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考试(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联考考试(含解析)考生须知: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19年1月,科学家发现一颗距离地球6光年,围绕巴纳德星运行的“超级地球”行星。其公转周期为233天,地表温度约-150°C。但其地热活动却比较强,可能存在简单生命。完成下列各题。1.“超级地球”位于()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河外星系2.巴纳德星属于()A.卫星B.行星C.恒星D.星云【答案】1.C2.C【解析】【分析】考查天体类型,天体系统的级别和层次。属于基础题,正确理解题意是关键。【1题详解】天体系统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依次是: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总星系是人类目前所认识的宇宙。依题意,“超级地球”与地球的距离6光年,远超出了太阳系(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远小于1光年即94605亿千米;如果将奥尔特云包括在内的话,太阳系的半径可以达到一光年),属于银河系,故选C。【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超级地球”围绕巴纳德星公转运行,“超级地球”是行星,行星是围绕恒星公转,故巴纳德星属于恒星,C正确。故选C。【点睛】太阳系的半径:若以冥王星轨道为限,太阳系的半径为40天文单位,约60亿千米,-2-远小于1光年即94605亿千米;如果将奥尔特云包括在内的话,太阳系的半径可以达到一光年。2018年美国太空总署多次观测到太阳表面“无黑子”现象(又称白太阳),科学界担忧太阳表面活动正进入“极小期”,这将导致地球的“小冰河期”提前到2019年年底前来临。完成下列各题。3.黑子发生在太阳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太阳内部4.下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是()A.黑子导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耀斑会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C.日珥导致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D.太阳风导致地球上气候发生变化【答案】3.A4.B【解析】【分析】考查太阳活动的标志,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属于基础题。【3题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等。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故选A。【4题详解】太阳活动包括黑子、耀斑、日珥、太阳风等。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是耀斑引发的磁暴现象,A错。当耀斑爆发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会引起电离层的扰动,此时在电离层传播的短波无线电信号会被部分或全部吸收,从而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故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是耀斑引发的,B正确;太阳风形成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造成地球上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C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变化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最直接的影响是通过太阳辐射来实现的,而不是太阳风形成的高能带电粒子流所导致的,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最直接的影响是通过太阳辐射来实现的。太阳活动以及日地位置的关系造成太阳辐射的变化,通过长短波辐射的能量,影响地面以及大气层的温度、能量、-3-从而影响大气运动,造成天气气候的改变。比如说温室效应,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后,地面和大气吸收后发出的长波辐射被大量温室气体反射和吸收,无法离开大气层,从而造成大气能量增加,气温上升。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3月14日5时7分在距台东县约6公里海域发生了4.3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震中位于23.04°N,121.42°E。读图,完成下列各题。5.本次地震震源位于()A.岩石圈B.下地幔C.软流层D.大气圈6.台湾多地震的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D.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答案】5.A6.D【解析】【分析】考查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岩石圈的范围,六大板块的名称及位置。本题熟悉地壳厚度的分布规律,六大板块分布就不难判定。【5题详解】-4-地壳厚度不均,由于海洋地壳只有单层,较薄,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约6KM;陆地地壳有双层,较厚,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KM,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约17KM。读材料可知,本次地震是距台东县约6公里海域,震源深度15千米,远超出了海洋地壳的平均厚度,而岩石圈由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组成,岩石圈的厚度大于地壳的厚度,震源应位于岩石圈,A正确;下地幔一般位于地下900-2900km处,B错误;软流层一般位于地下80-400km处,C错误,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大气圈位于外部圈层,D排除。故选A。【6题详解】根据六大板块分布可知,台湾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构造说认为,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地震。故选D。【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此外,还有许多小板块。六大板块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岩石圈:在地幔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与地壳主要由岩石组成,构成了岩石圈。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7.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①石英②云母③长石④方解石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A【解析】-5-【分析】考查矿物和岩石的关系。主要考查了岩石的矿物组成,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组成。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的矿物组成。【详解】花岗岩主要由长石、石英、云母和角闪石等矿物组成,故选项中符合构成花岗岩的矿物有①②③,方解石是一种碳酸钙矿物,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就是它,形成的是沉积岩。故选A。8.卸甲岩属于碱性流纹岩,经岩浆和花岗岩的联合作用而形成,其解理面呈斑状,加上常年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剥落的影响,外表极似盔甲上的鳞片,故而得名。