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龙江省大庆市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第Ⅰ卷选择题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飞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1.“天宫一号”所绕转的天体属于A.恒星B.行星C.卫星D.星云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图中字母所示的某天体构成一个天体系统,该天体及其所在的天体系统分别是A.c、地月系B.d、太阳系C.c、河外星系D.b、银河系3.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的运动特征是A.自转方向都一致B.公转方向都一致C.公转轨道都为正圆形D.公转轨道面完全重合4.美国前太空人卢杰指出,足以毁灭城市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比科学家早前预期的还要高。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最可能来自于A.b和c之间B.c和d之间C.d和e之间D.e和f之间【答案】1.B2.A3.B4.C【解析】【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天宫一号”绕地球飞行。地球属于行星,故B正确,A、C、D错误。【2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天宫一号”绕地球飞行,因此“天宫一号”与地球构成天体系统,图中c为地球,地球与其卫星月球构成地月系。故A正确,B、C、D错误。-2-【3题详解】A、八大行星中,金星与其它行星自转方向相反,为逆向自转,A错误;B、图中所示信息反映了行星都按逆时针方向绕太阳公转,具有同向性特征,B正确;C、公转轨道都为近似正圆的椭圆,C错误;D、公转轨道面夹角很小,但不完全重合,D错误。故选:B。【4题详解】在太阳系中,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图中d为火星,e为木星,故C正确,A、B、D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的基础知识,属容易题。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星球,但又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星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关于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充足的水分B.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C.适宜的太阳光照和温度范围D.地球常遭小行星撞击6.中生代恐龙灭绝的事实表明A.生物灭绝与环境无关B.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C.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无任何意义7.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列叙述中与地球上“液态水存在”有密切关系的是①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②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③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④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3-【答案】5.D6.C7.D【解析】【5题详解】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基本条件分为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外部条件:相对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①太阳的稳定——提供光和热②安全的行星际空间——轨道共面同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自身条件: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常遭小行星撞击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地球常遭小行星撞击属于不安全的宇宙环境。故选D。【6题详解】A、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因此生物灭绝与环境有关,A错误;B、恐龙灭绝并不代表所有生物都消失,因此恐龙灭绝不能说明地球已不适合生命生存和发展,B错误;C、生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生存条件,因此恐龙灭绝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经历过一些不利生物生存的环境变化阶段,C正确;D、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变化,对人类意义重大,D错误。故选:C。【7题详解】地球上“液态水存在”是因为地球温度适宜。而温度适宜的原因主要有: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地球上昼夜更替的周期适中;地球上有大气层,①④正确。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使地球上由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地球处于一个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与“液态水存在”无关,排除②③。故D正确,A、B、C错误。8.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波为太阳辐射,可维持地表温度B.五带的划分反映了年太阳辐射量的时间分布规律C.太阳辐射是大气、水、生物、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D.日常生活生产所用能源如煤、石油等来自太阳辐射能【答案】D【解析】-4-【详解】太阳辐射能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聚变过程中产生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转化成释放的能量,这就是太阳辐射能,太阳辐射能到达地球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维持着地表温度;五带的划分与黄赤交角有关,反映了年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地壳运动的主要动力来自地球内部,并非来自太阳辐射。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属于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据此分析选D正确。9.与太阳活动低峰年相比,太阳活动高峰年时A.极光发生的频率低B.磁暴现象普遍存在C.太阳黑子明显偏多D.天气变化相对平稳【答案】C【解析】考查太阳活动特点。太阳活动包括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日珥等,太阳活动很强的那一年就是太阳活动高峰年,故太阳活动高峰年时太阳黑子等太阳活动得最频繁,约每11年为一个周期。故选C。据研究,当太阳、地球与月球三者相互位置关系合适时,太阳风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在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完成下列各题。10.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A.①B.②C.③D.④11.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A.长波通讯中断B.流星出现频繁C.乔木年轮变密D.高纬常现极光【答案】10.C11.D【解析】【10题详解】太阳风吹向远离太阳的方向,可将地球氧气“吹到”月球上。当月球附近带电荷的氧离子明-5-显增多时,月球所处的位置最有可能是③,C对。①太阳风由月球吹向地球,A错。②、④位置不易吹到月球上,B、D错。【11题详解】太阳风对地球带来的影响主要是高纬地区极夜时期常现极光,D对。