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历史第三次考试试题(含解析)第I卷本卷共35个选择题,每题4分,全部为单项选择题,共140分。1.下表是一些古籍中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描述,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内容出处百里奚,秦国之饭牛者,穆公举而相之,遂霸诸侯《管子》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故饭牛而牛肥,使秦穆公忘其贱,与之政也《庄子》百里奚,虞之乞人,传卖以五羊之皮,穆公相之而朝西戎《战国策》百里奚乞食于道路,缪公(穆公)委之以政《新序》A.诸子百家思想异彩纷呈B.牛耕技术的广泛传播C.血缘政治已开始被打破D.秦国成为了战国霸主【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百里奚身份卑微,但秦穆公任用为相,说明血缘政治已经开始被打破,故选C;材料是不同的著作都有同一事件,但没有以不同的学派的观点解读,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牛耕技术,排除B;材料中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排除D。2.下表取自湖北江陵风凰山十号汉墓出土的景帝(前157—前141在位)二年南郡江陵县郑里康薄(土地、赋税等情况记录薄)。据此可知,当时该地户数口数成丁男女数耕地总数每户最多与最少田亩数-2-25户105口69口617亩54亩、8亩A.精料细作农业发展B.地主田庄经济繁荣C.土地租佃现象普遍D.自耕小农经济盛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得知该地农民都占有一定土地,并出现土地集中但不严重,反映出自耕农经济盛行,故本题答案选D项。材料体现不出精耕细作农业发展状况和土地租佃现象普遍,排除AC俩项;B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排除。3.据南宋洪迈《容斋续笔》卷十六记载,“士大夫发迹垄亩,贵为公卿,谓父祖旧庐为不可居,而更新其宅者多矣。复以医药弗便,饮膳难得,自村疃而迁于邑,自邑而迁于郡者亦多矣”。材料所述“地主城居”现象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衰落B.导致了坊市界限的瓦解C.推动了市镇经济的繁荣D.密切了城乡经济的联系【答案】D【解析】从材料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农村的生活环境差,宋朝的农民稍微有点儿余钱,都会翻修翻修自己的房子,如果有更多的余钱,他们还会离开村庄,搬到县城里住,甚至从县城搬到省城里住,这种“地主城居”密切了城乡之间的经济联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城市坊市界限瓦解,故B项错误;市镇经济繁荣是明清时期,故C项错误。4.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设立中书省以总理全国政务,后又相继分立行中书,总隶于中书-3-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中书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由此可知,元朝机构改革A.奠定了全国各级行政区划的基础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属于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产物D.使地方最高官府居于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总理全国政务,又称“都省”;“十省分天下之治”,其余地方设十个行省管理,行省,意为行中书省,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故元朝机构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B项正确。行省制奠定了省级行政区划的基础,而不是各级行政区划的基础,排除A。该机构改革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不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内部的产物,排除C。材料主旨强调机构改革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而不是使地方最高官府居于主导地位,排除D。点睛:本题以行省制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中书省”“行中书省”,理解它们的内涵,运用相关史实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5.明末清初学者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描述了浙江嘉兴一带植桑的情况:“—亩可养十数筐,少亦四五筐,最下二三筐”,“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B.开始成为重要的丝织业中心C.桑蚕业是农民基本收入来源D.经济作物种植超过粮食作物【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米贱丝贵时,则蚕一筐即可当一亩之息”可以分析得出,明末清初江浙嘉兴一带栽桑养蚕收入已可超过种粮,故A项正确。B项,材料的主旨内容是浙江嘉兴地区的桑蚕业在明末清初发展较好,无法推断出其是否成为重要的丝织中心,故排除。C项,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农民的基本收入来源是桑蚕业,故排除。无法从材料得出经济作物种植-4-规模超过了粮食作物,故D项排除。6.清朝咸丰年间,朝廷极力向晋商摊派捐输,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如1851年,榆次晋商常怿通过捐输获得“诰封武德佐骑尉从五品武官散阶”。之后,常家捐输频繁,朝廷封赏不断。这种做法旨在A.弥补清政府的国库亏空B.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C.开展自强运动增强国力D.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两次鸦片战争中巨大的战争赔款使得清政府国库空虚,因此为了填补战争赔款出现材料中的现象,故A项正确;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并非朝廷的主要目的,应排除B项;C项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清廷的做法与“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无关,排除D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清朝咸丰年间,朝廷极力向晋商摊派捐输,并给与捐输的晋商虚职官衔”,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对清政府的影响分析解答。7.严复晚年曾劝谕青年留学生:“学得一宗科学,回来正及壮年,正好为国兴业;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这反映出晚年严复A.主张传播实业救国思想B.认清了近代科学的本质C.主张恢复旧的传统文化D.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答案】D【解析】从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中可以分析出,严复鼓励青年要努力留学,准备报效祖国,但嘱咐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这表明严复审视东西文化不同价值,故D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严复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而不是经济思想,故A项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认清”;C项说法错误,错在“恢复”。