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二 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 课时1 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阶段二古代中华文明的形成——秦汉课时1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考纲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始皇*。(2)皇帝制度。(3)三公九卿制与郡县制。汉的政治制度(1)郡国并行制。(2)中外朝制度。(3)刺史制度。(4)察举制。秦汉时期的经济(1)秦汉的农耕技术。(2)秦汉手工业的发展与“丝绸之路”。(3)秦汉的商业发展。素养解读时空观念汉承秦制,略有创新,注意从时空角度认识汉代对秦皇帝制度、中央机构及郡县制的继承;从时空角度认识秦汉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历史解释秦汉政治制度反映了封建王朝政治统治的特点,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促进了汉代社会发展进步。史料实证运用考古发掘的壁画、墓葬文物、文史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秦汉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秦汉政治统治、国家统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客观评价汉武帝时期的强盛局面。-2-考点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六王毕,四海一”(1)统一六国①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②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2)拓展疆域①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②岭南:平定岭南并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③“西南夷”: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3)影响: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2.海内为郡县(1)实施①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地方行政区划。②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2)内容①“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②“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3)特点①是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②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官僚政治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从战国末期到秦朝,伴随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官僚政治逐步确立,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特点。3.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①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②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2)三公九卿①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②九卿:是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③议政: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考点二皇权与相权之争1.秦朝“法令出一”-3-(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2)特点①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②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③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原则。(3)弊端:君主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2.西汉对相权的调整(1)原因①防范宰相擅权。②加强统治,提高行政效率。③弥补政事繁多而宰相才干不足的缺陷。(2)措施①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打击相权。②组成“中朝”参与决策,削减“外朝”权力。外戚干政外戚亦称外家,指封建社会中的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指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外戚干政现象是君主专制下皇权专制的结果,往往会造成政治黑暗或朝廷内部矛盾争斗。考点三秦汉时期的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1.监察制度(1)秦朝: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机构,分别是御史大夫和监御史。(2)西汉①中央:主要由御史大夫属下的官员承担。②地方: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2.选官制度(1)世官制: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2)察举制①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②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③评价:从考选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性特征。“汉承秦制”“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考点四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4-(1)农耕技术①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增,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②东汉时期使用耦犁和一牛挽犁。(2)水利工程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②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2.手工业(1)经营形态①家庭手工业:手工业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产品大部分自用,少量进入流通领域。②田庄手工业:随着土地的集中,汉代出现田庄手工业,生产生活自给自足。③官营手工业:从汉武帝起,政府垄断煮盐、冶铁等行业。(2)主要成就①纺织业:汉代花色品种多样,丝织品远销地中海地区,中国被称为“丝国”。②冶铁业:汉代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时期,杜诗发明用水力作为动力的鼓风装置——水排。3.商业发展(1)表现①汉代商人成为社会交往活动中最为活跃的人群之一。②以繁荣的“市”为重要标志的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已经形成。③对外贸易发展,形成中外贸易的通道——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2)政府管理①管理机构: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②商业政策: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盐铁官营制度,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史料史论]秦政治制度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影响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核心论点:秦朝的统一和制度创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传承,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史家观点]汉代“斑马式”的地方管理体制(郡国并行制)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核心观点:(1)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了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统治;汉武帝实行“推-5-恩令”,解决了王国分裂叛乱问题。(2)汉初对地方管理实行郡国并行制,体现了汉代统治者因地制宜,分而治之的治国策略。[微点拓展]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史料观点]土地制度的演变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核心观点:(1)商鞅变法,井田制被封建土地私有制取代,封建土地私有制成为主要的土地制度。(2)封建土地私有制,导致了土地兼并现象的严重,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成为封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教材补遗]汉代田庄经济田庄是汉代社会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人身强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经济实体。[史论观点]田庄经济的性质和地位(1)一种观点认为,汉代田庄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单位,很少与外界有商品往来,即使有商业活动,也是在田庄内部进行,即“闭门成市”。(2)一种观点认为,汉代田庄不是一个封闭式的经济状态,而是“一个基本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经济单位”,“剩余产品也进入商品流通之中”,汉代田庄“在汉代商品经济的运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田庄既是商品市场的重要供应者,又是商品经济的重要经营者”,促进了汉代商业的发展。[史料史论]汉代的官营手工业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核心观点:(1)史料反映了汉代官府丝织业的兴盛,侧面说明了汉代官营手工业非常发达。(2)汉代官营手工业发展,丝织品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产品,推动了对外贸易兴盛。-6-探究1秦汉政治文明传承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1】(2016·课标全国Ⅲ,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答案B点评本题借助原始史学材料,考查汉承秦制政治文明的传承,注意考查解读信息获取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了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学科素养。审题解答题眼是理解汉承秦制的具体表现及特点,认识使汉初政权得以平稳过渡的原因。解题解读题干“……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信息可知,主要说明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故选B项。材料中的“文书”为国家档案文献,而非儒家典籍,A项错误;据“文书之力也”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C项错误;“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在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史论链接』角度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它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是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谁也不能独揽大权,这保证了国家权力最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加强了中央集权。(4)秦朝建立的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角度2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演变的文明传承(1)从秦朝确立起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秦中央“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地方推行郡县制,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世袭,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形成典型的封建官僚政治,反映了政治文明的进步。(2)汉承秦制,略有损益。汉代通过中央“中外朝”制度限制相权;地方通过“推恩令”逐步解决王国威胁中央集权问题;设置地方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督;采取察举制选拔官吏,-7-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角度3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历史作用(1)政治: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有利于抵御游牧民族的掠夺,维护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免遭游牧民族的侵扰。(2)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同时,中央集权制有利于国家调动全国的人力、物力兴修大型工程。『即时体验』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史学家唐德刚认为:“自公元前4世纪商鞅变法起至汉武帝和昭帝之间,古代中国实现了从‘封建’到‘帝制’的转变。”这一转变是()A.从家族政治到家国政治B.从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C.从世俗政治到神权政治D.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封建”指分封制,“帝制”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是家国一体,故A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现了以地主阶层为主的集体统治,故B项错误;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均属于世俗统治,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分封制属于贵族政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属于官僚政治,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辽宁大连调研)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侍卫、常侍、尚书等,参与军国大事的谋议,这往往为后世君主所效仿。这主要体现了()A.汉代中央内部争斗激烈B.加强君权统治为后代所沿用C.君权与相权间矛盾尖锐D.历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