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地理 课时跟踪检测(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课时跟踪检测(一)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下图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和部分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1.图中典型动物、传统民居的分布从侧面反映出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C.水文和土壤D.植被和水文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完全重合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3.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①只给予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部产品的竞争影响④发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积极引进人才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解析:1.B2.D3.B第1题,我国三大自然区域是指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由于气候(降水、气温)和地形差异,典型动物、传统民居都有所不同。第2题,从图示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可以判断西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人口密度最小;三个经济地带的范围与三大自然区不是完全重合;我国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经济地带。第3题,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我国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的投资,发2挥地区优势,鼓励西部积极引进人才。下面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4~6题。4.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解析:4.B5.A6.D第4题,据图分析,经纬网判读、疆界轮廓判读,准确定位:甲国为荷兰,乙国为肯尼亚。继而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结合所学知识,对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进行判读。第5题,地处热带地区的肯尼亚发展鲜切花的优势自然条件可从光、热角度分析(高原地形、草原气候不能成为对比后的优势)。第6题,A选项“价格较低”值得商榷(至少存在一个劳动力成本问题),B、C选项皆有明显描述性错误:“土地丰富”“劳动力成本低”。读图,完成7~8题。7.①②两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是()A.①平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B.①平原土壤肥沃,②平原土壤贫瘠3C.①平原不能发展水稻种植业,②平原水稻种植业发达D.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8.①②两平原的区域发展方向是()A.①平原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B.①平原西部发展成为商品粮基地C.②平原利用交通条件发展商贸业D.②平原侧重发展轻工业解析:7.D8.C第7题,由图可知,①为松嫩平原,②为长江中下游平原。①平原为大陆性稍强的温带季风气候,②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①平原的黑土和②平原的水稻土都是生产力较高的肥沃土壤;①②两平原都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①平原石油资源丰富,②平原矿产资源贫乏。第8题,①平原利用当地石油资源和周边煤、铁等资源,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①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广布,适宜发展畜牧业;②平原交通便捷,内外联系方便,商贸发达;②平原利用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和国内外矿产资源,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基地。区域差异是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基础。读图回答9~10题。9.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10.关于甲、乙两地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河流多有凌汛现象B.乙地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C.甲地河流水流湍急,水能丰富D.乙地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解析:9.B10.D结合经纬网和区域轮廓可知,两区域分别位于欧洲西部和中亚地区。第9题,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欧洲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气多,光热不足;中亚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第10题,甲河流域流经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地势平坦,没有凌汛现象,水流平稳;乙河流域受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影响,河流补给主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4一、选择题如图示意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以内部一致性为基础划分的B.界线是明确的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2.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A.积温B.年降水量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D.年太阳辐射量解析:1.B2.C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且相互联系;干湿地区的划分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的,其边界往往具有过渡性。读图,回答3~4题。3.我国人口味之杂,堪称世界之冠,人们的口味与地理环境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地的辣文化与当地气候多阴湿寒冷有关B.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磷含量多有关C.c地的辣文化与当地地处盆地,气候湿热有关D.d地的甜文化与南方多雨,光热条件好,盛产甘蔗有关4.我国的民居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有密切关系,有关图中四地的叙述,错误的是()5A.a地门窗很大,坐北朝南B.b地开凿窑洞,冬暖夏凉C.c地平顶瓦房,通风排水D.d地斜顶瓦房,通风排水解析:3.B4.C第3题,b地的醋文化与当地水土中的钙含量多有关。第4题,c地(重庆)山多,土地紧张,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形成了以吊脚楼作为山城特色的巴渝民居。上海和哈尔滨两地的气候资料大致可以反映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气候状况。读图回答5~6题。5.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气候上的共同点是()A.气候干旱,降水少B.冬夏季温度差异不大C.降水量季节分配较均匀D.雨热同期6.关于松嫩平原地区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铁矿资源丰富,钢铁工业发达B.石油资源丰富,重化工业发达C.有色金属矿产丰富,冶金工业发达D.盛产棉花,棉纺织工业发达解析:5.D6.B第5题,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均为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多且季节变化大,冬夏季温度差异大。第6题,松嫩平原上有大庆油田,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化工业发达。6读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回答7~8题。7.阶段Ⅰ,该地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制约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有()①稠密的水系②黏重的土壤③低湿的土地④湿热的气候⑤起伏较大的地形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③8.从阶段Ⅱ到阶段Ⅲ,该地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的变化是()A.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上游地区延伸B.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南且向西延伸C.传统工业部门减少,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分散D.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布局在江北且向西延伸解析:7.D8.D第7题,区域发展初期,生产力水平落后,经济发展总是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早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水系、土壤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沿河分布了大片湿地,土质黏重,这些成为当时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D项①②③组合正确。而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对种植业发展有利。第8题,根据图例,将阶段Ⅱ与阶段Ⅲ仔细对比,阶段Ⅲ明显变化是在西北方向兴起了电子工业,D正确;且有绿化带将其与铁路分开。传统工业数量和部门并未减少。二、综合题9.读北海、钦州、防城港三个港口城市2000年和2005年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7(1)三城市中,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最大的是________。(2)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50.3%,对照图中信息,评价三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判断未来几年内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解析:第(1)题,三城市中,钦州城市化水平最低,第一产业比重最大。第(2)题,三城市2005年的城市化水平远低于我国平均水平,可以推测,当前它们尚处于城市化的加速发展阶段,其产业结构中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会逐步上升。答案:(1)钦州(2)特点:三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未来几年内三城市的产业结构的变化为:第一产业比重会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原因:随着三个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城市经济将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产业逐步向城市集聚,第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