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考试要求:(1)汉朝州刺史的设置(b);(2)唐朝三省六部制(b);(3)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b);(4)元朝行省制度(b);(5)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d);(6)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7)中国古代的世官制、察举制与科举制(d)。一、从汉至元君主专制的演进1.调整原因(1)防范宰相擅权。(2)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3)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调整措施(1)西汉: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2)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唐初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3)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散宰相权力。3.结果:君权逐步加强,相权被分散和削弱。二、监察体制、选官制度的演变1.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c)(1)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汉代①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②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3)发展:汉代以后各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4)作用①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②局限: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特别提示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起步早;随着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而不断完善;监察机关独立性强;监察制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22.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d)(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汉武帝时创立,自下而上推举道德学问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做官。魏晋南北朝时演化为以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但存在着权操于官,民意无从体现的不足。(3)科举制①实施:隋代创立以考试选官的制度,明清时期演化为八股取士。②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三、从汉至元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1.历代行政区划演变朝代行政机制秦、西汉郡—县两级制东汉州—郡—县三级制唐代道—州—县三级宋代路—州—县元代省—路—府—州—县2.元代行省的设置——(b)(1)元代确立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以及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和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行省的民政、军政、赋税征收等权力皆受中央的节制,中央还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以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考点一从汉至元中枢权力的变化1.为什么说唐代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官制唐代三省六部的运作模式3(1)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2)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3)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2.汉至元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的四大趋势及原因(1)四大趋势①皇帝通过不断压抑、侵夺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②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③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④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实行宰相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2)四大原因①防范宰相专政。②力求加强统治。③提高行政效率。④弥补宰相才干不足。3.中国古代制约皇权的因素中国古代皇权“至高无上”,并非为所欲为,能达到无所顾忌的地步,也不能一味凭借喜怒爱恶滥行赏罚,对臣民绝对操持生杀予夺之权。皇权受到来自天人及制度的制约。(1)君权神授说、天人感应说,致使皇权受到上天的监临,实际上是人们假手于天,限制皇权。(2)中央机构职能对皇权的制约。如宰相制度、朝议制度等都对君主专制有一定制约作用。(3)修史制度对皇权的约束。史官记载皇帝的言行,皇帝不能过问,使得想要留下好名声的皇帝受到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4(4)臣僚谏诤对皇帝的制约,谏官和臣僚的谏诤职责,从方方面面批评皇帝,使皇帝的言行受到制约。1.(2018·11月浙江选考)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信息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指示性坐标。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周、秦、唐、元)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微子受封”、“妇功”、“市井”、“司南”②政事堂、越窑、夜市、“士大夫画”③“腹里”、木活字、北曲、“赵体”④象郡、“直道”、灵渠、小篆A.①②④③B.①④②③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抓题眼]“先后排列”是解题关键词,强调先后顺序。[析错因]可用排除法,根据“微子受封”指分封制,“司南”出现于战国,可知①属于周;根据“夜市”最早出现于唐,唐代在门下省设“政事堂”,可知②属于唐;根据“腹里”为元代中书省直接管辖区域的称谓,可知③属于元;秦始皇为开拓岭南,修建“灵渠”,并在岭南地区设置了管理机构“象郡”,可知④属于秦,故选B项。答案B2.(2017·江苏高考)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C解析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未被废除。B项错误,三省长官地位的变化,特别是执掌行政权的尚书省地位的下降,不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和决策职能部门地位的提高,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为正确选项。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不等于决策权的扩大,D项错误。3.(2016·浙江高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5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答案B解析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另设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机构,后来逐渐演化为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凌驾于三省之上,宋代在三省之外,另设“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掌握行政大权,负责处理政务,二者的地位和职权相当,故B项正确。考点二古代中国的地方行政制度时空观念1.历代地方行政制度设计(1)周代: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2)秦朝:废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4)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5)明朝:废行省,设三司,将地方权力进一步集中到中央。2.历代地方行政区划的空间分布解读图①为西周分封制;图②为秦朝郡县制,郡县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图③为汉朝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图④为元朝行省制,行省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可世袭。6唯物史观认识中央集权的社会条件(1)经济因素:小农经济的分散性和落后性。(2)政治因素:地主阶级需要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地主土地所有制。(3)客观因素:抵御游牧民族的南下、治理黄河、兴修水利等,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把分散的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4)理论基础:法家思想。4.(2018·4月浙江选考)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治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抓题眼]“有效管理地方”“地方设立行省”是题眼所在,凸显中央集权的本质意图,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与此立意最相近。[找错点]“独立民政”“监察地方”“防范相权”均与中央集权内涵不符,故排除A、C、D项,答案为B。答案B[探补救](1)技巧方法:对题干材料要分清层次,从宏观上提炼信息,不可仅抓住其中一个分句就下结论,更不能把其中一个分句等同一个说法代替整体信息,应将整个题干材料各分句的层意综合起来归纳推论。(2)家国情怀:多次考到国家对地方治理,凸显对国家稳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希望从古代历史中汲取智慧,对当今国家治理有借鉴意义。考点三选官与监察制度1.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规律(1)沿革(2)两大转变①选官主体变化——从世家大族到中央政府。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7②选官依据变化——从血缘门第到学识能力。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3)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②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③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④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⑤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积极影响(1)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2)有利于维护国家的“大一统”局面。从中央政权体系看,通过选官制度,保证了王朝统治机器的正常运转;从对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看,有效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局面。(3)选官制度的标准化、制度化对国家选拔官员、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起了重大作用。(4)选官制度日益完善,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3.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变及评价朝代监察制度评价积极消极秦(中央)御史大夫(地方)监御史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保证政令统一,从而有利于加强君主权力和加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监察官员只是皇帝的耳目,监察官员乃至监察机关贪赃枉法的情形也司空见惯,先斩后奏又损害了司法制度的正常执行汉(中央)御史大夫(地方)刺史唐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宋提点刑狱司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通判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元人命重案移送御史台,监察御史复按;御史可纠举官吏,先斩后奏明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员和平民85.(2017·11月浙江选考)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央官学,培养《五经》博士,“自此以来,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矣”。中央官学的建立()A.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B.结束了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的局面C.有利于学生思想创新和个性发展D.促进了百家争鸣局面的进一步发展答案A解析汉武帝设五经博士,教授弟子,从此博士成为专门传授儒家经学的学官。由此可见中央官学的建立推动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故答案为A。6.(2017·海南高考)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举荐的是那些熟悉儒家经典和道德声望高的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