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重庆市黔江新华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为春秋战国的两位思想家,甲主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乙主张“故圣人化性以起伪,伪起而生礼仪,礼仪生而制法度”。甲、乙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老子韩非子B.庄子孔子C.老子荀子D.庄子孟子2.战国后期,“舍短取长,则可以通万方之略”成为各家学说努力的共同方向,学术思想的发展逐渐呈现出交融、趋同的态势。这一趋势()A.阻碍了学术思想的发展B.标志着“百家争鸣”的结束C.与历史发展趋势相一致D.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3.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经·海外北经》中载:“夸父与日逐走(竞跑),入日(太阳落下)。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下列选项与材料中所表述的中心意思相符合的是()A.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B.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C.善人者,不善人之师D.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4.下列思想中,与《尚书》中“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一观念相去甚远的是()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B.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D.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5.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大一统思想B.墨家学2说C.法家学说D.黄老之学6.东汉初年创业集团不同于西汉初年的“布衣将相”,大都出自“士族大姓”。以光武帝君臣而论,基本都是南阳、河北地区的士族大姓,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贵族等级制的不断发展B.君主专制制度日趋衰落C.东汉政治中心向东移动D.儒学独尊后的社会变化7.唐代中后期,社会上出现一股“异儒思潮”。一些儒家学者采取空言说经、以经驳传等的解经方法,致力于阐发经文中的微言大义,甚至对经传的作者也提出怀疑。这一现象说明()A.市民阶层构建话语体系B.儒家理论体系亟待重建C.科举制影响到士人观念D.儒学饱受佛道思想冲击,丧失正统地位8.宋代的土大夫大都抱有“得君行道”的期待,他们以天下为己任,希望朝廷发起改革,从上而下实现其政治理想。明代的士大夫则抛弃了“得君行道”的幻想,转向“觉民行道”。如王阳明强调:“惟以开导人心为本”,强调“须作个愚夫愚妇,方可与人讲学”。这一变化的背景是()A.早期启蒙思想的传播B.政治体制的日益僵化C.市民阶层力量的兴起D.儒学逐渐走向思辨化9.在宋代文献记载中,妇女再嫁的事例颇多。《宋史,向敏中传》记载:北宋初年嫠妇(寡妇)柴氏欲携资再嫁,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争相求娶,闹得不可开交。材料主要反映()A.社会观念世俗化B.理学正统地位动摇C.门阀士族世风日下D.士大夫思想开明10.《王文成公全书》卷二《答聂文蔚》:“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下列各项中,与此观点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A.理先于气,理离不开3气B.天行有常,人道有为C.“天地之化日新”,反对“道统”主宰历史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11.“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如果要详细了解这些言论,应当查阅()A.《日知录》B.《船山遗书》C.《明夷待访录》D.《焚书》12.某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在其所著《帝王春秋》中提到,早年因读梨洲、船山、亭林遗书,于是有革命之志。下列属于梨洲先生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有力思想武器的是()A.废除一家之法,建立天下之法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循天下之公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13.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其诗歌多直写现实,但在《梦李白二首》中却展现了主观精神幻化成的梦境,以此来表达对故人的怀念,其在《归梦》《昼梦》中也表达了对故乡的魂梦相牵。由此可推知,唐朝()A.写梦诗寄托了诗人的情感B.以写梦题材为主C.浪漫主义成为诗歌的主流D.杜甫写梦诗成就最大14.下列书法作品能鲜明体现“书已尽而意不止、笔虽停而势不穷”特点的是()415.我国古代科技主要限于农业水利工程、时令、气象科技等,其他如机械、纺织、印刷等也有所发展,但都未能推动古代科技向近代转化。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A.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B.儒学长期处于正统地位C.中国传统文化关注重点是人际与社会的和谐D.中国推行闭关锁国政策16.画家张彦远在其美术通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将品评绘画的标准分为五等,即“自然”、“神”、“妙”、“精”、“谨细”,认为“自然者,为上品之上”、“失于自然而后神,失于神而后妙,失于妙而后精,精之为病也,而成谨细”。这反映出张彦远的绘画理论()A.重视绘画的教化功能B.强调以山水画为精髓C.与文人画的思想一致D.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17.日本学者摅薮内清在《中国·科学·文明》中说:“北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作者旨在说明北宋()A.出现新的生产关系B.诗词散文繁荣C.科技文化高度发达D.中央集权加强18.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耕牛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古代法律严格限制对牛的宰杀。《水浒传》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其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与其时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特点是很突出的。这种描写特点反映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B.北宋的畜牧业落后C.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D.人民反封建的精神19.《孔子改制考》是清代变法理论著作,关于此书叙述错误的是()A.该书于1898年出版,康有为撰写B.体现了按照资本主义国家模式改变中国制度的思想5C.以孔教名义提出了革命的要求D.体现了挽救民族危机的爱国情怀20.对近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潮中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A.