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考试要求:(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①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b);②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b);③英国、法国经济发展的新变化(b);④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⑤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成就(b)。(2)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戈尔巴乔夫改革(c)。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2)表现①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②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③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3)实质: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4)影响①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②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概念阐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指垄断资本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2.美国的“新经济”——(b)(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概念提出:20世纪90年代初。(3)含义:它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4)特征: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基本上实现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5)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6)本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没有改变,经济发展的周期性仍然存在。特别提示“新经济”的实质是信息化与全球化,其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23.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b)(1)凯恩斯主义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①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②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③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相结合。(2)货币主义(20世纪80年代):撒切尔夫人推出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3)经济自由主义(20世纪90年代):向“多市场、少政府”转变。微点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也有经济计划,但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4.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b)(1)发展方针:企业国有化、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2)特征: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国有企业与私人企业共存。(3)措施①提高国有企业比重和制定经济计划。②利用财政、税收、价格等手段全面指导和调节社会经济。(4)结果①法国的政府干预模式使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开始了私有化浪潮。特别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与美国不同,因其私人垄断资本较弱,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大量企业国有化。20世纪80年代,英法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表现为将大量国有企业私有化。5.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b)(1)建立:1949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建立“社会市场经济”。(2)特征①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②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3)内容①限制垄断行为,保护竞争秩序。②实行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③用收入调节政策来实现相对的社会公平。(4)结果: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西欧经济的“火车头”。36.日本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b)(1)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实行“统制经济体制”。(2)形成: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3)特征: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4)结果①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②20世纪90年代出现“泡沫经济”,但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归纳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四大新变化二、戈尔巴乔夫改革——(c)1.内容(1)经济:制定发展经济的“加速发展战略”。(2)政治①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②倡导“民主化”和“公开性”,纵容自由化思想。③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④将苏联变成一个松散的邦联。2.影响(1)使苏联社会危机进一步加剧。(2)最终导致苏联解体。归纳总结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考点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4(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及激光等工业。(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资本主义经济建设模式的四大变化(1)自工业革命时代自由主义兴起至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推行“自由放任”模式,主张“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2)1929~1933年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国家管理经济的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50~70年代初,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4)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减轻,但各国仍旧实施。1.(2016·4月浙江选考)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说,自1995年以来,其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达到2.8%,比1973~1975年间的1.4%提高了一倍。到2001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120个月。取得上述成效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A.实行大规模减税政策B.扶持高新技术产业C.对经济实施全面干预D.推行赤字财政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新经济”时代,通过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该政策是适当增税,A项错误;这一时期,美国政府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C项错误;这一时期,美国政府解决了长期困扰的赤字问题,D项错误。2.(2015·10月浙江)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西方学者到日本考察,探求企业成功的秘密。当时日本所采取的是()A.社会市场经济模式B.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C.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5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经济政策答案C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为了恢复和重建经济,日本政府实行“统制经济体制”,对国民经济进行高度统制。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逐步确立起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但政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形成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其特征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考点二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时空观念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历史解释1.苏联解体过程2.全面认识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1)含义:有两层:一是国家解体,即苏联分裂成多个国家,二是社会主义制度解体,即社会主义制度被资本主义制度所取代。(2)原因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失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③外部原因:西方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策略。④根本原因:苏联体制僵化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3)影响①对国际关系:标志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冷战的结束,推动了“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6②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严重挫折并陷入低潮,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失败,苏联解体的教训也成为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宝贵财富。3.(2011·浙江文综,39,节选)2011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大事年表1939年8月23日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1942年1月1日《联合国家宣言》签署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1945年4月30日苏军攻克柏林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次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识的多元化”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答案以“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提出“公开性”“多元化”,造成思想领域极度混乱;使各种反对势力趁机崛起,社会失控,民族分裂愈演愈烈;实行“多党制”,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解析在分析时要结合戈尔巴乔夫在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进行改革的措施。观点1当代西方经济也推崇“计划”材料一时之间,“计划”成为政界最时髦的名词。英国政府最受尊重的元老此时也出书鼓吹计划一事的重要性,书名为《复苏》,他在书中主张,社会必须经过妥善筹划,方能避开大7萧条性质的恶性循环。——艾瑞克·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问题:材料中“计划”指什么?答案指国家加强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和宏观调控,以克服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弊端。观点2当代西方产业结构的新变化材料1987年英、法、日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表英国法国日本第一产业2%2%3%第二产业38%38%40%第三产业60%60%57%问题:“三个产业”各指什么,材料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怎样的变化?答案(1)含义: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第二产业是指为第一产业提供产品和为本产业提供原料的产业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建筑、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它是现代文明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2)变化: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兴盛。观点3到底是谁终结了苏联?材料1988年6~7月苏共第19次代表会议,首先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公开性、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意见的多元化”。1989~1990年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14个发生民族骚乱和流血冲突。1990年1月戈尔巴乔夫声称:“实行多党制……符合社会的需要。”1991年12月苏联正式解体问题:以上材料揭示了苏联解体的哪些因素?答案戈尔巴乔夫三大改革措施:思想上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却造成了人们思想信仰上的混乱。政治上倡导民主化、公开性,实行多党制、多元化,却从根本上动摇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国家体制上用松散的邦联体制取代了统一中央集权的联邦体制,这三项均背离了社会主义基本原则,造成了苏联解体。视角1战后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一览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英国混合市场经济8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点是()A.发展高新技术产业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自由放任主义D.大规模国有化运动答案B解析从题中所给出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故本题正确答案应该选B。视角2不同文明在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1960年日本政府提出《所得倍增计划》,其特征之一是把经济分为民间部门和公共部门,并明确规定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这表明日本()A.采取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政策B.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C.建成了社会福利国家D.缓解了经济“滞胀”的局面答案B解析据材料“政府的责任为扩充道路、港湾、国民住宅等社会资本,以及充实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可知材料主要说的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