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三留”问题研究报告简介:“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20**年,在我们驻肖扬工作组按照办事处要求对肖扬村留守老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采取座谈、调查对象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一、基本情况根据我市摸底调查数据显示,我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0人,有留守妇女???326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有18周岁“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本文内容:“三留守”问题调研报告?20**年,在我们驻肖扬工作组按照办事处要求对肖扬村留守老人、妇女及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进行了调研,调查采取座谈、调查对象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一、基本情况根据我市摸底调查数据显示,我村有60岁以上老年人120人,有留守妇女???326人,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为主。有18周岁以下儿童约169人。(一)留守老人的基本特点和问题?一是留守老人生活水平差,承担着家庭农业生产的重担,劳动强度大。在被调查的70户留守老人中就有59户从事生产和家务劳动,占被调查的84%。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由于目前绝大部分农村老年人没有社会养老保障。农村留守老人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和子女补贴。老人的劳动主要是种地,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农活要请人,成本高,收入低。随着孝道观念的不断淡化及子女在外务工压力增大,子女补贴缺乏稳定性且标准低,也无有效的约束机制。在调查中有人估计农村老人没有养老积蓄的要占到90%以上,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二是担负起抚养教育孙辈的重任,心理负担重。从目前看,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将子女留在农村父母身边,由自己的父母看护小孩,带子女上学。如果单从照顾孙辈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压力,增加劳动强度。但对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负担更重,主要因为农村老年人大多数识字不多,无法辅导小孩的学习,担心学习成绩差。其次目前农村交通、通讯得到迅速改善,电视、网吧到处有,孩子在外的时间长,担心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总觉得管理小孩力不从心。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负担和精神负担。三是缺乏精神**籍,生活寂寞。农村老年人,过惯了苦日子,对物质生活往往无过高的奢求,因此来自于子女的精神**籍是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养老是当前农村老年人的普遍养老方式,随着子女纷纷外出务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在这方面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四是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边,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诸如换个电灯泡,对农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成为难题。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更显得孤独无助。(二)留守妇女的基本情况及问题1、务工收入仍是留守妇女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有61%的家庭主要经济来源以务工收入为主,有20%的留守妇女认为丈夫外出打工后,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变化,63%的留守妇女认为家庭经济状况有一定改善。2、照顾家人成为留守主要原因。留守妇女中,曾经有过外出打工经历的占留守妇女总数的81%。导致她们结束务工回家的最主要原因是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占80.1%;其次是因为工资太低,找不到合适工作,占10%;接下来是要回家生小孩,占2%。也就是说,因为照顾家庭的需要,必须要有一个人留在家里的情况下,往往是妇女选择了回归家庭。3、留守妇女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在“留守妇女的日常劳动主要包括务农、家务、照顾老人孩子、副业养殖等,农村留守妇女在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主要问题:丈夫长期外出打工,留守妇女承担着家庭中的生产劳动、教育孩子、照料老人等责任,忍受着与丈夫长年两地分居的孤寂,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压力。留守妇女问题主要存在于五个方面:?第一,劳动强度大。留守妇女劳动强度大这一现象是非常突出的,丈夫长期外出,留守妇女不得不一个人承担起全家的生产劳动。第二,精神负担重。留守妇女独自面对责任的压力较大。一是丈夫不在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自己没有安全感;二是在遇到紧急情况时,会感觉压力很大,很需要依靠。三是夫妻情感交流的影响大。由于大多数留守妇女的丈夫是跨省务工,所以一年中,她们少有与丈夫团聚的机会。妨碍留守妇女去探望丈夫的原因主要是费用太高、没有时间、家庭责任重走不开等。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导致夫妻感情疏远,精神上得不到相互的慰藉。第三,卫生保健差。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重荷,留守妇女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农业生产上,放在赡养老人、教育子女上,无暇或无经济能力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加之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自我保健意识。第四,致富能力弱。留守妇女感到生产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由于家庭的牵绊,她们不能外出挣钱,在家也只能从事传统农业,收入较低,劳动强度大。第五,维权意识有待提高。大多数留守妇女对于国家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法规政策了解很少,很多妇女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不知道维权,也不知道怎么维权。受到伤害时,有的死缠烂打,有的忍耐承受,有的茫然无措。(三)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1、现有基本生活有保障。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父母外出务工,留守儿童在经济上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孩子都有零花钱,由此可见,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物质上的需求已在较大程度上得到满足。2、自理能力较强。长期与父母分离的现状,使留守儿童不得不学会自立自理,能够较为独立地生活和照顾自己,已经成为留守儿童的明显特征。