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下列不属于我国早期(夏商西周时期)政治特点的是A.王权与神权结合B.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最高执政者还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最高执政者掌握地方官员的任免权2.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A.互为表里B.前后继承C.名称不同的一个制度D.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具体内容3.依据右图和史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西周受封主体是:A.AB.BC.CD.D4.右图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与它有直接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礼乐制D.内外服制5.西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不可以在自己领地内A.建立武装B.设置官员C.征派赋税D.私铸九鼎6.“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关于周人的“维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建立中央集权制②实行分封制③确立礼制④首创王位世袭制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7.西周实行宗法制,根本上是要A.保证嫡长子一系的特权B.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C.封邦建国,拱卫王室D.保证王权稳定,避免内部纷争8.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为秦以后的郡县政治”。以下对两大“政治”理解正确的是A.都是地方政治制度B.都加强了皇权C.都以血缘为纽带D.都属于官僚政治9.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2-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A.西周卿大夫B.秦朝御史大夫C.西汉刺史D.明朝内阁10.嬴政创立皇帝制度开辟了古代中国的专制时代。与王权时代相比,皇权专制的关键在于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官吏任免D.丞相制度11.“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惟一的君主。”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地方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12.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13.魏晋之时,傅畅“年未弱冠,甚有重名,以选入侍讲东宫”;谢琰“弱冠以贞干称,美风姿……拜著作郎”;王洽,“(王)导诸子屮最知名,与荀羡俱有美称。弱冠,历散骑、中书郎”。这说明魏晋之时A.社会重学人才辈出B.世家大族垄断官位C.选官方法公平科学D.察举制度盛行不衰14.下表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3-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15.下表是不同史籍中对宋代地方官学入学资格的历史记述。记述出处无不孝不悌瑜滥之行,及不冒犯刑页,或曾经罚赎而情理不重者,方得入学。《宋会要辑稿·崇儒二》工商杂类,或尝为僧道,皆不得预。《续资治通鉴长编》糊名考校中,诸行百尸,何所不有?《癸辛杂识》虽吏胥市人手,有可教者,亦收置喾序.《宋元学案》据此能够认定宋代地方官学A.放宽了对学生家庭出身的限制B.强调道德品质方面的修养C.带有一定抑商和职业歧视色彩D.功利性减弱而平民性增强16.北宋前期用“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取代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北宋中期元丰改制又恢复了三省六部制。后来三省体制逐步消亡,但独六部制一直为后世所沿袭。据此可知A.北宋克服了前代中枢机构的弊端B.君主专制导致三省体制时存时亡C.三省六部制对中央官制影响较大D.六部能有效协调中央各部门关17.明朝废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置军机处。这两项史实体现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特征是A.君主专制强化B.皇权受到制约C.地方权力削弱D.世袭制度消亡18.明朝官员的公服上所缀图案被称为“补子”,各等级对应的图案有明确规定,如武官“一品、二品狮子,三品、四品虎豹……”但到明朝中后期,在面临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下,常出现武官越级使用高品级的图案,而朝廷对此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列选项中对这种历史现象理解正确的是A.武官的地位得到了提高B.商品经济发展淡化了中央集权C.心学的传播张扬了个性D.社会危机加剧冲击了纲常束缚19.魏源《默觚·治篇》记载:“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文中“三代私而后世公”状况的出现得益于某一制度的实行,该制度A.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B.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4-C.始终扼杀士子的创新思维D.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20.《明史讲义》载:“历代宦官与士大夫为对立,士大夫决不与宦官为缘。明代则士大夫之大有作为者,亦往往有宦官为之助而始有以自见。”导致明代这一现象的制度因素是A.皇权旁落,朝廷吏治腐败B.废除丞相,君主专制强化C.设置内阁,权力中枢内移D.权分六部,制约机制形成21.始纂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然而在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目,仅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B.皇帝权力过度膨胀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阁臣多来于翰林院22.据记载,宋代御史之责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从宰相到一般小吏,都在御史监察弹劾之列。在地方上,设通判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皇帝还常派遣路一级的官员到各地监察,这就是外任御史。