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忽必烈改制[目标导航]1.忽必烈改制的主要举措。(重点)2.忽必烈改制取得的成就及其历史影响。(难点)一、历史背景1.立志变通创新(1)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即位诏》成为其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2)1271年定国号为“大元”,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表明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2.“汉法”与“旧俗”之争(1)旧俗表现:屠杀政策、世袭制、改耕为牧。(2)结果:粉碎了顽固派的挑战,确立“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3)试验:邢州地区成功实践。历史认识“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实质是蒙古社会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发展,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斗争,是落后的蒙古旧俗与较为先进的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较量。易错提醒忽必烈曾推崇汉法,但是,推行汉法的方针一开始就是不彻底的。他在完成统治重心的转变中,大体上仿照中原王朝以往的做法建立了一套典章制度以后,迅速向保守的方面转化。他们对推行汉法的工作采取消极态度,拒绝改变一些蒙古族原有的落后制度,改革并不彻底。二、主要措施1.政治方面(1)中央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2)地方①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③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2.经济方面项目措施职责或作用2确立国策农桑立国加快了蒙古汗国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建立农业机构设劝农官和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完善农业法规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把管理农事作为考核地方官吏的标准重视技术指导编成《农桑辑要》推广先进科学技术,取得显著成效三、历史意义1.对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社会经济全面复苏。2.对政治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3.对多民族国家发展:实现了更大范围的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思维点拨(1)忽必烈改制一方面肯定了先进的封建文明,另一方面又不损害蒙古贵族的利益,保持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2)忽必烈改制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实质上反映了落后的游牧文明最终被先进的农耕文明征服。史论要旨汉法的采用进一步加快了蒙古族封建化的速度,并使元王朝的统治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的支持。蒙汉地主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历史认识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改革的目的一般是富国强兵、壮大势力、挽救危机、巩固统治、适应形势等;改革内容基本上都涉及政治制度、土地分配、赋税征收、荒地开垦、水利兴修、发展军力和废除旧俗等方面。知识图示主题忽必烈改制的内容及影响史料一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①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史料二世祖即位之初……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中统元年(1260年)命各路②宣抚司择通晓农事者,充随处劝农官……巡行郡邑,察举勤惰。——《元史·食货志·农桑》[史料解读]3①即辅助朝政的人。②官署名。元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置宣抚司,为地方行政机构。[问题思考](1)史料一中“中书省”“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元朝建立这种制度的依据是什么?请引用史料中的话予以说明。提示元朝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行中书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依据:“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2)史料二中元世祖“俾民崇本抑末”采取了哪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提示措施:元世祖让有关部门搜集古今农书,采集民间的实践经验编辑成《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派劝农官到各地检查,把农业生产好坏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优劣的一个依据。影响: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民族融合,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忽必烈改制成功的原因(1)忽必烈的改革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元朝统一中原后,蒙古族落后的风俗无法适应中原地区先进文明的需要。忽必烈顺应了时代潮流,改革旧俗,实行汉化,稳固了对中原地区的统治。(2)忽必烈的改革措施全面而得力①忽必烈改革蒙古旧俗,按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②转变立国之本,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富有成效的体制机构和法规制度,并且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3)忽必烈具有坚定的改革精神①忽必烈登基后,发表了立志变通创新的改革宣言。②入主中原后,明确了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推进改革的决心。③忽必烈“思大有为于天下”的远大志向和“期与物以更新”的改革精神,是其改革得以成功的重要原因。1.元世祖忽必烈1260年即汗位,建年号“中统”。这一年号体现着忽必烈()A.称雄四方的野心B.问鼎中原的决心C.对汉文化的仰慕D.游牧民族的胸怀答案C解析“中统”意在强调新政权位居中朝正统、“天下一家”的地位,也表明他以中原文明为基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的决心。2.元朝转变立国之本,重视农业发展,其中为此制定的考查地方官吏的主要标准是()4A.屯田多少B.编写农书C.推广先进科学技术D.