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讲两次工业革命[课程内容]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18世纪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2)经济条件资本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市场广阔的海外市场提供动力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劳动力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3)直接动力:市场的需求急剧扩大,推动生产技术革命。2.成就(1)技术革新①棉纺织业:18世纪60年代,发明手摇纺纱机(珍妮机)和水力纺纱机。②冶金业和采矿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技术发明。(2)动力革命:瓦特改进“万能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交通运输业革命①铁路运输: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19世纪中期,人类进入“铁路时代”。②海上交通:汽轮问世,加强了洲际联系。3.完成:19世纪中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4.影响(1)经济上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经济结构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2)社会上城乡结构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3)思想意识: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5.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条件市场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交通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表现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改变了世界面貌二、进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2.特点: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3.成就(1)电的广泛使用①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②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③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纷纷涌现。(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以内燃机为动力,研制成功新的交通工具汽车和飞机。(3)化学工业发展令人瞩目。(4)科学技术推动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4.影响(1)生产力: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工业部门:诞生了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新的工业部门。(3)工业结构: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4)生产组织:垄断组织出现,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5)世界市场: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欧美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三、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与世界市场的发展1.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1)工厂制度①原因:适应机器大生产的要求。②特点: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进行机器大生产;工人既受严格的纪律约束,又受机器支配。3(2)企业规模工业时代早期,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大企业时代,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2.世界市场的发展(1)原因①物质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②交通通讯: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出现,加强了各地联系。(2)表现①政治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完毕,亚非拉地区基本上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②经济上:世界贸易额增长三倍左右;非工业国家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日益明显。(3)影响①建立起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②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了艰难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考点一改变世界的力量——两次工业革命工厂在世界近代史中泛指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即使用机械化劳动代替手工劳动的资本主义工业。工厂和手工工场相比,虽然都属于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范畴,但它采用了机械化大生产,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生产方式: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4②技术来源: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开始部门:首先发生在轻纺部门。④范围:首先发生在英国,后缓慢扩展到其他国家。(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①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②侧重于基础工业、重工业、能源工业。③几乎同时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出现。④在一些国家形成两次工业革命的交叉。例如:德国和日本。⑤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⑥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针对练1(2018·郑州二模)英国某学者指出:“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一套由若干相依成分所组成的、带有一个总动力的设备,只能安设在一个地方,而它的运转是由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的。这个地方就是工厂,工厂是不允许有别的定义的。”这种制度的确立()A.使劳动力开始集中生产B.开创了精细生产分工的模式C.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D.开启了流水线标准化的生产答案C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工厂制度是机械化的必然结果,在工厂里,“一批受过训练的人员”操纵着总动力设备,这说明工厂制度的确立推动了机器生产的普及,故选C项。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劳动力已经开始集中生产,且分工精细,故A、B两项错误;流水线标准化生产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而工厂制度产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D项错误。►素养感悟唯物史观——辩证看待工业革命的双重影响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工业革命在推动全球化进程,带动政治上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社会生活文明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如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考点二工业文明拓展的桥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1)市场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市场范围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5(2)市场的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速度和运载量迅速扩大。(3)市场的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经历了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的过程。(4)市场组织、维护机制不断完善。通过建立银行、交易所,成立政府特许公司、垄断公司等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5)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的贸易中心;1400~1700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针对练2(2018·江西百校联考)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1699~1701年1772~1774年1804~1806年1834~1836年1854~1856年欧洲83.645.037.336.328.9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13.346.946.434.728.1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3.18.116.329.043.0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答案C解析从表格信息看,英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不断增长,这说明英国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侵略逐渐加深,反映出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故选C项。6材料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严格适宜的环境……它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的有效的所有权。除排除了要素和产品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障碍外,英国已开始利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现在舞台已经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要求:依据材料,概括推动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的因素。信息:答案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法制为工业革命准备了政治环境。材料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观点思考方向历史结论角度1近代欧洲经济崛起的动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从而拉大了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角度2“欧洲中心论”的片面性角度3全球视角看待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答案角度2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角度3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材料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变化大事记时间事件1651年克伦威尔颁布保护英国本土航海垄断贸易的《航海条例》,此后不断修改完善,为此还引发了与海上强国荷兰的战争。71690、1693年征收进口商品附加税,开启了关税壁垒不断增高的进程,多数进口商品关税从5%增加到20%~25%。1815年英国议会颁行“谷物法”,严格限制外国谷物进口。1839年在伦敦成立了全国性的反谷物法同盟。1841年英国保守党领导人皮尔出任首相,取消和降低了1000多种商品的进口税,全部废除了出口税,自由贸易占据上风。1846年废除《谷物法》,放弃贸易保护主义,公开宣布“所有民族之间的贸易必须享受完全的自由”。1849年废除《航海条例》,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全实行自由贸易的国家。1852年国会以468票对53票正式通过并确立了自由贸易原则。——据钱乘旦等《英国通史》发现问题:近代英国贸易政策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转变。思考:根据材料指出近代英国贸易政策发生了怎样的重大变化?并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主要原因。试答:答案变化:从保护性的重商主义政策发展为推行自由贸易政策。原因:贸易保护政策阻碍了商品流通,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急需发展对外贸易以扩大市场;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资产阶级逐步掌权,开展了一系列废除重商主义政策的斗争;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倡导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影响和推动。1.(2018·课标全国Ⅰ,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答案B8解析B对:材料中对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的认识,从强调经济条件,到后来强调制度因素,再到强调自然条件,体现了随着研究视角的不断拓展,认识逐渐趋于全面。A错:材料中的几种观点都有合理性。C错:材料中的经济条件、制度因素等都是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而言的。D错:后期学者研究与传统观点只是研究视角不同,无法判断哪一种观点更可信。[命题规律]当前的高考题很少再考“根本原因”“首要条件”,注重于对历史事件宏观全面的考查,从研究者不同的视角进行考查。2.(2017·课标全国Ⅰ,33)下表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年份约1770约1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