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科)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1.“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与上述材料蕴含哲理一致的是A.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B.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D【解析】“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体现了物质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表明大自然的运动变化有其规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故故D符合题意。A体现了事物的因果联系,B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和矛盾的特殊性,C体现了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故A、B、C均与题意不符。考点:世界的物质性2.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重视科技创新的唯物论依据是①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②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发展变化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反映客观存在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④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和意识活动的特点的相关知识。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这表明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①正确;我们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有新理念、新设计、新战略,其目的是要使我国科技变得强大,进而实现国家富强,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这表明意识是对客观存-2-在的能动反映,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④正确;发展观属于辩证法观点,不属于唯物论观点,②不符合题意,排除;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③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李清照描写花的诗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却是龚自珍描写花的诗词。品味两位诗人笔下的花能够①触摸到诗人的内心深处某些情感因素②认识到大脑是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③体会到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④感悟到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此题考查意识的相关知识。两位诗人的诗都是在描写花,但两位诗人笔下的花却大不相同。透过诗人笔下的花,我们能够触摸到诗人的内心深处某些情感因素,体会到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悟到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①③④正确;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意识是人脑的特有机能,②中的“大脑”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4.亚洲有世界一半以上人口,但现代人如何在亚洲大陆出现的,他们又是如何进化的,科学界对此还知之甚少,因此,科学家在这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012年3月,中澳科学家在云南发现了距今1万年前“马鹿洞人”。专家认为,“马鹿洞人”可能代表东亚地区一种未知的已灭绝的古代人群,目前正在进行确认。这说明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③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④实践是获得真理的唯一途径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科学家对现代人在亚洲大陆的出现和进化的主动研究,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①正确;科学界对此知之甚少,因此对科学家的发现要进行确认,说明认识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③正确;对科学家的发现要进行确认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与否的唯一标准,-3-②不符合题意;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间接认识,④说法错误。该题选D。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5.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于河流,视河流为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了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②实践具有目的性,实践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认识③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④实践具有能动性,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实践的基本特点的相关知识。人类对人与河流关系的认识随着人们生产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表明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具有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①③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②说法错误,排除;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6.太空育种就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目前太空育种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等待着科学家做进一步探索。材料表明①利用太空育种新技术可以创造新的物质的具体形态②太空育种作为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具有“人化”的特点③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④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人类永远处于接近真理的路上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相关知识。人们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进行太空育种以获得作物新品种,且目前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这表明利用太空育种新技术可以创造新的物质的具体形态,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认识利用规律造福人类,①③正确;-4-无论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②中的“人为事物的主观联系”说法错误,排除;人类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和掌握真理,④中“人类永远处于接近真理的路上”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7.过去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后来又认识到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的重要内容。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给出了新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生理状态和社会的适应能力。”从哲学上看,这表明①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②认识的发展总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③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④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了人们对健康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不断发展的,表明每一次认识的实现都是有限的,但人类认识前进的趋势是无限的,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选C.②说法错误,认识具有反复性,不一定每一次发展都是一个由正确认识代替错误认识的过程。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8.传统的“木桶原理”认为,木桶的最大容积取决于组成这只木桶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是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那块木板倾斜,木桶的容积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A.思维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B.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是客观的D.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联系的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对“木桶原理”的最新解读启示我们,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思维创新对事物发展的推动作用,-5-A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材料未体现规律的客观性,也未体现真理与谬误的关系,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故本题选B。9.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作为一名公民,要多些主见,少些盲从;多些理性,少些冲动。要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出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对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及时举报,坚决不做网络谣言制造者的“帮凶”。这是因为谣言违背了A.真理的具体性B.真理的多样性C.真理的条件性D.真理的客观性【答案】D【解析】客观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谣言违背了真理的客观性,D适合题意;其他选项不合题意,排除。10.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的大脑回忆真实存在的事情时,眼睛会先向上、再向左转动。而如果去虚构一个画面,即说谎话时,眼球的运动恰恰相反,会先向上、再向右转动。所以,通过观察一个人的眼球运动往往可以判断一个人是否撒谎。但英国心理学家查德•威斯曼教授的研究团队开展的实验显示,通过眼睛来判断人们说谎与否的理论并不成立。这项研究实验佐证了①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认识的深化②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于能动地认识世界和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③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世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④科学研究实验能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新标准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通过研究发现以住的认识并不准确,这说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在实践中推动认识的深化,①正确;意识并不能直接地改造世界,②不选;这项研究表明通过思维,人们可以正确-6-地认识事物,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不可能出现新标准,④错误。11.恩格斯指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对这种认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①主客观条件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②认识的局限性意味着达不到真理性认识③真理与谬误的转化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④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析】恩格斯认为认识中“不仅每个已经解决的问题都引起无数的新问题,而且每一个问题也多半都只能一点一点地、通过一系列常常需要花几百年时间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说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认识的反复性。①项正确;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认识虽然有局限性,但只要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是可以认识和发现真理,②项错误;真理与谬误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但这并等于说使认识呈现为封闭式循环运动,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③项错误;认识对象是无限变体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认识对象、认识主体和实践的无限发展导致认识的无限性。④项正确;正确选项为B。【名师点睛】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既要坚持真理,又要发展真理。12.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近年来,全国共开展120多项规划水资源论证,总计减水量近4亿立方米;对超过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项目,限批水量近10亿立方米。下列对“以水定产、以水定城”的认识正确的是-7-①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②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性是改造世界的前提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④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会走向唯心主义误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题目中,在建设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我国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产、以水定城”表明了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需要加以利用,发挥主观能动性应与从实际出发相结合;故①③入选。②选项错误,尊重客观规律是改造世界的前提。④选项错误,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就会走向唯意志主义。选B。点睛: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关系(1)尊重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