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是耀斑暴发引起的,A错。与流星出现频繁、乔木年轮变密无关,B、C错。点睛:太阳风是太阳外部大气活动类型之一,发生在日冕层。太阳风吹向远离太阳的方向。高能带电粒子被地球磁场捕获,发生碰撞,在两极地区极夜时期,产生极光现象。耀斑暴发引发磁暴现象。12.读下图,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B.C.D.【答案】C【解析】【详解】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极点看呈现出北逆南顺的特点,据此结合选项可知选C。【点睛】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从极点看呈现出北逆南顺的特点。13.下列关于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太阳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B.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地球要多转59分C.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3分56秒D.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答案】C【解析】-6-【详解】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一个恒星日比一个太阳日地球要少转59分;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3分56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3时56分4秒。据此选C。【点睛】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其长度是是23时56分4秒。一个太阳日是24小时。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3分56秒。14.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④两点角速度相同B.②点线速度比③点快C.①点线速度比③点慢D.②、③两点地方时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故①、④两点角速度不相同;②点线速度比③点快;①点线速度比③点快;②、③两点经度不同,地方时不相同。选B。【点睛】除极点外,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北京王先生出国旅游随身携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5.王先生游览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该岛的经度可能为()A.160°W-7-B.160°EC.80°WD.40°E16.该地所在的时区为A.东十一区B.东三区C.西十一区D.西五区【答案】15.A16.C【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15题详解】当北京时间(120°E)为6时40分时,当地时间为12时,相差5小时20分,故计算当地的经度我160°W。所以选A。【16题详解】结合上题结论,西十一区以165°W为中央经线,向东西跨7.5°,故160°W位于西十一区。所以选C。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7.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关于图中内容的正确叙述是A.XY是地轴,与黄道MN垂直B.E′F是黄道,与所有纬线相交C.MN是赤道,与所有经线垂直-8-D.角FE′F′表示的是黄赤交角18.若图中角MOE̓′变大,地球五带的范围A.温带扩大B.热带变小C.热带变大D.寒带变小【答案】17.C18.C【解析】【17题详解】根据图示信息,XY是地轴,与赤道MN垂直;E′F是黄道,与所有经线相交;MN是赤道,与所有经线垂直;角FON=角MOE̓′,它们均表示的是黄赤交角,据此选C。【18题详解】若图中角MOE̓′变大,也就是黄赤交角变大,则地球五带的范围热带、寒带变大,温带变小。据此选C。19.在晨昏线上,下列地理现象正确的是()A.一定能看到日出B.昼夜等长C.时刻必然是6点或18点D.太阳高度为0°【答案】D【解析】【详解】在晨昏线上,可能看到日出或日落;只有赤道上总是昼夜等长;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刻必然是6点或18点;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选D。【点睛】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直射点上太阳高度为90°。在晨昏线上,可能看到日出或日落。20.下列关于晨昏圈与经线圈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大于0的夹角B.每天都会重合一次C.任何时候都不可能重合D.只有二分日才能重合【答案】D【解析】【详解】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此时晨昏圈与经线圈夹角为0°,除二分日外,其他时候,晨昏圈与经线圈不重合,据此分析选B。-9-【点睛】晨晨昏线为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其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二是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判断的关键是沿自转方向看,由夜到昼的为晨线,由昼到夜的则为昏线。晨线与昏线组成一个大圆平分地球。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其余时间则与经线斜交。21.一年之中,在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A.0°—23°26′N各地,昼长逐渐缩短B.0°—23°26′N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渐增C.0°—23°26′S各地,都是昼长于夜D.0°—23°26′S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渐增【答案】A【解析】【详解】一年之中,在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的过程中,0°—23°26′N各地,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缩短;0°—23°26′N各地,正午太阳高度都是先增后减;0°—23°26′S各地,先是昼长于夜,待直射点移出北半球后,北半球各地昼长小于夜长;0°—23°26′S各地,在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移至赤道时,正午太阳高度都是递增,但移至南半球后,因纬度不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不再一致。据此分析选A。【点睛】二分二至日昼夜分布规律1、春分指向夏至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2、夏至指向秋分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昼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夏至夜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3、秋分指向冬至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在缩短夜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缩短昼在加长,秋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扩大。4、冬至指向春分北半球昼短夜长。并且昼在加长夜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夜最长昼最短。北极出现极夜,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夜在加长昼在缩短,春分昼夜长短相等,冬至昼最长昼最短。南极出现极昼,并且极夜范围在缩小。-10-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原地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