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作者:闻一多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又名亦多,湖北浠水人。著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1913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2年赴美留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28年与徐志摩等人创办《新月》杂志,是“新月派”的主要诗人。同年出版《死水》,抗日战争时期,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任教,1943年后,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残杀于昆明,年仅47岁。有《闻一多全集》。《一句话》选自诗集《死水》。人物简介知识拓展1925年他留美回国,看到的是封建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和民不聊生的景象,于是,赤诚爱心转化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这种情绪在他的许多诗作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先生大会上,闻一多忍受着连日饥饿带来的折磨,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教学目标1.认识“缄、霹、雳”3个生字,理解“缄默、霹雳、铁树开花”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一句话”的含义,感悟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生字学习生字学习缄霹雳jiānpīlì质疑问难这首诗的名字叫《一句话》,这是怎样的一句话呢?听听课文录音,看看这句话是什么?课文朗读思考讨论这句话是——与“我们的中国!”“咱们的中国。”进行对比体会。感情表达上有什么不同?使用“咱们”,口头语,说的人与听的人之间显得关系亲密,体会出作者那颗强烈的爱国之心那团强烈的爱国的烈火。“咱们的中国!”这是一句怎样的话呢?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一句话”的理解吗?有不懂的问题吗?联系课文内容与时代背景,自学课文,想一想。小组讨论。抓住“祸”、“火”两字体会这是句怎样的话:联系当时时代理解:学习第一节“祸”:指军阀封建统治的黑暗现实对人的压制。(对他们自身来讲是埋下了祸患。)“火”:是比喻,指民众中蕴藏着巨大的力量。(一旦爆发将把旧社会彻底改变)“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得透火山的缄默?”火山给人什么印象?火山的沉默让人有一种什么感觉?反映了民众尽管饱受压榨仍然保持缄默,但缄默背后却在酝酿着反抗与挣脱。表明诗人对人民反抗的力量充满信心小结:这是句在重压下,沉默了千百年,一旦突发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力量的话。齐读,读出这种翻天覆地的力量学习第二节理解“铁树开花”,体会这句话。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不要发抖,伸舌头,顿脚写出反动者慑于民众的爆发力量,企图极力维护自身统治所带去的恐慌和畏惧。用“铁树开花”比喻建设“咱们的中国”来之不易但终会成事实这是句让反动派恐惧的话,也是能实现的话。再读第二小节,读出作者对“咱们的中国”的渴望与赞美。体会情感闻一多先生怀着赤诚爱国心,通过这首《一句话》表达出对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渴望改变旧中国的激情。进一步体会“咱们的中国!”把两节连起来读一读,思考:为什么这句话要重复两遍?你感受到什么?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新中国的强烈的渴望与赞美。•读,读出这种渴望、读出这种赞美。•将体会到的作者的情感通过颂读抒发出来拓展阅读:《发现》闻一多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发现》:一九二二年,闻一多在清华大学学习之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罗拉大学学习,同时研究文学与戏剧。一九二五年回国,担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发现》就是诗人回国后不久创作的通过这首诗,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死水闻一多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不如多仍些破铜烂铁,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死水》作于1926年,是闻一多的杰作。诗人把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现实,比喻为“一沟绝望的死水”,表达了对丑恶势力的憎恨和对祖国深沉的挚爱。诗的最后一节,表明他一方面对死水,也就是对黑暗,不存幻想,坚信丑恶断然产生不了美;另一方面,他没有真的绝望,并非心如死灰,而是痛恨这沟死水,要让它死亡。“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是愤激之言。朱自清说:“是索性让'丑恶’早些'恶贯满盈’,'绝望’里才有希望。”(《闻一多全集·序》)在绝望中饱含着希望,在冷峻里灌注着一腔爱国主义的热情之火,是这首诗的思想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