集市数量说明()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解析集市主要产生在城乡结合地带,是农民交换货物的重要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地方集市发展状况,没有涉及南北交流,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关系,材料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北方集市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答案A探究2从“时空观念”角度解读古代两次“商业革命”及其作用1.封建社会前期的两次“商业革命”(1)第一次宋代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2)第二次明清(前期)商业革命主要表现为: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出现商帮。2.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阶段性作用(1)封建社会初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形成和封建统治的加强。(2)封建社会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封建政权的巩固,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3)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起了瓦解作用。①明朝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它的产生和缓慢发展,经济上瓦解着封建制度,政治上动摇着封建统治秩序,思想上冲击着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②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黄宗羲作为民主思想的代表,猛烈地抨击了君主专制,指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6-1.(2012·安徽文综)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北宋东京”“通晓不绝”“夜市”“瓦子”和“市民”可以直接选出答案A。答案A2.(2018·海南单科,4)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解析材料表明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体现出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但不是政治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宋高宗的召见,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可得出餐饮业的发展,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D项正确。答案D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江南市镇的特点和古代城市的演变1.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特点明清时,唐宋以来被称作“草市”的新型市镇得到充分发展。据统计,宋代江浙地区在行政中心之外,出现了71个市镇,明代达316个,清代增至479个,市镇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过数十里。一些市镇的规模与居住人口都超过府县治所,这些市镇充斥着牙行、布行与手工作坊,收纳周边个体民户的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核心论点: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以工商业活动为主(经济功能加强);辐射范围广,分布密集;与周边农村联系密切。2.古代城市的演变-7-核心论点:两幅图在城市建设上体现了皇权至上、权力集中的政治理念,是中央集权制在建筑上的反映。从图1唐代坊市的严格限制到图2宋代时间、空间的限制被打破,反映了政府对商业的控制逐渐削弱,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迅速。1.(2017·课标全国Ⅲ,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的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解析据题干材料“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发家致富,反映了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选C项。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当时人的义利观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D项错误。答案C2.(2014·课标全国Ⅱ,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8-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据材料“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可知“交子”是为了贸易的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交易凭证,故A项正确。据“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可知,“交子”产生于前,贸易纠纷产生于后;“不能偿所负”对富商的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富商的社会地位,故B、C两项错误。“交子”的产生是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而非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D项错误。答案A考法1影响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因素【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答案A『方法突破』★明立意从古代商业发展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抓关键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对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清误区本题为图文结合类选择题,难度较大。影响古代商业发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