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三历史试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计48分,注意:所有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位置,否则,该大题不予得分。)1.在商代,占卜是商王日常活动的重要内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这种方式()甲骨卜辞A.减少了商王决策的盲目性B.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手段C.使王权充满了神秘色彩D.旨在调和贵族间的利益矛盾2.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罢除中书省,六部尚书归皇帝直接领导。“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3.下面是秦汉至明清水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次数及其频率一览表。据此可以推知()A.明清政府治灾防灾能力降低B.经济重心南移造成环境破坏C.明清农业生产面临严峻考验D.人地矛盾呈现不断恶化趋势4.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三纲五常B.君权神授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2-5.雅典公民大会曾依据“陶片放逐法”将民主派领袖、执政官泰米斯托克利逐出雅典。后世考古学家在对雅典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191片刻有他名字的陶片,经检测,陶片上的笔迹分属4个人。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直接民主存在弊端B.只有贵族独享民主C.废除债务奴隶制度D.公民缺乏参政热情6.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完全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7.“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以来,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西方人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落伍B.中国自然资源非常丰富C.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D.世界市场已经基本形成8.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这里的“他”应是()A.苏格拉底B.但丁C.马丁·路德D.洛克9.1742年,英国首相沃波尔因失去议会的支持而辞职;1784年,小皮特首相遭到议会下院反对时,提请国王解散下院,提前大选,获胜后仍继续任职。这反映了英国()A.国家权力核心向内阁倾斜B.国王在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C.议会成为政党角逐的中心D.责任制内阁不断发展和完善10.李鸿章在对《开平矿务局招商章程》的批示中指出:在用人上,“各厂司事人等,应于商股内选充,不得引用私人”;在财务上,“煤铁钱银出入,即派司事随时登注流水簿,每月一结,每年总结。”这一批示表明洋务运动()A.生产经营不计成本利润B.开近代中国机器生产的先河C.采用近代方式管理企业D.通过官商合股兴办军事工业11.康有为在《上清帝第五书》中说:“若诏旨一下,天下雷动,土气奋跃……如是则庶政尽举,民心知戴。”由此可见,他()-3-A.没有认识到维新变法运动复杂性B.正确认识到维新变法的群众基础C.认为变法会得到西方国家的支持D.对中国的国情有正确深刻的认识12.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据《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率每年分别约为3.8%和18.7%。这反映出“一五”计划()A.建立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B.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C.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D.经济工作存在严重保守倾向14.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国民革命思想15.周恩来说:“五大国外长和其他有关外长们坐在一起来审查和解决最迫切的亚洲问题,这还是第一次。我们的任务是复杂的。但是举行这个会议本身,就意味着经过和平协商解决国际争端的可能性的增长。”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A.推动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实现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D.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间的联系16.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A.制定公平竞争章程B.提高农产品的价格C.帮助银行恢复信用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7.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后,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具体包括:掀起私有化浪潮、控制货币供给,削减福利开支等。这些政策()A.维护了凯恩斯主义B.缓和了经济“滞胀”C.加强了“福利制度”D.壮大了“知识经济”18.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指出:“共产主义者在现阶段并不梦想实行共产主义,而是要实行历史规定的民族革命主义和民主革命主义。在现阶段,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是基本上没有-4-冲突的。”毛泽东的该主张()A.回归了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B.有利于国共两党共同抗日C.消除了国共两党的思想分歧D.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他用变形、扭曲和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造型抽象,表现了痛苦、受难和兽性,表达了多种复杂的情感。”文中的“他”是()A.达·芬奇B.莫奈C.塞尚D.毕加索20.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部法律的颁布表明,我国()A.开始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C.继续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制度21.下图所呈现出的问题是自近代以来世界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逐步形成的,从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看,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A.构建更公正的制度框架B.寻求更先进的技术支撑C.利用更广泛的资源条件D.创造更民主的政治环境22.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右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5-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B.分区占领柏林,局部热战频发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23.英国工党秘书布克斯顿曾于1920年6月访问俄国,他在关于俄国农民态度的报告中写道:“他们在土地问题上很感激苏维埃政府,但是他们十分抱怨生活必需品的缺乏,抱怨强制性捐献。他们抱怨它,咒骂它,但是,当有机会推翻它时,他们又说‘不’。”布克斯顿的描写反映()A.苏俄新政权处于崩溃的边缘B.经济政策调整已迫在眉睫C.国外武装干涉危险与日俱增D.农民与新政权间渐行渐远24.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提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从理论上揭示出()A.美国经济衰落深刻影响世界B.贸易纠纷成为世界动荡的源头C.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可逆转D.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必然性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材料一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和成熟期,书院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和教育风格等都日益完善和规范。书院注重明辨义利价值观,强调以义为本。-6-教育以社会群众为价值主体,并以社会整体利益制约个人利益。课程设置以“四书五经”作为德育课程的主体,重视学术争辩和学术交流,允许不同学派进行讲学,体现学术自由。宋元统治者都极为重视通过书院对民众进行制度性和非制度性的教化,并尽量把两者结合起来,把统治者的统治意愿转化为被统治者的自觉要求。——摘编自李强《简论宋元时期的书院教育及启示》材料二近代以来,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各阶层人民的教育观念发生了相应的转变。甲午战争失败后,维新派积极推进新式学堂的开办。维新派认为,中国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良好的教育,为了变法,必先改革教育。从京师大学堂到各省的实业学堂、南洋公学等各教学机构纷纷成立。长沙创办的时务学堂和京师大学堂设立后,把经学、理学、掌故学等列为普通学,以高等算学、格致学、农学、矿学、商学、卫生学等实学为专门学。——摘编自张海鹏等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元时期书院教育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元时期书院教育发展兴盛的原因。(14分)(2)结合材料一、二概括,与传统书院相比,维新派开办新式教育的变化,并分析其影响。(10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杨敏敏《苏联工业化在认识》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必须处-7-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鲁碧华《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的反思与突破》(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异同。(8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历史背景。(8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表——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发展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8-蚌埠二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题,计48分)123456789101112CCCCABCCDCAB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CADBBDDAABD二、非选择题(共3题,计52分)25.(24分)(1)特点:进入发展和成熟期,日益完善与规范;注重儒学价值观的培养(明辨义利价值观);课程以儒学经典为主;重视学术争辩与学术交流,体现学术自由;体现统治阶级对民众的教化。(8分)原因:政治上——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重文轻武,崇尚文治;社会相对稳定;经济上——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上——理学的兴起与发展。(6分)(2)变化:创办近代新式学堂;内容上增加自然科学;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