某一时期可能存在几种思潮,但占主流地位的只有一种思潮B.几种思潮同时并存,各自都有较大影响C.一种思潮消亡,另一种思潮兴起,几种思潮相继独自存在D.继马克思主义成为主流后,其它几种思潮相继淡出时代舞台21.北大校徽(后称“北大红”)是鲁迅先生于1917年8月设计的,刘半农戏称为“哭脸校徽”。其图案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传统的瓦当形象,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承载了北大人“肩负重任”的理想与追求B.反映了“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C.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D.隐含了新文化运动的价值取向22.小说《妖梦》中有一对联:“白话通神,红楼梦、水浒真不可思议;古文讨厌,欧阳修、韩愈是什么东西”。这样的对联最有可能出自()A.辛亥革命时期B.洋务运动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戊戌变法时期23.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总理衙门官员郭嵩焘认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法”。这一观点()A.反思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B.提出了政治变革的迫切要求C.代表了当时社会主流思想D.批评了师夷长技的认知缺陷24.1915年到1918年之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A.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6富B.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C.“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D.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25.1945年,毛泽东曾在说:“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1949年他又说:“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国民党不讲马克思主义,前句错误B.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前后矛盾C.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前后不矛盾D.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后句错误第II卷(非选择题,共3小题50分)26.(20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思想不断修正完善。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家学说自孔子之后就有性善性恶之争。董仲舒向往的是一个完善和谐的大一统儒学体系,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争端的继续存在……他舍弃孟子和荀子的说法,他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董仲舒对于荀子所赞同的只有荀子的教化思想,而与孟子一致的是把圣人看成善的标本的思想。——屠承先、陈增岳《论董仲舒对原始儒学的改造和发展》材料二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如果一种思想成为拥有权力的意识形态而笼罩一切,这时,会有一些空洞的套话反复,这些话语不仅会常常写在书里而且会成为背诵的教条,甚至当作生活的金科玉律……我曾经相当注意明代和清朝初期,皇权运用普遍主义的真理观念对思想的垄断和遏制。——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导论》(1)、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的“人性论”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能体现其“人性观”的政治主张?(6分)7(2)、据材料二,指出理学的核心内涵,并从中分析出儒学思想体系在发展中体现出的特征。(4分)(3)、据材料三,明清之际中国的思想界出现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儒家思想有何新发展?(8分)(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儒学发展的基本趋势。(2分)27.(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有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子张受此义,故因三世而推问十世,欲知太平世之后如何也。孔子之道有三统三世,此盖藉三统以明三世,因推三世而及百世也。……人道进化皆有定位,自族制而为部落,而成国家,由国家而成大统。由独人而漸立酋长,由酋长而渐正君臣,由君主而渐为立宪,由立宪而渐为共和。……此为孔子微言,可与《春秋》三世、《礼运》大同之微旨合观,而见神圣及运世之远。——康有为《论语注》材料二孔学优点,仆未尝不服膺,惟自汉武以来,学尚一尊,百家废黜,吾族聪明,因之锢蔽,流毒至今,未之能解;又孔子祖述儒说阶级纲常之伦理,封锁神州;斯二者。于近世自由平等之新思潮,显相背驰,不于报章上词而辟之,则人智不张,国力浸削,吾恐其敝将只有孔子而无中国也。即以国粹论,旧说九流并美,倘尚一尊,不独神州学术,不放光辉,即孔学亦以独尊之故,而日形衰落也。——陈独秀《通信》(《新青年》第2卷6号)(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思想与儒学的关系,该思想有何特点。(4分)8(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陈独秀对儒学的态度,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和陈独秀对儒学持不同态度的原因。(4分)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时,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形成了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战国时,一大批思想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汉武帝独尊儒术,确立儒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正统地位。魏晋玄学,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和发展。到了宋代,儒佛道学说相互渗透,形成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宋元时期,科技、史学、文化、艺术高度繁荣。明清之际,个性解放的思想出现。清初,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材料二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以改造国民性为主要目的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国民性的改造归根到底是革除旧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建立新的与共和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其根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