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这一封邦建国体制,以卿大夫和士组成的侯的“国”为基础,这就是后来儒家在东周礼崩乐坏之后,为恢复西周礼制而重提“齐家治国平天下”,将“家”和“国”放在“天下”之前的重要缘由。这说明A.分封制下周王对地方直接控制B.宗法制是礼乐制的基础C.诸侯逐步取得了天子的权威D.儒学就是为了恢复传统的礼乐制【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封邦建国体制以卿大夫的家”和诸侯的“国”为基础实现家国同构,体现的是宗法制的特征,而重建礼乐制度恢复传统秩序从家””国”入手推而广之体现出礼乐制度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故B项正确。材料表明诸侯和大夫是周王统治的基础但不能说明周王通过诸侯和即大夫直接控制地方,A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周天子权成的下降,但不能说明诸侯和卿大夫取得了天子的权威,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学重建礼乐制度的着眼点,不能说明儒学产生于重建礼乐制度的过程之中,D项错误。2.“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公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据此可以推断出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西周诸侯势力强大D.西周的分封制等级分明【答案】D2【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天子之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可知,西周按爵位等级依次分封相应土地,故D项正确。A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分封制下,天子对地方控制削弱,排除。C项,题干无法体现诸侯势力强大。3.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中九卿的职能分析,其主要侧重于皇帝个人事务的管理,反映出家国一体、君权至上的本质。故B项正确,职分细化、各负其责是材料中体现出现象,不是本质特点,B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秦朝唯才是用的特点,C错误;官员众多、政务繁杂不是材料中体现出本质特点,D错误。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从两级制到三级制再到四级制,地方权力不断被分割,从而使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故B项是正确的;A项中枢权力体系的完备体现了专制主义不断加强;材料主要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经济联系不大,故CD项不符合题意。3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行政制度5.南北朝时期,中书省和门下省设于宫中,主要负责皇家事务。唐朝时两省移出皇宫,并将两省官员分为内省官和外省官,两种官员都具有内、外朝官员的双重身份。这说明A.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B.政治运行过程更为成熟C.内外朝的职能差别逐渐消失D.皇室成为政治权力中枢【答案】A【解析】材料中说明中书省和门下省由过去负责皇宫事务转移到具体国家事务,说明此时国家事务的重要性有所提高,A正确;B中更为成熟,说法错误;唐朝时期主要是三省六部制,不是内外朝,C错误;唐朝中枢机构不是皇室,是三省六部制度,D错误。6.有学者认为:“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学者的观点强调了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答案】B【解析】【详解】A.从材料中的元朝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可以看出,元朝地方行省的权力是中央给予的,所以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的说法有误,排除;B.由材料中的“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可以看出,行省的权力相当大,负责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权利,由此分析可知B符合题意。C.地方权力是中央给予的,体现不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排除。D.元朝最高行政4机构是中书省,排除。7.明代规定“凡内外官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由此可知明代的监察制度A.开始形成独立的监察体系B.有效预防了官员的腐败现象C.有利于促进封建政治的清廉D.有利于推动人才公正选拔【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的监察制度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有利于政治风清气正,C选项符合题意。监察制度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形成独立体系,而不是在明朝才开始形成,A选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整个明代存在很多贪腐问题,明代的监察制度并没有成功防止官员的腐败,B选项排除。监察制度不具备人才选拔的效用,二者没有直接关系,D选项排除。8.有清一代,皇权专制体现在政治统治的各方面,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雍正朝体现得尤为明显,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A.雍正帝弱化法律作用B.吏治逐渐走向了腐败C.朝廷公信力遭到破坏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皇帝可随意处分臣下,也会任意免除对官员的处分”和“有关政策反复摇摆于实施与不实施之间”来看,朝廷的政策随意性太大导致政策落实不力,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因此这一现象反映出清代朝廷的公信力遭到破坏,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5B项“逐渐”说法错误,排除;雍正帝时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D项。9.鸦片战争之后,马克思曾断言不平等条约不能扩大英国和欧美对华的输出。1847年,欧洲爆发经济危机。英国议会选出的专事中英贸易调查组得出的结论是:用银子来支付鸦片足以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而丝和茶则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由此可见,当时的中英贸易A.鸦片是英国对华输出的最主要商品B.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冲击D.英国商品在华销售量有限【答案】D【解析】【详解】A.材料看不出鸦片是英国对华输出最主要的商品。B.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处于出超地位。C.材料中的欧洲经济危机爆发,对当时中英贸易没有产生影响。