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第五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与现代中国外交 第16讲 两极格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16讲两极格局的瓦解与世界多极化趋势[考纲清单]从欧洲共同体到欧洲联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及其影响。一、欧共体的成立1.背景(1)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2)西欧国家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1)1951年,法、意等六国决定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2)后来,六国又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影响(1)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西欧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控制,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2)欧共体国家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3)有力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1.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进行民主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美国的扶持;制订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2)表现: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1)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2)20世纪80年代,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3.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特别提示二战后日本外交政策的四个阶段(1)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全盘接受美国政治经济改革的“政治侏儒”外交。(2)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庇护下的“经济外交”。(3)20世纪七十年代,以美日关系为基轴的“多边自主外交”。(4)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政治大国”外交。2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背景(1)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家从殖民统治下相继获得独立。(2)新独立的广大亚非拉国家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3.奉行政策:非集团、不结盟。4.任务:反对霸权主义。5.行动纲领: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影响(1)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2)标志着第三世界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两极格局,使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四、中国的振兴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图示构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五、苏联解体与两极格局的瓦解1.原因(1)戈尔巴乔夫改革:经济改革困难重重,无法打开局面,转而进行政治改革;提倡所谓“民主化”和“公开性”,使苏联改革走进了误区。(2)东欧剧变:受苏联改革和国内经济困难的影响,东欧各国的执政党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两德统一。2.过程(1)1990年,苏共中央全会决定放弃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2)1991年底,俄罗斯等11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3.影响(1)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社会主义运动遭到挫折。3六、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表现(1)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欧洲: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国际地位提高。(3)日本:极力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4)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席位,并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5)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2.结果: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素养感悟唯物史观——经济多极化推动政治多极化两极格局瓦解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力量结构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亦即经济发展的区域集团化)。在此基础上,世界形成多个政治力量中心,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可见,经济多极化推动了政治多极化。考点一新兴力量的崛起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第三世界冷战时期,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国家为表示并不靠拢北约或华约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词界定自己。1973年9月不结盟国家在阿尔及尔通过的《政治宣言》中正式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个概念。毛泽东在1974年2月22日同赞比亚共和国总统卡翁达谈话中曾提出:“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1.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合作由单一经济领域向多个经济领域扩展。②合作从经济领域扩大到政治领域。③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④合作的方式由单纯的政府间合作到公众自下而上的参与。⑤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模式。(2)影响①经济上: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②政治上:西欧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4③国际关系上: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冲击了两极格局。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经济决定政治,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发展趋势。(2)具体原因:美苏的相对衰落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表现为:①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给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使自身实力受到严重削弱。②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和日本迅速崛起,严重削弱了美国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地位。③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维护和平的力量。④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进入国际政治舞台,有力地冲击着两极格局。针对练1(2018·连云港高三联考,25)某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声明: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该国际组织是()A.上海合作组织B.不结盟运动C.阿拉伯联盟D.亚太经合组织答案B解析根据“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与霸权主义”“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信息可知该组织是不结盟运动,故B项正确。考点二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多极化”与“一超多强”(1)“多极化”: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基本的世界格局。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是成为多极化中一极的必不可少的条件。(2)“一超多强”:是当今国际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演变过程中的现状,是过渡时期国际关系的基本框架。1.两极格局瓦解的原因和影响(1)直接原因:苏联解体导致两极格局瓦解。(2)根本原因:两极格局的基础并不稳固,两极格局的力量对比并不均衡,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趋势。(3)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对苏联来说,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对美国来说,巩固了其世界霸主地位;对世界来说,多极化趋势加强,有利于世界持久和平和发展;对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有利于抓住机遇,加快发展。52.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特点及其影响(1)特点①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②这种格局的变动不是通过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意志、导致各国国际地位的变化而实现的。③新的国际格局的确立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多极化发展趋势不可避免。④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多元的力量结构有着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上的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体现了国际中心舞台多元化的特点。(2)影响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②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有利于抑制或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符合国际民主化的潮流,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既是经济多极化、全球化的结果,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④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提供了发展机遇,又提出了挑战。针对练2(2018·南京质检)基辛格认为,“冷战”结束,制造出了观察家称之为“单极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这一认识说明()A.世界权力中心更加分散化B.美国的综合国力开始衰退C.“一超多强”局面尚未出现D.多极化的趋势开始出现答案A解析“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说明在“冷战”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得到加强,世界权力中心更加分散化,故A项正确。材料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他在声明中倡议:“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此即“舒曼计划”。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6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要求:根据材料,概括“舒曼计划”的核心内容和影响。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内容:把法、德两国的煤钢生产置于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2)影响:有利于法、德结束冲突,实现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基础。材料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可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原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一次谈话发现问题:材料作者认为新的国际关系不同于旧的国际秩序,具有多个权力中心,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思考:如何理解“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美国在军事上是超级大国,但在经济上和政治上,世界上还有多个权力中心,美国“仅是一个大国”,算不上是超级大国。材料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短暂的世纪。从某种意义上说,20世纪是从1917年才开始的,到1989年便已经结束了。1989年是20世纪末最具决定性的一刻。它使得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纪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也使得全球化走进苏联阵营。自此以后,全球化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摘编自《卫报》(2006年5月25日)要求:分析材料,论证1989年所发生的事件对20世纪末的世界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989年,东欧剧变,促进了全球化的扩展;使美国崛起并成为新世界无可争辩的超级强权;世界两极格局的相对平衡被打破,世界形势局部动荡。71.(2018·江苏高考,19)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答案D解析D对:从材料时间“20世纪60年代末”可知此时欧共体已经建立,根据题干中数据分析,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总额和世界工业生产中美国所占的比例都有所下降,西欧所占的比例上升,可知欧共体的建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A错: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20世纪4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格局。C错:西欧经济的发展对美国是一种挑战,不能缓和西欧与美国的矛盾。2.(2015·江苏高考,20)“与会国深信,新解放的国家的出现将有助于缩小集团对立的地区,从而鼓舞旨在加强和平以及促进独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