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模块一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一讲 自然资源与人类 自然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讲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一、全球气候变化1.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变化及人类活动等。2.不同时期的气候变化(3)仪器观测时期:二、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未来变化幅度1.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2.未来的预测至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将升高1.4~5.8_℃,约是20世纪升温幅度的2~10倍。三、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2.可能导致干旱、暴雨、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3.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4.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名师注解]【注】正确理解气候变化(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都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如人类出现前的地质时期,气候也在冷暖干湿相互交替。(2)气候变化不等于全球变暖。全球变暖只是近一二百年的气温升高现象。(3)气候变化不是百害无一利的。如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产量增加。2【联】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1)优化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2)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大力开发清洁能源。(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能源利用率。(4)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5)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3考点全球气候变暖1.升温原理2.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3.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2)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4(4)对农业的影响(5)对工业的影响(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4.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5[典题精研][典例](2016·全国卷Ⅲ)青藏高原东部及其周边山峰分别经历了1次冰期(末次冰期)、2次冰期和3次冰期,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按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排列,依次是()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山现在()A.日照更长B.气温更高C.植被更密D.海拔更低[解析]第(1)题,材料中提示经历1次冰期即只经历末次冰期,说明只经历1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晚的,经历3次冰期的山峰是最早的,经历2次冰期的山峰的时间介于两者之间。结合图可知果洛山经历3次冰期,因此最早,太白山只经历1次冰期(末次冰期),因此最晚,雪宝顶经历了2次冰期,时间上介于其他两座山之间,因此B项正确。第(2)题,气温越高,越不利于冰川的发育,因而气温高是无现代冰川发育的原因,B项正确;点苍山与末次冰期分布的最低纬度相差不大,因而日照时数差异不大,A项排除;植被分布与有无冰川发育无关,C项排除;海拔在图中无法体现出来,D项排除。[答案](1)B(2)B[考题变式](变题型)1.图中果洛山经历了________次冰期,说明在第________次冰期前就已经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雪宝顶经历了末次和倒数第二次冰期,说明在第________次冰期和第________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太白山只经历了末次冰期第________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62.由于冰期是地球上的寒冷期,气温低,而近百年来全球气候________的趋势使得点苍山不易发育现代冰川。答案:1.三二一二三2.变暖[集训冲关]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比现代寒冷B.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受人类污染严重D.降水比现代丰富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解析:1.B2.C第1题,读图可知,13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故气候比现代温暖,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第2题,从图中可知,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高。(2019·南昌统考)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3.“北极放大效应”现象的形成机制是()A.受高气压带控制,晴朗天气多B.极昼时间长,海水热量收入多C.海冰消融,海面的反射率下降D.周边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剧增4.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下列北极地区的现象中,首现日期推迟的是()7A.苔原植物的花期B.北极鸭的北迁日期C.入海河流的汛期D.沿海港口的封冻期解析:3.C4.D第3题,由于全球变暖,气温升高,海冰融化,海面反射率下降,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升温加速,故选C。第4题,受“北极放大效应”影响,气温升高,苔原植物花期提前,北极鸭北迁日期提前,入海河流汛期提前,沿海港口封冻期推迟,故选D。(2017·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5.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中所示信息相符的是()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m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解析:选B读图可知,近十几年来,年平均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呈波动变化的趋势,说明海洋表面增温趋缓,但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选项A错误;近十几年来,年平均陆面温度和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呈波动变化的趋势,说明地球表面增温趋缓,但海平面仍在以一定速度上升,选项B正确;近十几年来,并没有集中发生火山喷发事件,且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选项C错误;近十几年来,800m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但海平面的上升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选项D错误。