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一章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第二课时 区域不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业达标每一个区域都有特定的地理环境,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读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图,完成1~2题。1.在区域开发早期,制约该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河网密布B.雨热同期C.土质黏重D.红壤广布2.该地区密集的河网对区域工业化阶段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提供工业原料B.提供生活水源C.提供便利的交通运输D.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解析:第1题,在区域开发早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河网密布、土质黏重、红壤广布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雨热同期是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第2题,河网密布能为工业发展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答案:1.B2.C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3~4题。3.有关图中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2-①图中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从Ⅲ阶段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从I阶段到Ⅲ阶段,林地减少,耕地增加,因此该地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使得河流丰水期(夏季)流量增大,枯水期(冬季)流量减小;该地区出现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城市规模扩大,城镇数目增加,说明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第4题,从Ⅲ阶段到Ⅳ阶段,小城镇发展成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发展成为大城市,城市对花卉和绿化树的需求量增大,在大中城市附近出现了花卉和绿化树苗基地,说明了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答案:3.C4.D2013年7月,美国“汽车城”底特律正式申请破产保护。结合下图,完成5~7题。5.早期有利于底特律经济发展的条件是()A.人口众多,劳动力丰富B.水陆交通便利C.开发历史悠久D.石油资源丰富6.近年来,底特律人口大量外迁,人口急剧减少,其主要原因不包括()A.区域竞争力下降B.传统工业区的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增长过快,环境人口容量小D.传统产业衰退7.我国下列城市所处的区域发展阶段与底特律相似的是()A.杭州市B.济南市C.黄山市D.大同市解析:第5题,底特律开发较晚,早期劳动力并不丰富,石油资源也不丰富,但是其位-3-于五大湖沿岸,水陆交通便利。第6题,底特律人口外迁的原因在于传统产业衰退、环境恶化、区域竞争力下降;与环境人口容量无关。第7题,人口外迁、环境恶化、经济衰退说明底特律处于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大同市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发展也处于转型阶段。答案:5.B6.C7.D8.阅读下列我国两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1)试比较图1、图2所示区域的自然特征。项目图1图2地形________以平原、丘陵为主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________河流河流少,水量小________矿产资源丰富,以________为主较少(2)与图1所示区域相比,图2所示区域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3)图1中甲地附近多风蚀地貌,该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层后再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解析:(1)新疆地形呈现“三山夹两盆”的特点,故地形是以山地和盆地为主:结合图-4-例可判断新疆的资源以石油和天然气(即能源资源)为主。读图2可以看出,安徽省位于淮河的南北两侧,据此可以推断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安徽河流较多,结合气候特点中的降水较多可以推断河流径流量大。(2)比较农业生产的条件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劳动力、种植经验等多方面来分析;安徽纬度较低,位于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地处平原和低缓丘陵地区,耕地面积广;河流众多,水源充足;种植粮食历史悠久,经验丰富。(3)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层后种植西瓜产量高的原因,要根据当地气候特征,从水、肥和昼夜温差等多方面分析。答案:(1)项目图1图2地形以盆地、山地为主气候类型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河网密集,水量大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2)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农作物复种指数高;河流众多,水源充足;劳动力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精耕细作。(3)当地气候干旱、多风沙,蒸发旺盛;覆盖砾石层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白天增温快,夜晚冷却快,增大了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积累;减少风对土壤的侵蚀。能力提升下图为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土地、劳动力、资本和科技进步。下列判断合理的是()①甲—土地②乙—劳动力③丙—资本④丁—科技进步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2.关于图示社会发展阶段中描述正确的是()①原始文明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与影响较小②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取决于土地区位和用途③工业文明阶段主导经济增长的要素是科技进步④环境文明阶段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解析:第1题,劳动力在原始文明社会影响最大,甲对应的是劳动力;农业文明时期,土地的质量和数量都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乙对应土地。第2题,由图可知,农业文明阶段土地质量取决于土地和劳动力,工业文明经济增长各阶段的主导因素是不断变化的,主导因素由资本慢慢转化为知识和技术。答案:1.D2.C3.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其发展水平处在初期阶段的是()解析: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内城镇很少,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对比四幅图,城镇最少、结构最简单的是C图。答案:C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据图,完成4~5题。4.有关该区域20世纪80年代初聚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5.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C.旅游业的兴起D.再城市化明显解析:第4题,20世纪80年代初该区域聚落分布的主要特点是沿河流、交通线分布;图示区域为我国江南丘陵地区:聚落间联系不便,河流成为阻碍联系的主要因素。第5题,该区域20年来交通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得到开发;温泉的开发,使旅游业得以兴起:-6-出现乡村城市化;还没到再城市化阶段。答案:4.D5.D6.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说最可能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生了哪些变化?(3)从阶段一到阶段二,该地区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保护环境?解析:第(1)问,阶段二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农业由水稻种植业向城郊农业转变;其原因为市场需求扩大及交通运输的发展、城郊农业利润更高等。第(2)问,工业结构和工业布局的变化可结合图例读出。第(3)问,可以从图中判断出该地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等。答案:(1)变化:由水稻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城郊农业为主。原因:甲地变成了城市近郊,城市的市场需求起主要作用;生产蔬菜、花卉等农作物的利润更高;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运输更为便捷。(2)工业结构:传统工业数量减少,出现新兴电子工业。工业布局:传统工业向东北方向的河流下游地区迁移、集中,电子工业在西部高校密集区聚集。(3)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和绿化带,优化了产业结构,减少对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功能区合理调整。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