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林虑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3月线上考试试题一、单选题1.1928年,温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采用胚芽鞘尖端是通过分析前人的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某种化学物质B、实验结果可用于解释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是因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C、为了排除琼脂本身的影响,还应设置在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的对照组D、步骤T时,若在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相同时间后其α角将比未光照组大答案D解析在温特实验之前,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这些实验初步证明了顶尖产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的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即A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A项;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布不均造成,温特将这种物质命名为生长素,即B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B项;为了排除琼脂自身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实验中应用空白琼脂作为空白对照,即C项表述正确,故不选择C项;步骤T时,胚芽鞘的生长素的来源为放在胚芽鞘左侧的琼脂上,此时在胚芽鞘右侧进行光照,由于琼脂不具有感光性,所以生长素仍集中在左侧,即对生长素的分布产生的影响不大,因此相同时间后其α角将与未光照组基本一致,即D项表述错误,故选择D项。2.在植物茎的向光性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B、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促进背光侧的生长素合成增多D、促进生长素在茎尖的横向运输答案D解析植物之所以能显示出向光性,是因为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可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使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样背光一侧的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得快,结果导致植物弯向光源生长。故选:D。3.琼脂块a、b经图甲处理后,进行乙图操作,则图乙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A、直立生长B、不生长C、弯向a侧生长D、弯向b侧生长答案C解析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生长素浓度ba,因此图乙中胚芽鞘的生长方向是弯向a侧生长,C正确。4.如图表示丹麦科学家鲍森·詹森进行的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化学物质能够透过明胶却不能透过云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两组实验均需要单侧光照射B、自变量是苗顶端与其下部联系是否被阻断C、本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由苗顶端向下传递D、若要使实验更严谨,则需再设计空白对照答案C解析本实验证明,的确有一种化学物质由苗尖端向下传递,但并未证明该物质是生长素。该实验无法排除明胶和云母片对实验的干扰,所以若要使实验更严谨,需再设计空白对照。故选:C。5.如图是胰岛素改善脑神经元生理功能的调节机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InR激活可以抑制神经元死亡B、InR激活可导致细胞持续兴奋C、InR激活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可加强细胞对Ca2+吸收D、葡萄糖转运蛋白失活可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答案B解析题图中显示,当胰岛素与InR结合后,可抑制或降低炎症因子的作用,从而防止神经元变性、坏死,即InR激活可抑制神经元死亡,A项正确;题图中显示,InR激活可以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引起钙离子内流,但不能确定钙离子内流是否会导致细胞持续兴奋,B项错误、C项正确;葡萄糖转运蛋白会促进细胞外液中的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如果葡萄糖转运蛋白失活,则细胞外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增大,从而促进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即可引起血液中胰岛素浓度升高,D项正确。6.图甲为研究神经细胞膜电位变化的实验装置,图乙和图丙为电位变化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电表Ⅰ和Ⅱ均发生一次指针偏转,且方向相同B、①→②电位变化对应于P→Q兴奋传导过程C、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Na+浓度可能高于膜外D、电表Ⅱ记录到的电位变化波形与图丙基本相同答案A解析A、甲图中,兴奋传递的方向是从右向左,故电表Ⅰ会发生一次向左的偏转,电表Ⅱ也只能发生一次向左的偏转,A正确;B、①→②电位变化可以对应于Q点兴奋的过程,B错误;C、电表Ⅰ记录到②处电位值时,Q处膜内Na+浓度仍小于膜外,C错误:D、由于电表Ⅱ只有左边一极能产生兴奋,图丙表示两极先后兴奋,故电表Ⅱ与图丙不符,D错误。故选A。7.质子泵是一种逆浓度梯度转运氢离子通过膜的膜整合糖蛋白,它利用催化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驱动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和K+从胃腔进入胃壁细胞,K+又可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胃腔酸碱度属于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之一B、质子泵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C、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的方式为主动运输D、K+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与神经元产生静息电位的机理相同答案A解析胃腔是外界环境,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质子泵能催化ATP的水解,因此具有ATP水解酶的功能,B正确;H+从胃壁细胞进入胃腔,需消耗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其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正确;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细胞膜对K+有通透性,K+外流,属于协助扩散,而K+经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入胃腔也属于协助扩散,D正确。8.下表中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和作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选项内分泌腺激素名称激素作用A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B肾上腺肾上腺素升高血糖浓度C下丘脑抗利尿激素使尿量增加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A、AB、BC、CD、D答案C解析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可升高血糖浓度;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使尿量减少;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能增强机体代谢。9.