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历史文科试题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据考古资料统计,秦汉墓葬、村落遗址、冶铁遗址出土的1350件起土铁农具中,犁铧、铧冠、鐴土约计146件(其中,铧冠约计101件,鐴土4件),锸、锄、铲、镢之属1204件。这些信息说明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农业。依据材料可知,秦汉铁制农具种类丰富,农具丰富说明了耕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首先并不能说明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其次依据史实当时冶铁主要用于锻造兵器;C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这些农具来源于官营手工冶铁业,并且根据铁制农具数量也不能得出其发达程度;D选项错误,材料中展现的是秦汉时期铁制农具数量与种类,不能说明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且秦汉时期铁器已得到全面推广不符合史实;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明清时期实行永佃制。永佃制有“田皮”(田面)和“田骨”(田底)之说,买卖田骨一般称为“大买”或“大卖”,买卖田皮一般称为“小买”或“小卖”。由此可以推知,明清期A.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懈B.农民土地私有制占主导C.地主土地私有制受冲击D.土地产权交易活动频繁【答案】A【解析】-2-据材料“永佃制……田皮(田面)和田骨(田底)之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永佃制是农民依约向地主交纳地租、永久佃种地主土地的一种租佃制度。其特征是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永久分离,这有利于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A项正确;永佃制下地主拥有土地的所有权,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占主导,故B项错误;当时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永久分离,故地主土地私有制没有受冲击,故C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存在买卖田骨和田皮的现象,但不能说明土地产权交易活动频繁,故D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永佃制……田皮(田面)和田骨(田底)之说”,学生应该正确理解永佃制的含义,认识到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永久分离,据此即可正确判断。3.《周礼·考工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抟埴之工二。”材料所反映的当时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显著特点是A.技术先进,生产标准化B.产品丰富,生产多样化C.分工细致,生产专业化D.产量庞大,生产规模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攻木”、“攻金”、“攻皮”、“设色”、“刮摩”、“抟埴”,说明官营手工业中各个部门分工非常明确,充分体现了生产专业化的特点,故本题选C项。A中美国标准化错误;B中多样化错误;D中细致没有体现。考点:古代经济·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国古代的手工业。4.北宋东京(今开封)“通宵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B.市已经遍布城内各处C.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坊和市已没有区别【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的“通宵”“不觉抵暮”,可以判定夜市和瓦子的经营已经没有时间限定。材料没有讲市和瓦子的分布范围,排除B,瓦子没有涉及经营者的问题,排除C,坊是居-3-民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杭州一带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队伍扩大,向往自由,追求正义正是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价值取向,材料所含的“自由”“正义”诉求,这正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的前景下市民文化生活中反映的价值取向,D正确;A是对材料题意的曲解,不符合题意,排除;B未体现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只涉及到宋代杭州这一个地方,谈不上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文学成就•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6.康熙初年的枫泾镇,“里中多布局,局中多雇染匠、砑匠,皆江宁人,往来成群”。踹染工匠在人身上受到“保长、布防、包头管辖”,作坊主对踹染工匠还有一定的超经济强制权利。据此分析当时的枫泾镇A.踹染工匠受到残酷剥削B.手工业者没有人身自由C.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D【解析】根据“踹染工匠在货币雇佣关系之外,还在人身上受到‘保长、布防、包头管辖’,作坊主对踹染工匠还有一定的超经济强制权利”,说明枫泾镇布局已经出现雇佣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踹染工匠受到多重关系的束缚并非完全人生自由,制约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速度,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不能充分体现,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踹染工匠在货币雇佣关系”,排除;-4-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踹染工匠在货币雇佣关系之外,还在人身上受到‘保长、布防、包头管辖’,作坊主对踹染工匠还有一定的超经济强制权利”。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前中期,朝廷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显然旨在维护专制权威和等级秩序,但是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显然说明冲击等级秩序,故排除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A。朝廷对玉制器皿等规定不是传统伦理,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而是强调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中朝廷饮食器具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可知是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8.据记载,新航路开辟后形成了中国与欧洲及其殖民地的“丝银贸易”,此贸易体系中西属美洲生产的大约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这一现象A.加速了欧洲价格革命爆发B.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的发展C.导致了西班牙经济的衰落D.反映了欧洲经济的主导地位【答案】B【解析】由于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国是丝绸贸易,“10万至13万吨白银中的一半流入了中国”说明新航路开辟之后的贸易推动了全球贸易体系发展,故B正确;A是对于欧洲的影响;C是对于西班牙影响;D与材料中中国主导信息不符。9.“战略目标的冲突和长期海上对抗决定了这场战争的形式——与近四世纪英国所参加的战争相比,它是完完全全的贸易战争。交战的任何一方几乎都没有入侵对方领土的意图,英国所要求的是至高无上的贸易统治地位,……是为了求得海上生存而极力抗争。”这场发生于-5-17世纪的战争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B.西欧国家工业化进程加快C.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D.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英荷战争,而英荷战争的结局是荷兰失败,荷兰的殖民霸权逐渐丧失,所以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7世纪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尚未初步形成,西欧国家也尚未开始工业化进程,所以选项A、B均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建立起‘日不落帝国”是在18世纪中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0.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工业革命的原因。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市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依据所学,市场的需求是英国工业革命的直接因素。分析选项,A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A。材料是揭示英国爆发工业革命的原因,没有揭示工业革命的过程,排除BD;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材料中不能体现,排除C。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原因11.1870年以后,欧美国家重工业发展迅速,在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生产流程日趋复杂,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与19世纪前期不能同日而语,这种现象A.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B.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C.得益于世界各国的科学技术发展D.体现了科技发明在工业中的应用-6-【答案】B【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由于生产力发展,垄断组织产生,材料中“一个产品需要多道工艺流程分工与技术的复杂性”说明这一现象,故B项正确;A与材料中相反;C中世界各国说法绝对;D中科技发明没有直接体现。12.1845年,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其势日就增加”的原因主要是A.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C.中国即将进入半殖民地社会D.中国自然经济面临着解体的危机【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摧毁了中国自身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把中国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故答案为A项。中国白银开始出现外流的趋势是在鸦片战争以前,B项说法错误,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已开始进入半殖民地社会,C项说法错误,排除;1845年,中国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D项说法错误,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变动·鸦片战争后的经济结构变动【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入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为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企业兴起,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大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诞生。13.有学者认为:尽管洋务运动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买的,不是批发的”,但是“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此说法主要是A.肯定了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B.指出了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实质-7-C.否定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D.看到了洋务运动兴起的社会背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国社会从中世纪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实始于这种支离斑驳之中”中可以看出,作者虽然提到了洋务运动的弊端,但主要是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作用,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所以答案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4.下表是抗战时后方工矿业发展的状况下列对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实业救国思想和战争需求的刺激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C.工业生产被官僚资本垄断D.日本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1937-1943年中国社会相关史实解读材料可知,1937-1943年中国处于抗战时期,实业救国思想和战争需求的刺激均会推动这一时期工业发展,A选项符合题意,正确;依据所学可知,到1937年“国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