很多留守儿童不仅要照顾自己,有些还要照顾年迈或有病的祖辈,在家里负担着主要责任,心理和身体上的压力过早地压到了他们稚嫩的肩膀上。3、能够理解父母打工的行为。当“留守”在农村社会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加上学校教育的引导和社会舆论的影响,留守儿童们大多数都能够理解父母外出务工的行为,大部分孩子认为,父母外出打工是为了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是为了给他们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主要问题:一是亲情严重缺失。留守儿童父母一年或一年以上回家一次,一年之中,他们与父母相处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的10来天。大批留守儿童在经历这种与父母长期分离、情感上长期缺乏交流的亲情之后,对于亲情的理解和认识会不会有偏离,会不会影响到下代甚至更后一代对于亲情的理解。二是人格性格发展出现障碍。留守儿童由于没有父母的正确教育引导,加上有些孩子总认为自己是留守儿童而显得自卑,有事不爱与人交流,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在自我保护上容易出现过激行为。部分由祖辈照顾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溺爱、纵容,在性格上表现出来自私、霸道、蛮横,有些由其他监护人照顾的孩子,则相对比较内向,有心事不愿意倾诉,过多压力和想法没有正常的渠道来疏导,必然会造成人格和性格的扭曲。有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认为父母不在身边,自己的性格变了。三是漠视亲情友情。亲情的缺失,导致了情感上的冷漠。留守儿童往往在现实中朋友显得比较少,有事喜欢闷在心里。有少数的留守儿童有心事不愿意向他人倾诉,有60%的孩子对父母没什么感情。留守儿童与父母的感情不是很好,对他们不熟,不知道怎么跟他们沟通。四是留守儿童安全缺乏必要的保障。未成年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对于留守儿童,监护人和学校肩负着主要安全责任。但是,一方面是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他们年纪大,精力有限,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对于孩子的照顾,一般仅限于满足其温饱;另一方面,学校面对的是未成年人群体,不是哪一个两个孩子,不可能事无巨细。这种状况造成学校、家庭之间存在留守儿童安全管理衔接上的“真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留守女童被拐卖、被性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媒体。五是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成为盲区。由于父母的长期缺位,导致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监护人的能力问题。作为主要监护人的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根本无精力教育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缺少道德上的教育引导。二是家长的价值取向问题。很多务工族因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孩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三对策及建议(一)对于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我们建议:第一,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如由村委会提供场所,政府安排适当经费,成立老年人互助会等组织,让老年人重新找到归属感,通过组织留守老人可以互相帮助,克服一些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如老年人维权、开展文体活动、帮种田地等。?第二,强化家庭养老功能,为留守老人搭起亲情沟通“桥梁”。在农村社会化养老机制尚未形成之前,传统式家庭化养老仍是农村养老的唯一形式。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农村年轻人的孝道教育,对在尊老爱老方面做得好的年轻人应予以大力表彰,通过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的办法,进一步强化子女的赡养义务。在外子女要经常与自己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家中大事多征求父母意见,即使没有事也要经常与老人通通话,加强彼此之间的沟通与联系。第三,逐步建立农村养老制度,为农村留守老人提供生活保障。首先是扩大农村低保范围,让农村65岁以上的老年人都参加进来,从经济上保证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开展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轻壮年劳动力每年个人出一部分钱,然后各级政府补助一部分,筹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第四,兴办农村养老福利事业,走家庭化养老与社会化养老相结合之路。有条件的地方,可由乡、村组织牵头,通过招商引资等多渠道的办法兴办养老院、托老所等,并逐步将农村老年人福利事业引向市场,对于年龄较大的“空巢老人”,可以考虑由其子女出部分钱,搬进托老所,进行社会化养老,促进诸如个别留守老人、“空巢老人”无人管等问题的解决。(二)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我们建议:1、一是党委政府应积极与村周边相关企业紧密协调,提供相关培训,使农村留守妇女能够就近上岗,有效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二是出台有利于农村创业的政策,增设农民创业贷款项目,放宽限制,减化贷款手续,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资金支持。2、充分发挥村级妇女组织在留守妇女、留守儿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农村妇代会主要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要组织留守妇女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村妇代会应定期组织留守妇女,通过看农科片、组织农村娱乐队、开展节日庆祝活动、依托农村阵地建立聊天室等,搭建留守妇女活动平台,把组织的温暖送给留守妇女。二是建立农村留守妇女互助组织。交换劳动是农村在农忙时节普遍采取的方式,针对某些留守妇女家庭劳动力短缺问题,村级组织应该组建互助组织,把农村自发交换劳动的行为转化为有组织的互助行动,村干部身先士卒,对一些家庭特别困难和劳动力特别少的留守妇女家庭给予帮助。三是对有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农村家庭实行档案化管理。摸清工作对象,建立起相关资料档案,联系经常化,及时反映和解决这些家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充当起党和政府与这部分弱势群体联系的桥梁。3、建立农村妇女健**健长效机制。建议政府加快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投入力度。财政、卫生、计生、妇联等部门要整合项目经费,把农村妇女免费健康普查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多措并举,确保农村妇女能够至少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的健康普查。在安排普查活动时,避免随意性和选择性,充分实现无缝隙覆盖。同时,加大对农村妇女的健康知识宣传,妇联应联合卫生、计生、社会健康公益团体等,经常性组织健康知识讲座团深入到农村宣讲,特别是加强对一些健康常识、妇科保健知识的教育,有效提升农村妇女的健康意识,使她们能够主动关注健康、关爱自我。4、强化留守妇女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