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在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如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86.下列与全球变暖原因无关的是()A.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大B.全球森林被大面积破坏C.全球人口数量不断增加D.极地冰川融化7.下列关于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有()①提高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②大力倡导使用天然气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能低的产业④直接回收温室气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6.D7.B第6题,全球变暖主要是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得能源的消耗量大增,导致矿物燃料使用量大,最终导致CO2排放增多,加上全球植被破坏严重,使得CO2的吸收减少。极地冰川融化是全球变暖导致的结果,不是原因,选D。第7题,控制CO2排放量可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天然气使用时也会排放CO2,②错。直接回收温室气体难度太大,技术上还不能解决,④错。选B。[课时跟踪检测]一、选择题读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示意图,完成1~2题。91.下列地区中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显著的是()A.青藏高原B.南海诸岛C.华北平原D.横断山脉2.能够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举措是()A.计划生育B.提升城市化水平C.节约水源D.开发新能源解析:1.B2.D第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海平面上升,故四个选项中南海诸岛受到的影响最显著。第2题,开发新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有效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积极推动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引领各国共同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赢得了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下图为地质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及降水特点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3.下列有关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生代以干旱为主B.第四纪冰川面积比现在小C.寒冷期偏长,温暖期偏短D.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4.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全球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但是水资源分布不变B.热量条件改善,全球生物多样性增加C.全球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增多D.极端天气减少,流行疫病减少10解析:3.D4.C第3题,图中显示新生代全球气候以湿润为主,A错;第四纪气候较寒冷,属于大冰期,冰川覆盖面积应该比现在大,B错;整个地质时期,寒冷期偏短,温暖期偏长,C错;整个古生代全球气候以温暖为主,D正确。第4题,当前全球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上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热浪、大暴雨等。(2019·绵阳诊断)时隔四十年,我国各领域的科学家于2017年开展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2018年9月5日的首期成果报告会指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速度在加快,冰川、冻土、湖泊、植被等都对此作出了回应,“亚洲水塔”正在失衡。据此完成5~6题。5.科考发现,与青藏高原变暖变湿同步出现的现象是()A.冰川更加发育B.咸水湖逐渐萎缩C.藏北高原变绿D.森林分布上限下移6.对青藏高原的综合考察能够预警全球()A.洋流流向变化B.气候变化C.大气质量变化D.地震活动解析:5.C6.B第5题,青藏高原变暖,气温升高,会使冰川融化,面积减小,A选项错误;青藏高原上的咸水湖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咸水湖的补给量大大增加,咸水湖面积增大,B选项错误;青藏高原变暖变湿有利于植被生长,会使藏北高原变绿,C选项正确;青藏高原变暖变湿,森林分布的上限会上移,D选项错误。第6题,全球气候变暖会使青藏高原咸水湖面积增大、藏北高原变绿等现象出现,所以对青藏高原的综合考察能够对全球气候变化起到预警作用,B选项正确。(2019·石家庄模拟)全球气候变化对农牧业、生态系统、水资源及海岸带社会经济的影响最为严重,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社会和科学界的高度重视,成为了广泛关注的问题。如图示意1956~2006年河北省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变化趋势。读图回答7~8题。117.引起1956~2006年河北省气温和降水变化的因素有()①全球气候变暖②季风气候的特点③农业过度开垦④产业结构变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8.河北省气温和降水的变化有可能产生的影响有()①农牧业减产②极端天气多发③水资源短缺④地下水水位上涨⑤海岸带侵蚀加强⑥病虫害减少A.①②③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⑤⑥D.①②④⑥解析:7.B8.A第7题,据图分析可得:河北省1956~2006年平均气温总体上升,降水总体减少。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全球气候变暖、不合理的农业活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该趋势的发展。但这与季风气候特点无关。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B。第8题,河北省气温上升、降水减少会使得农牧业减产;极端天气多发;蒸发加剧,水资源相对短缺;海岸带受海浪侵蚀加剧,①②③⑤正确。同时,地下水水位下降;暖冬会使得害虫可以过冬,从而使得来年的病虫害多发,④⑥错。综上所述,正确答案为A。植物对气候的反应最为敏感,孢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因其体积小、质量轻、产量大、易保存等特点,成为了解古气候的重要媒介。如图为距今240万年以来华北地区某地地层四类植物孢粉带图谱。据此完成9~11题。129.在孢粉带Ⅰ中发现大量松属类花粉,则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A.常绿阔叶林—硬叶阔叶林B.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C.针阔混交林—草原D.落叶阔叶林10.图中能够反映该地区气候寒冷干旱的是()A.孢粉带ⅠB.孢粉带ⅡC.孢粉带ⅢD.孢粉带Ⅳ11.在孢粉带Ⅲb中发现了大量的现仅存于高海拔山地的云杉(乔木)花粉,说明孢粉带Ⅲb时期该地区气候()A.温暖干旱B.温暖湿润C.寒冷干旱D.寒冷湿润解析:9.C10.B11.D第9题,读图可知,孢粉带Ⅰ时期该地区以草本植物和乔木植物花粉为主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