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信阳高中2019届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系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和经济增长率处在下图中的X点,如果增加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一般说,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A.X1B.X2C.X3D.X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一般来说,基尼系数大则收入差距较大。假定某国的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率处在图中的X点,如果增强对落后地区社会保障支出转移支付力度,那么该地区收入差距缩小,经济增长率较大,该点长期内可能趋向X4。A、B、C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考点:基尼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的关系。2.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土地换股权”模式,该模式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理解正确的是①该种企业属于股份有限公司②分红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③分红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可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A.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②【答案】A-2-【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该种企业属于集体所有制企业,属于有限责任公司,①错误;农民将土地承包权入股,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②错误,③正确;该模式可以提高土地流转效率,④正确。本题选A。3.随着新型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推进,替代暂住证的居住证,将成为居民在所在城市拥有明确合法地位的“身份证”、享受多重服务的“权益证”和打破众多限制的“通行证”。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①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②消除了人们之间政治地位的不同③体现了国家对人权的尊索和保护④使人民当家作主具有了法律保障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新型户籍制度改革中,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的做法从制度层面保障了公民的平等权,①正确;“消除了”人们之间政治地位的不同说法夸大,②不选;用居住证代替暂住证,使相关人群享受到更多的权益,这体现了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③正确;居住证代替暂住证是从制度层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保障,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4.2015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乡社区协商的意见》指出,结合参与主体情况和具体协商事项,可以采取村(居)民议事会、村(居)民理事会、小区协商、业主协商、村(居)民决策听证、民主评议等形式,开展灵活多样的协商活动。城乡社区协商①可推动行政权力向城乡社区延伸②有利于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③是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④是协商民主代替选举民主的有益尝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民主管理的知识。从材料中城乡社区协商灵活多样的形式,可以看出②③-3-符合题意。村(居)委会是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不属于基层行政组织,①说法不科学。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形式,④不选。答案选C。5.《淮南子•人间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三位弟子在某方面都比孔子强,但以颜回之“仁”、子路之“勇”、子贡之“辩”换孔子之“道”,孔子并不愿意。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A.对自然万物的迷惑和惊讶B.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C.对世界必然性的正确认识D.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科学回答【答案】B【解析】用颜回之“仁”、子贡之“辩”、子路之“勇”换孔子之“道”,孔子并不愿意,这里所说的“道”指的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B说法符合题意。A中的迷惑和惊讶,C中必然性的正确认识,D中科学回答,均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B。【考点定位】方法论的含义。【名师点睛】本题以孔子的“道”为背景,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正选法,孔子的三位弟子在某方面都比孔子强,但用他们的“仁”、“辩”、“勇”换孔子之“道”,孔子并不愿意,因为孔子的“道”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而他的三位弟子都是在某一方面的;排除法,对于说法不对或不符合题意的选项,逐一排除。6.“推动哲学家们前进的,决不像某些人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的思想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且日益迅速的进步。”这说明①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②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的概念和总结③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④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B【解析】材料侧重强调了自然科学进步对于哲学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哲学随各门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①③项符合题意;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4-总结而不是正确的概括和总结,②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哲学对于具体科学的作用,④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B。【点睛】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相互区别:(1)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2)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共同的、普遍的性质和规律相互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下列说法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①流水不腐,户枢不蠢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④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④→①→③→②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详解】“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流水不腐,户枢不蠢”说明物质是运动的;“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说明运动是有规律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因此能够依次佐证上述哲学观点的是②→①→④→③,故B选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8.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流派的是①万物森然于方寸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由此天地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5-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天平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王守仁的观点,表明他坚持把心灵作为万物之本原,这属于主观唯心主义。①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③把“自我”当作万物本原,“自我”创造“非我”。①③均把人自身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都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②把理当作宇宙的根本,天地因理而存在,属于客观唯心主义。④不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本题答案选C。考点:本题考查主观唯心主义的知识。9.法国近代著名哲学家拉美特利在《人是机器》一书中谈到:不仅动物是机器,人也是机器。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都是身躯上各种“机器”机械作用的结果。这种观点属于A.辩证唯物主义B.朴素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唯物辩证法【答案】C【解析】“人的机体和心灵的一切活动都是机械运动的一种表现”可看出本观点具有机械性,是形而上学的观点。而本题又是唯物主义观点。本题选C项。ABD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10.一天,庄子和惠施散步到一座桥上。庄子看见鱼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就说:“你看,鱼多么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知鱼的快乐?”惠施的观点属于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C.可知论D.不可知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惠施认为人不是鱼,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他的观点属于不可知论,认为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D说法正确;C与题意不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标准是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与题意不符。考点:本题考查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11.唯物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观点属于唯物论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气者,理之依也-6-②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③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④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A.①→④→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②【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物质决定意识,认为先有物质,后有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是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唯物主义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气者,理之依也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是不依粗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该题选A。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②的观点是唯心主义,不选。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12.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C.启蒙运动是欧洲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以伏尔泰和卢梭为代表的思想运动指导社会变革。所以说“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因为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反作用。启蒙运动并没有使欧洲文化发展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哲学为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武器。故BCD项错误。本题选A项。考点:哲学对时代的反作用。点评:本题题目难度适中。解答好此类试题关键有两点:一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要准确,二是要用知识解释做到以上两点,就不难选出正确答案。13.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种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7-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据此,可以选出②项,排除①项;题中材料“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表明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认识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排除③项,选出④项。故本题答案是D项。考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14.物理学家把由反粒子组成的物质叫做反物质。1928年秋拉克预言了反物质的存在,1997年美国科学家在银河系上方3500光年处,发现有一个反物质源,200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首次成功地对反物质原子的内部结构和物理特性进行研究。从哲学上看,反物质的存在说明A.世界的本质并非物质的B.人类可以有意识地改造自然C.新事物总是层出不穷D.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答案】D【解析】反物质的存在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说明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整个世界统一于物质。D项符合题意;世界的本质是物质,A项错误;材料强调人类可以有意识地认识自然,B项与题意不符;C项与题意无关;正确选项为D。【点睛】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8-15.对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了相对静止B.两者从不同的侧面揭示了运动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