“卸甲岩”按成因划分属于()A.侵入岩B.喷出岩C.变质岩D.沉积岩【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岩石类型。【详解】读材料可知,卸甲岩属于碱性流纹岩,而流纹岩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冷凝形成的,属于喷出岩,B正确。故选B。【点睛】岩浆岩亦称“火成岩”。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后冷凝而成的岩石。是组成地壳的主要岩石。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前者由于在地下深处冷凝,故结晶好,矿物成分一般肉眼即可辨认,常为块状构造,常见的侵入型岩浆岩有花岗岩等;后者为岩浆突然喷出地表,在温度、压力突变的条件下形成,矿物不易结晶,常具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一般矿物肉眼较难辨认,常见的喷出型岩浆岩有流纹岩、玄武岩等。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6-9.甲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A.顶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B.槽部受张力,易遭侵蚀C.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D.顶部受张力,易遭侵蚀10.图中大坝修建后将显著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下径流B.水汽输送C.地表径流D.水汽蒸发【答案】9.D10.C【解析】考查地质构造与地貌,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9题详解】读图可知,甲处岩层形态向上弯曲,地质构造为背斜,地表形态是谷地,是背斜成谷地貌。背斜成谷地貌成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遭侵蚀而形成谷地,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大坝修建后蓄水,调节了水库下游河流的径流,故显著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C正确;整个流域地下径流和水汽蒸发总量较稳定,大坝修建对这个环节总体改造作用不显著,AD错误;水汽输送来自海洋,人类目前无法改变,B错误;故选C。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完成下列各题。-7-11.此时甲地的风向是()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12.未来一段时间北京气压变化正确的是()A.B.C.D.【答案】11.C12.B【解析】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风向的判读,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8-【11题详解】甲处西北方向是一个低压中心,根据图中甲附近等压线分布,可以作出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即垂直于甲附近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此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属于北半球,故甲处风向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右偏30°-45°,即为东南风,C正确。故选C。【12题详解】图中冷锋位于低压槽附近,未来一段时间低压槽经过北京,低压槽附近气压较低,过境时北京气压降低,过境后气压升高,故北京气压变化是先降低再升高,B图符合,故选B。13.2019年1月31日美国多地遭遇极寒天气,气温创历史同期最低值。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A.全球变暖B.全球变冷C.基本不变D.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考查全球气候变暖。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即可。【详解】材料虽然反映美国多地遭遇极寒天气,但某个区域的变冷与全球变暖并不矛盾。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全球气温的平均变化状况,局地可能存在气温反而降低的情况,同时局部地区可能有暖冬季节出现寒冷时段的现象。气象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面积毁林等人为因素导致全球气温波动上升,故选A。【点睛】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指的是全球气温的平均变化状况,局地可能存在气温反而降低的情况。气象观测表明,全球气候确实有变暖的趋势,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4-0.8℃。气温上升,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不断上升,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变化。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14.黄土高原的许多小流域都能看到川地、冲沟镶嵌在塬、梁、峁、土石山之间,这属于()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垂直分异规律C.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9-【答案】D【解析】【分析】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地方性和纬度地带性分异。【详解】地域分异规律大体归纳为--纬度的地带分异规律、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垂直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它是在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下,自然环境各组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变化的规律。在黄土高原的许多小流域都能看到川地、冲沟镶嵌在塬、梁、峁、土石山之间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D。【点睛】地方性分异规律:自然环境各组成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常常表现出有序性和重复性,是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成因:地方地形、地方气候、较大范围地面组成物质等差异的影响。影响:自然环境各组成分及其组合沿一定地势剖面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如华北平原从滨海到山麓的地方性分异。读我国水旱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5.旱涝灾害按成因划分属于()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海洋灾害D.生物灾害16.关于我国水旱灾害空间分布表述正确的是()-10-A.旱灾主要分布在南方B.水灾主要分布在北方C.西北地区水旱灾害较少D.水旱灾害都分布在东部【答案】15.A16.C【解析】考查自然灾害的类型,我国水旱灾害空间分布。【15题详解】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进退规律规律反常,冬夏季风强弱反常,会导致降水波动大和热量条件的不稳定,从而带来旱涝灾害,故旱涝灾害按成因划分属于气象灾害。根据我国气象灾害的类型可知,我国常见的气象灾害有洪涝、干旱、台风和寒潮等。A正确。故选A。【16题详解】读图可知,我国水旱灾害空间分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