D.从材料的内容可以看出,使华人的一般贸易遭受巨大损失的是鸦片,而中国的丝和茶能抵偿其余商品的价值,说明当时英国对华贸易中正常的商品销售量是有限的,故D项正确。。10.1856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前,清政府与联军代表进行通州谈判,接受了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款,但在礼节问题上寸步不让,在联军代表拒绝了见皇帝时必须跪拜的要求后,清政府逐扣押39名联军代表作为人质。这些事件A.体现出清政府军事外交失据B.折射出晚清近代民族意识淡薄C.加快了中国殖民地化的进程D.成为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借口【答案】A【解析】材料中清政府的做法是不符合外交常规的,是毫无根据的,所以也就体现了出清政府军事外6交是失据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民族意识问题,也和殖民地化的进程无直接的关联,所以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西方列强瓜分中国是在甲午战争后,选项D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1.如表为1843—1850年间白银与制钱比价波动情况一览表。这些历史现象的出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年代白银兑换制钱文数指数18431656.23123.9318472167.44162.1618441724.12128.9618482299.34172.0218452024.74151.5118492354.98176.191846220836165.2218502230.32166.86A.体现了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速度C.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D.民众对制钱需求量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在材料中,我们并不能看出清王朝实施银本位制度,排除A;材料信息体现了银贵钱贱现象,但并不能看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排除B;通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中国银贵钱贱,这造成农民的负担加重,从而激化了社会矛盾,故C正确;材料信息无法看出民众对之前需求量增大,排除D。12.以下是商务印书馆不同时期的两部历史教科书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不同叙述1906年版的《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自秀全倡乱十六省,蹂躏十六省,法掠受杀,百姓死者,7几二千万人。”1933年版的《复兴历史教科书》:“洪秀全等,因势利导,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进一步想推翻满清,实行民族革命。”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史料选取不同B.史观运用不同C.内外时局不同D.社会性质不同【答案】C【解析】1906年还处于清政府统治之下,教科书对于试图推翻清王朝的太平天国运动当然认为是“倡乱”;而1933年是在国民政府统治之下,且面对日本的侵略,需要唤起大众的民族意识,因此对太平天国运动能给予正面评价,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史料选取和史观运用方面的不同,排除A、B项;1906年和1933年中国均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D项。13.在中国近代史上,各阶层一直在内忧外患中寻找着强国御辱之道。其中农民阶级发起的有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资产阶级发起的有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从社会发展演进的角度看,对上述事件概括正确的是()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B.世纪之交出现了反侵略的高潮C.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D.都始终将自由作为奋斗目标【答案】B【解析】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没有体现求民主;农民阶级发起的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以及资产阶级发起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反对外来侵略,故B项正确。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由于阶级属性不同其斗争目标是不可能趋向一致,故A项错误;太平天国运动的目标主要推翻清政府,义和团的目标主要是反对帝国主义,故C项错误;D项中“始终”说法错误。14.甲午中日战争后,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说,“它(中国)可以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8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造成一系列特殊的权利关系”,而美国必须获得这些“巨大特权”。这反映出A.甲午战争刺激列强瓜分中国B.列强在侵华问题上已开始相互勾结C.列强在华争相划分势力范围D.美国是列强瓜分中国的最大受益者【答案】A【解析】材料“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反映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欲在华建铁路、开采矿山、开设银行,体现出列强要扩大对华资本输出,瓜分中国的图谋,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列强之间的相互勾结,“开始相互勾结”这一说法也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材料说的是美国驻北京公使田贝的设想,故CD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把铁路建筑权卖给一家辛迪加,把采矿权卖给另一家,把开设银行的权利卖给第三家”。15.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清朝日常政务主要归六部等分理,没有外交部,对外关系一直都由类似于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外交部之所以出现很晚,主要是因为A.“闭关锁国”政策排斥对外关系B.儒家“天下一统”的意识惯性C.中央机构叠床架屋的权力体系D.内阁与军机处涵盖了外交事务【答案】B【解析】“藩务、夷务和商务机构来承接”说明受到传入儒家思想影响,国人思想具有天朝上国思想,外交部出现很晚,B正确;A、C和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6.武昌起义爆发前夕,刘复基、杨洪胜、彭楚藩三位革命党人不幸被捕,在回答清政府官9员“为何要造反”的责问时,彭楚藩答称:“庚子之役,仇教仇洋,引起战祸,及至兵临城下,又将汉族良善臣民任意杀戮,甚至瓜分倡议,不惟无以挽救,犹谓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