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联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0月月考联考试题(含解析)1.1929年冬天,考古学家开始在北京西南角的周口店挖掘,发现了距今(2019年)60万年前的一些完整的猿人头盖骨,即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你认为该头盖骨可能经历过A.从事农业种植B.定居生活C.学会用火D.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在发现北京人头盖骨的同时,不久发现北京人用火的遗迹,说明北京人学会了使用火,C正确;北京人尚未学会农业种植,A错误;定居生活是半坡人才有的生活本领,B错误;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属于新时期时代才有的生产技术,D错误。2.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仙人洞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是二里头遗址,C项正确;姜寨遗址距今六千多年,A项不符合题意;仙人洞遗址距今八千多年,B项不符合题意;殷墟遗址距今3000多年,并且已经确定为商代文化遗存,D项错误。3.通过甲骨文我们可知关于晚商描述的三个范畴:核心的有商、殷地区,即商的中心区,其次为土,有东土、西土、南土、北土,是指商的附属政权。周边为方,或四方是指疆域之外非商政体,由此可知商朝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王权制B.内外服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核心的有商、殷地区,即商的中心区”属于内服区域,“周边为方,或四方是指疆域之外非商政体”属于外服管理地区,显然材料中论述的是商朝的内外服制度,B正确;王权制是国王和臣民的关系,A错误;分封制体现出一种等级制度的特点,C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血缘关系的等级制度,D错误。【点睛】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域分为内服和外服,分别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和组织方式。内服指由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大体位于以今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外服指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即当时四周数量众多的方国和部落。4.大克鼎是西周晚期名叫克的贵族为祭祀祖父而铸造的鼎,鼎腹内壁铸有290字铭文,你认为大克鼎上的铭文内容可能包括①记录克先祖的功绩②周王分封克大量土地和奴隶③强调克对周王承担的义务④记录牛耕铁器遍布井田的盛况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鼎是一种权力的象征,西周晚期的鼎主要记录克依凭先祖功绩,受到周王的策命和大量土地和奴隶,此时期实行的是分封制,还可能记载克对周王承担的义务,①②③正确;井田是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形式,牛耕铁器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不可能遍布井田,④错误,选择B正确;A、C和D项错误。5.西周时期,天下有道,征伐礼乐自天子出,春秋时期,天下无道,征伐礼乐自诸侯出,而到了战国时,则是征伐礼乐自卿大夫出,这反映出A.宗法制的逐步瓦解B.自天子至诸侯势力衰微C.君主专制制度奔溃D.五霸七雄的局面形成【答案】A【解析】【详解】礼乐制度是配合分封制实行的制度,西周初期天子、诸侯和卿大夫对于礼乐制度都有不同的规定。“征伐礼乐自诸侯出”“征伐礼乐自卿大夫出”说明维系分封制的宗法制度逐渐走向瓦解,A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自天子至诸侯势力衰微,B错误;秦朝统一后才实行君主专制制度,C错误;五霸七雄的局面形成是春秋战国时期,材料不是单纯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征伐问题,D错误。6.以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相关制度信息有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世官制④宗法制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D【解析】禅让制于夏启时期就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周代不可能实行禅让制,所以①不选。故选D。【考点定位】必修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7.春秋战国时期,贵族占有土地的井田制己经崩溃,代之而起的是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私有土地在这一时期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井田中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土地B.各国统治者变法措施的提倡C.铁器牛耕的出现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D.地主、农民的强烈需求【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出现,促使生产力大大提高,井田制之外的私田逐渐开始兴盛,土地私有制逐渐取代井田制,C正确;“井田中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使用者的土地”属于现象,不是导致材料中现象的根本原因,A错误;各国统治者变法措施的提倡属于政治因素,不是根本原因,B错误;此时是奴隶社会正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并不是地主、农民的强烈需求才导致材料中现象的出现,D错误。8.某学生为了记忆方便,称我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思想家为: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这位思想家应该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韩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思想上“矛盾”,政治上“无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老子的思想主张,思想上有辩证法的特点,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因此选C。AB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知识,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老子思想9.如图为古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碑刻,细看可以看出魁星的鼻子、嘴、身体肋骨和左腿及举起的左手、拿墨的右手、身体及右手共同组成“正心修身、克己复礼”八个字,碑帖符合下列谁的思想?A.孔子B.韩非子C.董仲舒D.荀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孔子提出仁和礼的思想,其中“仁”的含义之一是“克己复礼”,故A项正确;韩非子属于法家思想者,主张依法治国和中央集权,B错误;董仲舒是西汉时期儒学家,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等思想,C错误;荀子主张“仁义”“王道”“君舟民水”等思想,D错误。10.