如图是描述某种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抑制葡萄糖的氧化分解B、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分别代表传出神经和效应器C、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c可分别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增加和产生渴觉D、若A代表人体吞噬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B细胞及T细胞的形成答案D解析若A代表人体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a代表低血糖,则b可代表促进肝糖原分解,c可代表促进非糖物质的转化成葡萄糖,A错误;若A代表脊髓,a代表传入神经,则b、c均代表传出神经,B错误;若A为调节中枢,a为渗透压升高,则b代表抗利尿激素的增加,水平衡的调节中枢是下丘脑,而产生渴觉的是大脑皮层,故c不能代表产生渴觉,C错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可分化成浆细胞及记忆细胞,D正确。10.为研究生长激素和胰岛素作用的相关性,科学家用小鼠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小鼠切除腺体前后可做自身对照B、切除垂体及胰腺的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C、由结果可知,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控制小鼠发育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实验中所用激素的量要严格控制,采用注射法而不是饲喂法和激素成分有关答案C解析该实验有对照实验,切除胰腺及垂体前即为对照,没必要再做空白对照,A项正确;切除胰腺及垂体后,机体自身不分泌胰岛素和生长激素,可保证因变量变化是外源激素引起的,B项正确;该实验结果只能说明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在体重的维持方面起协同作用,C项错误;激素在体内属于微量化合物,具有高效性,用量要严格控制又因为两种激素都是蛋白质,故不能饲喂,D项正确。11.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B、HIV侵入人体后,宿主的T细胞数量将持续减少C、激素分子通过体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或靶器官D、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排尿反射不能完成答案A解析无12.下列关于人在剧烈运动时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A、大量失钠,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细胞内液B、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C、胰高血糖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分解D、血液中O2含量下降,刺激了呼吸中枢促进呼吸运动答案A解析钾离子主要在细胞内,主要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钠离子主要在细胞外,主要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大量失Na+,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大于对细胞内液的影响,A正确;乳酸为酸性物质,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一段时间内血浆由弱碱性变为弱酸性。但由于血浆中有缓冲物质的存在,所以血浆pH仍为弱碱性,B错误;剧烈运动时会消耗大量能量,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量上升,促进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但肌糖元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C错误;血液中O2含量下降,导致部分肌肉细胞因缺氧而进行无氧呼吸,但多数细胞仍进行有氧呼吸,D错误。13.关于内环境稳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并产生渴觉B、正常情况下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相等C、血液中CO2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D、毛细血管处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相互转化的量总是平衡的答案C解析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能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而产生渴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A错误;正常情况下生成的组织液中氧气含量大于回流的,B错误;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的有效生理刺激。当吸入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混合气时,会使肺泡的二氧化碳量升高,动脉血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也随之升高,这样就形成了对呼吸中枢的有效刺激,呼吸中枢的活动就加强,呼吸加深加快,肺的通气量也增大,从而加快对二氧化碳的清除。此过程中既有化学物质CO2的参与,又有神经中枢(呼吸中枢)的参与,因此血液中增多引起呼吸频率加快,是由体液和神经共同调节的,C正确;血浆和组织液之间不断发生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需要经过淋巴回流进入血浆,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14.如图是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环境温度为25℃时,散热量较少,产热量较多,体温会上升B、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t1到t2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C、t2开始阶段,散热量增加,产热量也增加,体温会升高D、t3以后,散热量比t1时多,体温下降答案B解析当环境温度为25℃时,由于人体温度和环境温度的温差较小,散热量较少,则产热较少,使得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A错误;当环境温度从25℃下降到10℃时,从时间t1到时间t2,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温差加大,则散热量大幅度增加,故B正确;t2时间以后,皮肤毛细血管处于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则散热量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C错误;t3时间以后,散热量比多,而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使得产热量也比多,体温得以维持相对恒定,故D错误。15.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降至5℃,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A、减少、减少、增加、不变B、增加、增加、减少、降低C、增加、减少、增加、不变D、增加、增加、减少、不变答案D解析人处于寒冷环境中,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代谢旺盛,耗氧量增加,产水增加,山于汗腺分泌减少,影响水分排出,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山于体温不变,所以体内酶活性不变,D正确。16.如图为某病毒入侵后人体的免疫过程(→代表作用,―代表分化,A、B、C各代表一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除巨噬细胞外均能特异性的识别抗原B、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C、图中C细胞上的抗原–MHC复合体能识别宿主细胞D、图中A细胞产生的抗体有两个相同的抗原结合位点答案A解析浆细胞无特异性识别作用,A错误;图中B细胞可能由淋巴干细胞在骨髓分化成熟,B正确;图中C细胞是浆细胞,无识别作用,C错误;图中A细胞是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D错误。17.下列关于免疫应答的叙述正确的是()A、致敏B细胞只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B、效应B细胞表面没有相应抗原的受体C、巨噬细胞将抗原分子降解成肽,移动到细胞表面与MHC结合形成复合体D、效应B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更多记忆细胞并分泌抗体答案B解析无18.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扩大鸡的注射范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