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东台市创新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政治11月月考试题(选修,含解析)(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35*2=70分)1.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材料主要强调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④要反对把哲学神秘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题目中,人人都有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材料主要强调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要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故②③入选。①选项表述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④选项表述与题意不符。选C。点睛: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哲学区别含义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形成自发形成,人人都有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特点是零散的、朴素的是理论化、系统化的联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中国人有句口头禅,叫做“人生在世”。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这表明-2-A.哲学源于人们对人生的追问和思考B.哲学是对“人生在世”的概括和升华C.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D.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抱着什么态度面对这个世界?这是人生最大的问题,也是哲学的根本问题”,表明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C符合题意;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A说法错误;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B说法错误;D不合题意,该选项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点睛】正确认识哲学的产生1、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惊讶、困惑是人的一种主观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需要哲学,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对周围世界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多,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3、因此,没有人类的实践,就没有哲学;没有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也没有哲学,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有人问我,我觉得自己是这世界上最快乐的人吗?我要说是的。我对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所以我很快乐。无论怎样,满足于你所拥有的,比如我,就很珍惜我的‘小鸡腿’,不要放弃,爱别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标。”—尼克胡哲(澳大利亚残疾演说家)。这一观点体现了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方法论体现世界观③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答案】D-3-【解析】【详解】材料中,“我对人生的三个真谛——价值、目标、宗旨都很清楚,我知道我要往哪里去”说明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①正确;“爱别人,每天向前走一小步,你一定可以完成人生的目标”说明了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③正确。②本身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而非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排除。本题选择D。【点睛】准确理解哲学的作用哲学作为智慧之学,可以给人以智慧,但哲学的智慧和其他科学有所不同。1、哲学的智慧首先表现为一个人对宇宙、对人生的正确把握和认识,即让人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哲学的作用不在于增加自己的知识,而在于提高心灵的境界。2、哲学的智慧还表现在它是生活的艺术,可以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它告诉人们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幸福生活,如何才能获得幸福生活。4.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书的序言中说:“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而又受宇宙观的影响。”……,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哲学的功用是缓慢的。思想往往要潜伏好几个世纪,然后人类几乎是突然间发现它们已经在习惯中体现出来了。”这一段话体现了①各门具体科学要以哲学为基础,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②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③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A.②③B.②④C.①②D.①③【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时代思潮是由社会的有教养阶层中实际占统治地位的宇宙观所产生的人类活动中如科学、美学、伦理学都可能产生宇宙观”体现了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哲学具有批判宇宙观的功用”体现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对研究各门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选B;①不选,颠倒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③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考点: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4-5.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的是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③放下狭隘:心宽天地必然宽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题肢①,“累不累取决于心态”是认为心态决定一切,题肢③,“心宽,天地自然宽”也认为“心”决定世间万物,二者都是主观唯心主义;题肢②,“奋斗改变命运”强调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唯心主义观点;题肢④,“放下烦恼:快乐其实很简单”认为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辩证法观点。本题选B。【点睛】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1、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2、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是: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经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三种历史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包-5-括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历史形态。辩证法坚持联系的、全面的、相对的观点,形而上学坚持的是孤立的、片面的、绝对的观点。①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适合题意;②均是唯物主义,③均是唯心主义,不适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考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7.2015年8月10日,据外国媒体报道,根据新的研究发现,暗能量是宇宙还在加速膨胀的“罪魁祸首”,科学家们估计宇宙中高达72%的物质是这种东西在作怪,重要的是科学家还发现宇宙中存在24%的暗物质和4%的“正常”物质。这里的物质是①指万事万物共有的基本属性②世界上客观事物的总和③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④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答案】B【解析】哲学上讲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是万事万物共有的属性,不是万事万物的总和,故①不符合题意,②错误;题干中的物质是能被人类所认识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故③④正确。故选B。【考点定位】此题考查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名师点睛】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具体的物质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物质是从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属性,如果离开万事万物,即离开具体的物质形态,物质也就不存在了。可见,物质只存在于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而万事万物即具体的物质形态则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具体的物质形态除了客观实在性这一共同的唯一特殊性,还有其自身的个别属性。8.在哲学史上,对于“运动”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在外方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这一观点①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唯一的特性运动②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③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④只看到了运动中的变量,否认了运动中的质变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6-【答案】B【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故①错误;没有正确指出了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故排除②;材料中的“物质是惰性的,它的运动仅仅是在外力作用下失掉一个位置而获得另一个位置”的观点虽然看到了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但是没有看到质变的状态,故③④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运动与发展的有关知识。9.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答案】D【解析】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D项揭示了意识的本质;A项是从意识的形式上看;B项是从意识的生理机能上看;C是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正确选项为D。10.下图漫画告诉我们A.意识活动的内容由心情决定B.意识是脱离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D.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答案】D【解析】-7-试题分析:意识对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面对淋雨人可以改变心情,故D选项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的,排除;B说法错误,意识离不开客观存在,如果离开客观存在就不会有人的意识的产生,排除;C说法错误,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可以突破客观条件的限制,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考点定位】意识的能动作用11.“有麝自然香”,麝香是我国的珍贵中药材,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功效。目前麝香年需求量在15吨以上,我国仅存雄麝5万头左右,即使全部捕杀,仅得麝香0.5吨。1975年卫生部组织人工麝香研制课题组,分析了天然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寻找到了“无麝也香”的解决办法,成功研制出人工麝香,并实现了产业化。人工麝香的研制成功佐证了①人们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②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③人们可以改变麝香生产的规律④科学研究是有目的能动性活动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B【解析】题中科研人员组织研制课题组,分析麝香的主要成分,成功研制出了人工麝香,并实现了产业化,说明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②④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只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不能改变规律,③错误。故选B。【考点定位】此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意识的特点。【名师点睛】考查意识的本质:注意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不可与大脑混淆,应明确电脑不能取代人脑成为意识活动的载体。注意一些特殊的意识现象的实质,如梦境、文学作品、科学、感觉,常为高考关注。12.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重要标准C.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8-D.认识是实践的目的【答案】A【解析】题目中,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