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前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一腔热血救助苦难;有的刻薄严苛,一双冷眼直面惨淡人生;有的带着逍遥的魂儿,嘻嘻哈哈穷开心,这些思想家的思想分别是指哪家流派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儒家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墨家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法家主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道家主张崇尚自然,逍遥的思想,故B项正确;A、C和D与材料中的思想家主张顺序不符合,排除。11.战国时期,变法运动成为一股潮流,各国通过变法,最直接的是为了实现A.废除旧贵族的特权B.提高新型地主的地位C.推进土地私有化D.实现富国强兵【答案】D【解析】【详解】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诸侯争霸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社会特征,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获胜,纷纷变法,争取实现富国强兵,D正确;废除旧贵族的特权是变法的内容,不是直接目的,A错误;提高新兴地主的地位显然不是变法的直接目的,B错误;推进土地私有化是变法的经济措施,不是直接目的,C错误。12.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完成大一统,这是在A.公元前3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2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可知秦灭六国统一的时间为公元前221年,,即公元前3世纪晚期,公元前和公元后纪年的说法有所差别,公元前纪年离我们越近,即为一个世纪的早期,比如公元前3世纪为公元前299年到公元前200年,则公元前221年为公元前3世纪晚期,公元3世纪为公元200年到公元299年,则公元221年为公元3世纪早期,故D项正确。【点晴】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解题的基本思路一般为:百位数加一,就是多少世纪,公元后的若十位数较小,就是前期,反之就是后期。但公元钱恰好相反。13.毛泽东评价秦朝为“百代犹效秦政法”,历朝历代效仿的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是A.三公九卿制B.郡县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D.分封制【答案】C【解析】【详解】秦朝统一后,嬴政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代的封建统治者所沿用,C正确;三公九卿制是秦朝的中央中枢制度,郡县制是秦朝地方推行的制度,都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A和B项错误;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地方制度,秦朝废除的制度,D错误。14.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统一文字B.秦朝统一货币C.秦朝疆域辽阔D.秦朝统一度量衡【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可知,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背景下能够交流,并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的最主要原因是秦朝统一文字,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故A选项正确;秦朝统一货币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的交流,与文化的融合没有直接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统一文字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与秦朝疆域辽阔没有直接的关系,故C选项错误;秦朝统一度量衡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交流,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15.《史记》记载当秦朝丞相劝谏秦始皇继承分封制时,李斯认为“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口,……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你认为□□中应当补充A.分封B.宗法C.皇帝D.郡县【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讨论的是实行分封制还是郡县制的问题,李斯认为实行分封制导致西周的灭亡,因此建议实行郡县制,D正确;分封制是李斯反对的制度,A错误;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制度,B错误;材料中论述的是管理地方的制度,不是皇帝制度,C错误。16.西汉初年,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七日之久,随后匈奴甚至致信吕后要其嫁给匈奴,行政风格强硬的吕后不得不采取隐忍措施,而汉武帝却主动对匈奴采取进攻,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武帝时期匈奴势力衰弱B.汉武帝个性更加强硬C.汉朝的忍耐不起作用D.汉朝国力日渐强盛【答案】D【解析】【详解】西汉初期由于国力较弱,对于匈奴采取和亲措施,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对于匈奴采取进攻措施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获得全胜,D正确;汉武帝时期匈奴势力并没有衰弱,A错误;汉武帝个性更加强硬不是主动对匈奴采取进攻的主要原因,B错误;汉朝的忍耐不起作用不是导致汉武帝时期进攻匈奴的主要原因,C错误。17.汉初奉行黄老之学,经济得以恢复,但问题同样存在,包括①诸侯王势力坐大②商贾势力膨胀③匈奴扰边④社会矛盾加剧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西汉初期由于秦末农民战争的破坏,经济凋敝,西汉初期采取黄老思想治国,经济得以复苏,但是由于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诸侯势力坐大,商贾势力不断膨胀,再加上北方匈奴不断进攻,导致众多威胁西汉政权问题的存在,①②③符合题意;西汉初期实行黄老治国思想以及实行休养生息的措施,社会矛盾得以缓和,④错误,选择C正确;A、B和D错误。18.司马迁认为统治者管理经济,最好的办法是顺应经济发展,其次是以利益来引导,再其次以道德教会,在其次是制定规章来约束,最下策是与民争利。下列选项中,属于司马迁认为是最下策的是A.奖励耕织B.统一货币C.与民休息D.盐铁专卖【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最下策是与民争利”。西汉实行盐铁专卖显然是不想让百姓获取商业利益,显然是与民争利的举措,D正确;奖励耕织、统一货币和与民休息都是顺应经济发展的举措,不符合题意,A、B和C排除。19.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开始于A.孔子提出的儒家思想B.秦始皇焚书坑儒C.汉武帝独尊儒术D.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汉武帝时期,采纳董仲舒的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重用儒生,表彰六经。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思想,C正确;孔子提出儒家思想是春秋时期,A错误;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对儒学的打击,B错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时期儒家思想不占主流地位,D错误。20.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史称“酬金夺爵”。汉武帝实行酎金夺爵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