农桑兴废答案D解析忽必烈把农桑兴废作为察举赏罚地方官员的重要指标。3.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方针标志着蒙古汗国国策逐渐转变为()A.改行汉法B.工商立国C.游牧经济D.农耕文明答案D解析忽必烈改制主要是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而当时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即农耕文明。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元朝疆域图材料二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元朝最后征服的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四等。他在元大都皇宫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材料三农桑,王政之本也。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史》(1)据图和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为巩固统一在中央和地方各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有何特点?(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说明忽必烈确立了什么立国方针?答案(1)在中央: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5在地方:①设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③派遣官吏开发云南。特点:按照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2)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的心态。(3)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解析第(1)问根据所学知识概括其措施即可。第(2)问分析材料可知忽必烈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第(3)问根据材料中“农桑,王政之本也”可知是农业立国。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蒙古贵族南下时曾“占民田千顷,不耕不稼,谓之草场,专放孽畜”,忽必烈即位后诏令天下,“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两者的本质差异是()A.北方与南方的差异B.畜牧业与农业的差异C.落后与先进的差异D.蒙古族与汉族的差异答案C解析解题时需注意题干中的“本质差异”。游牧与农耕是形式上的差异,其反映的本质是落后文化与先进文化的差异。2.忽必烈说:“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一诏令的重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B.实现了蒙古的汉化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加快了文明的交流答案A解析材料信息“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反映了元朝统治者确立了农桑立国的方针。3.忽必烈改国号为“元”之后,确定“山以南,国之根本也”,说明他要()A.立志变通蒙古军事上的扩张B.以中原文明为基础进行改革C.实行南北汉蒙分治D.抛弃游牧生产方式,推行农耕答案B6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结合具体历史背景分析材料信息。“山以南”即指中原地区,所以可得出“以中原文明为基础”的结论。4.下列对“汉法”与“旧俗”斗争结果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先进文化必将战胜落后的文化B.社会进步是在不断斗争中前进的C.“汉法”与“旧俗”的性质相同D.落后的民族必将被先进的民族所同化答案C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汉法”的先进性和“旧俗”的落后性的认识。“汉法”是封建文化,而“旧俗”指的是蒙古族野蛮落后的习俗,其性质不同。5.忽必烈确立了“国家当行汉法”的治国方略,即汗位前后他的主要措施有()①保护临安等城市,使之不毁于战火②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大批奴隶③粉碎顽固派的挑战④坚持重用汉官、改行汉法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①②④可结合改制背景“汉法”与“旧俗”之争的内容来理解,而改革旧俗必然面临顽固派的阻挠,所以要推行变法,必须粉碎他们的挑战。6.忽必烈改制实质是汉化、封建化,在其改制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A.任用汉人B.设中书省C.农桑立国D.设行省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明确改制前的社会生产方式及汉化、封建化的根本是生产、生活方式的封建化。[能力提升]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元太祖起自朔土,统有其众,部落野处,非有城郭之制……及取中原,太宗始立十路宣课司,选儒术用之……世祖即位……立朝仪,造都邑……酌古今之宜,定内外之官。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秉兵柄者曰枢密院,司黜陟者曰御史台……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于是一代之制始备。材料二元初西北藩王遣使入朝质问:“本朝旧俗与汉法异,今留汉地,建都邑城郭,仪文制度,遵用汉法,其故何如?”材料三世祖即位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7材料四(耶律)楚材又请遣人入城,求孔子后,得五十一代孙元措,奏袭封衍圣公,付以林庙地。命收太常礼乐生,及召名儒梁陟、王万庆、赵著等,使直释九经,进讲东官。又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俾知圣人之道。置编修所于燕京,经籍所于平阳,由是文治兴焉。——以上材料均据《元史》(1)据材料概括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2)结合元朝的历史就材料二中的“其故何如”作出回答。答案(1)重用汉族知识分子;采用汉族官制;任用汉人做官;建立都城,学习汉族的礼节;重视农业生产,采用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学习接受儒家思想理论。(2)因为蒙古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由蒙古高原进入当时的中原地区,建立起统一的封建王朝后,只有改变落后的“旧俗”,学习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和上层建筑,才能巩固其统治。解析第(1)问从材料中的“选儒术用之”“崇本抑末”“率大臣子孙,执经解义”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元朝“遵用汉法”的情况。第(2)问结合忽必烈改制的目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