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御史的权力和地位超过了宰相B.重视地方监察,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制度建设,形成监察体系D.御史有权廷辩,有效制约君权23.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24.北宋前期,中枢机构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的局面。这说明,当时北宋A.加强了君主专制B.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C.削弱了中央集权D.铲除了地方割据势力25.朝议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朝议有廷议和集议之分。有争议当朝议论,皇帝从诸多争议中选择一种意见,是为廷议;皇帝不在场,而是“下其议”于百官,最后汇总于皇帝,是为集议。朝议制度A.便于皇帝集思广益B.易造成权臣的专政C.是君权衰微的产物D.标志着君主制确立26.“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5-立即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B.雅典民主政治的环境根源于智者学派的推动C.演说的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D.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27.雅典人认为,无视法律的专制政体是坏的政体,因为它剥夺了人民的自治权,抛开公认的法律,依自己的主观任性行使权力。这种权力是任性的、不负责任的、不受制约、不受监督的。这反映出古代雅典主张A.法律至上,杜绝人情B.平民政体,中央集权C.实行法治,防止人治D.权力平等,社会契约28.古代雅典城邦是古典民主的典范,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说法不正确的是()A.梭伦改革为雅典确立了民主政治B.克里斯提尼改革创立了陶片放逐法C.古代雅典实行的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D.伯利克里时期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29.《雅典政制》中有这样的记载:有一次,一个名叫吕马库斯的人犯有死罪,行刑吏准备执行。在他正等死的时候,优美里德斯救了他。优美里德斯依据法律指出,公民未经陪审法庭举行审理的时候,吕马库斯被判处罪名不成立,得以免罪,于是他得到了“鼓槌下人”(即免于刑杖之人)的绰号。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出陪审法庭是当时雅典的A.最高权力机关B.最高法院兼最高监察机关C.最高行政机关D.最高立法机关30.伯利克里将公民身份重新限定为父母必须均为雅典人,这样一来,“公民集团的狭小及其封闭性和排外性……带来了城邦内部紧密的生活”。伯利克里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增强雅典城邦的凝聚力B.实现了全体居民的平等C.促进了雅典工商业经济的发展D.打击了雅典的贵族政治31.梭伦改革规定,按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这一措施的意义在于A.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B.打破贵族垄断政权C.促进工商奴隶主阶层的崛起D.满足男子参政愿望32.亚里士多德评价雅典政治时说:“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这才合乎正义。”这表明雅典民主制度的特点是A.轮番而治B.民主C.分权制衡D.人民主权-6-33.雅典城邦时代戏剧流行,在戏剧公演上众多的雅典公民在同一个场合中,在同一个时段里经历同一种感受,他们一个挨一个都坐在一起,胳膊碰胳膊,腿碰腿,情感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的人,一个政治中的人,自己被深深地囊括在城邦之中,与其他观众有着紧密的联系。这表明戏剧公演A.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开放性B.强化了雅典“人人平等”的原则C.调动了雅典公民的政治参与热情D.培养了雅典公民的集体意识34.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根本目的是A.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B.为皇帝和元老院权力提供法律依据C.稳定社会秩序D.维护奴隶制度35.古罗马万民法的适用范围是A.罗马公民B.西西里人民C.地中海区域的人民D.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36.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最高外事裁判官在处理案件过程中,根据所谓“公平”“正义”的原则,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与要求,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种种社会关系,从而创立了万民法。下列有关万民法表述正确的是A.注重形式且程序繁琐B.适用于罗马境内外所有人C.注重调解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D.得益于最高裁判官的个人努力而设立37.西塞罗是罗马共和国晚期著名政治家和法学家,他认为,在实在法之上,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关于材料中提到的“自然法”理解正确的是①效力高于实在法②自然法是一种理性③自然法与实在法没必然联系④自然法是一种法律观念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8.罗马法中规定:当事人如因错误而履行债务时,得提出不当得利之诉,请求他方返还已履行的财产。这一规定折射出,古代罗马法A.注重规范市场贸易秩序B.蕴含了公平正义精神C.反对非法侵占私有财产D.致力于打造诚信社会39.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外事审判官,专门审理涉及异邦人的民商事案件,但在审判时,既不适用罗马公民法,也不适用异邦法,而是对于本案相关各国的实体法进行综合处理,运-7-用相对简单的规则。这些审判规则A.根本上维护了异邦人的合法权益B.利于公民法完善和发展到万民法C.使民商事等法律开始融进罗马法D.体现出万民法中公平正义等精神40.罗马法发展情况与下图阶段对应准确的是A.①罗马只有习惯法,没有成文法B.②出现世界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③《民法大全》编纂成功D.④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41.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是君主专制制度中的基本矛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