-5-点睛:对材料“然甚愿其勿沾太重之洋气,而将中国旧有教化文明概行抹杀也”的理解是关键。8.1936年,国民政府国防计划大纲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将长江以南的南京、南昌、武昌及长江以北的太原、郑州、洛阳、西安定为作战根据地。这反映了国民政府A.加强对国内各要地的控制B.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全力封锁农村革命根据地D.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战略【答案】D【解析】从材料“1936年”“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民族矛盾的上升,国民政府开始筹划对日持久作战的计划,故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各要地的控制,故A项排除;“攘外必先安内”是九一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提出的,随着局部抗战向全面抗战形势的转化,双方的这种选择逐渐演变为国共合作抗日的过程,故B项错误;1936年10月长征胜利结束,中共的斗争重心转移到北方,故C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36年”“将四川定为作战总根据地”。9.1948年8月,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在石家庄召开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共产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在大会选举产生的27名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中,民主人士有8名。这次会议A.表明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B.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C.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确立D.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答案】B【解析】从材料反映的召开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人民政府,以及大会代表和政府委员均有一定的民主人士等信息来看,这次会议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政治路线,即在中国建立一个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故答案为B项。-6-三大战役的胜利标志着解放战争已取得基本胜利,排除A项;1949年一届全国政协的召开标志着人民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排除C项;1954年宪法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点睛:1948年4月,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这次讲话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敌人;提出土改的总路线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提出革命目标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10.1986年,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一片。而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这一变化一定程度反映了A.对外开放推动了个体经济的发展B.市场经济观念逐渐成为社会共识C.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起步,企业开始成为市场主体“当山东省某国有纺织厂破产时,数百名纺织女工在厂门口哭成片”反映出人们市场经济观念淡漠。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5年同城的另一国有纺织厂宣布破产时,大会现场则响起一片掌声”反映出人们能够坦然面对企业的破产,即市场经济的观念成为社会共识,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对外开放的相关信息,A项排除。当时的社会矛盾即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前后并未发生改变,故排除C项。题干材料反映了人们市场观念的变化,而不是企业活力的增强,故D项排除。11.1930年3月,苏联农业集体化比例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随后集体农庄数量开始减少,1000万户农民退出农庄。据此可知A.苏共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进程B.苏联农业公有化方向发生变化C.世界性危机影响苏联农业政策-7-D.苏联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启动【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的“由1929年12月的20%猛增到58%”可以看出,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进程出现急躁冒进的现象,因此苏共中央对此现象进行批评是部分修正农业集体化的进程,故答案为A项。B项不符合史实,农业公有化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世界性危机对苏联的影响,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12.下表反映了美国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在各产业的分布时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35.5%47.2%48.3%1963—19673.3%43.5%53.2%A.长期对外战争导致经济增长缓慢B.国际市场扩大利于对外贸易增长C.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D.两极格局对峙促使产业结构变化【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A项,表格反映了美国1953年和1963-1967年产业结构的变化,不涉及经济增长是否缓慢的问题。故A项错误。B项,材料不涉及对外贸易问题。故B项错误。C项,二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与表格现象相符。故C项正确。D项,两极格局对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对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8-第II卷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受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材料二1978年,中国货物贸易的进出口总额为206.4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97.5亿美元,进口额为108.9亿美元,占世界同期货物贸易的比重不足1%,排名世界第32位。2013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为4.1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2.21万亿美元,进口额为1.95万亿美元,贸易顺差为2597.5亿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