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10月)试题(学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段考(10月)试题(学考)本试卷共7页,3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东部季风区,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主要原因是A.季风强弱不同B.湿润程度不同C.热量的南北差异D.海拔高低悬殊2.长江三角洲平原与松嫩平原在发展农业上的共同区位优势是①热量充足②雨热同期③地形有利于机械化④土壤肥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区域的发展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的综合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第4~5题。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有关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创新2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A.A-B-CB.B-C-AC.C-A-BD.B-A-C6.对地球形状的精确研究主要是基于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据此回答第7题。7.对2010年与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A.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C.了解城市地域结构变化D.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第8~9题。8.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车辆跟踪B.全球分配车辆C.降低能耗D.提高运营成本9.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定位技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10.2011年1月以来,洞庭湖区累计降水比历年同期偏少五六成,到5月17日洞庭湖水体面积仅为382平方公里。洞庭湖腹地昔日一望无际水域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一片辽阔的绿色草地,犹如南方的“呼伦贝尔草原”。为准确及时地监测并分析洞庭湖区水位变化,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①地理信息系统②全球定位系统③遥感技术④雷达系统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此完成11~12题。1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12.我国的沙漠化威胁主要分布在3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据此回答13~14题。13.以下植被(或植物)属于城市森林主体的是①城市广场草坪②城市湿地③功能区之间隔离林带④郊区环城绿化林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4.城市森林的环境效益有①改善城市气候,净化空气②满足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等的需求③促进房地产增值和地方经济的发展④美化环境,减弱噪音A.①③B.②④C.①②D.①④亚马孙雨林是功能强大的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但雨林生态又是非常脆弱的。据此回答15~16题。15.亚马孙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16.雨林生态脆弱的表现不包括A.雨林生物循环旺盛,土壤养分很少积累和补充B.雨林生长所需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C.雨林地区降水丰沛,淋溶作用强烈D.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丰富,植被破坏后,很快可以恢复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较为脆弱的地区。读“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范围图”,完成17~18题。17.下列措施能有效防治a地区沙尘暴的是A.加强天气预报B.改变农业生产结构C.发展耐旱农作物D.全面种草,发展畜牧业18.b地区生态环境易遭到破坏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②毁林开荒,粗放耕作③人口增长速度过快④处于西南季风区,降水多且雨季集中4A.①②B.②③④C.③④D.①④读右图,完成19~21题。19.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20.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A.河流水量更大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21.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B.土地荒漠化C水土流失D.地面沉降22.从气候特征的相似性来说,右图可以表示我国土地退化的区域是A.黄土高原地区B.华北平原地区C.西北内陆地区D.南方低山丘陵区23.为避免该区域土地的进一步退化,下列做法合理有效的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B.引水灌溉,大力发展农业生产C.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禁乱砍滥伐D.广泛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24~26题。524.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25.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C.坡面径流流速小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2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A.①B.②C.③D.④2010年12月31日,中国颁布稀土出口配额制度,世界稀土产业将形成新的格局。下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据此完成27~28题。国家储量(%)产量(%)消费量(%)中国369741美国13013日本0026其他5132027.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大C.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采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28.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②借助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回答29~30题。29.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①煤炭储量丰富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③水资源充足④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⑤水陆交通便利6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③⑤30.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A.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D.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31.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20分)(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乙,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4分)(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C.劳动力丰富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7均不得分)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10分)32.由于巴西政府盲目发展农业和畜牧业,修筑公路,过度采伐木材,导致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到大规模的破坏,面积剧减。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20分)(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2)乙图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4分)(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经上升、冷却后降到地面,降到地面的水量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则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2分)(4)虽然亚马孙河流域的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江河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为什么?(8分)2018级高二级上学期段考1地理(学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81——5:CDBBC6——10:ACDAB11——15:CACDB16——20:DBDDB21——25:BCCCD26——30:BCBAA二、综合题31、(20分)(1)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2000-2003年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4分)(2)BE(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3)ABD(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②耕地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不利因素: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10分)(有利或不利因素单独最多6分)32、(20分)(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6分)(2)A处对流雨(4分)(3)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水汽(2分)(4)森林被砍伐,涵养水源(截留雨水)的功能下降,地面径流增加;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泄洪能力下降(8分,任答四点)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