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p13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钟赛香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z一个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内部变化及与相关区域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z因此,研究一个区域的发展除了分析内部的结构、组织、增长之外,还要分析相关区域对它的影响。z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主要探讨区域之间是如何发生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它们建立发展关系的方式和对各自影响的机制。–探讨区域之间的资源、要素流动–产业的集聚、转移或扩散–经济增长的区域传递等的方式和过程z以上三方面对相关区域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变化、区域之间的经济空间格局所产生的影响。第第1313章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第一节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第二节第二节区际联系区际联系第三节第三节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一、区域相互依赖理论一、区域相互依赖理论z依赖是指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是以另一个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前提的关系。早期的国际贸易和经济关系的研究主要考察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贸易现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一)依赖理论第一节第一节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殖民者大都西方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俄罗斯,他们有这么两个特点z一个是好战,世界历史中大家应该知道欧罗巴大陆从罗马帝国开始,相信人之初性本恶的他们就热衷于通过武力朝四方扩张,而不是像我们中国,通过儒家文化改变其他国家风俗习惯。要求大家性本善,要做一个好好先生。z这些国家第二个特点那就是贪婪,对财富的极端渴望。事例一事例一z不少学者指出,在发达的资本主义与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存在着一种依赖关系。–前者利用其经济、技术方面的优势,以及制订游戏规则的优势而对后者产生控制作用,进行剩余价值的剥削。–后者由于经济的落后而在贸易和经济交往中处于被动地位,发展上形成对前者的依赖或称之为依附。特别是那些殖民地国家,这种依赖关系就更为明显,依赖程度就更深。z弗兰克(A.G.Frank)指出,殖民地国家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联系并没有给它们自动地带来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发生因贸易和劳动力的分化而促成了经济的发展,相反,这些国家所存在的各种经济问题却是因与资本主义世界建立联系而产生的,并一直延续了下来。z他提出了所谓的不发达模式,说明处于外围的国家在其殖民时代的初期就被纳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即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之中,从而导致了它们立即陷入困境。在外围国家与资本主义的中心国家之间存在一条无限的宗主——卫星链,外围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就通过这条链而流入到了中心国。可见,如果说卫星国地位是外围国家经济不发达的原因,那么,宗主——卫星联系的减弱就可以减轻结构性的不发达或更有可能使外围国家发展起来。因此,他主张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外围国家通过社会主义革命而从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中摆脱出来,否则,继续留在资本主义体系中不可避免地结果就是不发达。z在60年代和70年代,许多学者对第三世界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关系的研究形成了一个激进主义经济发展学派。他们的基本观点就是上述的第三世界国家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依赖。指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宗主国,它们在向第三世界国家扩张和渗透时使后者成为卫星国,造成卫星国经济的贫穷和对宗主国的依赖。依赖是不发达的根源,所以,必须打破造成剩余价值转移的宗主——卫星链,第三世界国家才能政治上独立,经济上走向发达。z下面几个例子z许多人以为美国的民主制度是由开国元勋们创造的,实际上,美国建国后的民主是建立在殖民地时期的民主基础上的。在1776年独立之前,美国13个殖民地都已有独立的民选议会,并积极发挥对总督的抗衡作用。有史学家认为,殖民地时期美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已经超过当时欧洲大多数国家,甚至超过其宗主国英国。z1997年回归中国之前的香港,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香港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的权利保障,在当时的亚洲,已经处于领先水平。z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20世纪初还是英国的殖民地,但当时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人民的权利保障,已经被视为当时世界的楷模。z现在拉丁美洲公认经济昀发动、民主保障昀好的有4个国家和地区,分别是荷属安的列斯、百慕大群岛、波多黎各和巴哈马。但荷属安的列斯是荷兰的殖民地,百慕大群岛是英国的殖民地,波多黎各是美国的自治领(波多黎各几次全民公决都反对独立),只有巴哈马是主权国家。z在世界历史上,殖民地常常扮演着先进国家文化在落后地区延伸的据点的角色,殖民地在某个区域处于领先地位的情况比比皆是。宗主国同殖民地的关系,大多数是双向的权力义务关系,而不是单向。z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诸多现象的认识VS理性的世界大历史观。z是否殖民地也有可能发挥先进的历史作用。这是形成理性的世界近现代史观所不应该绕过的一个问题??(二)相互依赖理论z依赖理论虽然揭示了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贸易和经济发展关系的一些特征,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即只从不利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而没有看到事物的另一面。z后来一些学者从双向作用的分析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关系,提出了相互依赖的观点。z布鲁克菲尔德(H.Brookfield)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z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z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象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z现在,西方学术界对相互依赖的理解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之间都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只不过程度有所差异;–二是相互依赖意味着依赖是双向的传递和影响,而不是只作用于某一方;–三是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在不断地发生变化。z因此,可以这样来理解相互依赖,即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经济行动和政策)所发生的双向作用、影响的过程或现象。z衡量相互依赖的程度,一般采用以下指标:–其一,国际贸易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的比值;–其二,各种出口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变化;–其三,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指标二、中心二、中心——外围理论外围理论z中心-外围理论有时也称之为核心-边缘理论或中心-边缘理论,是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经济学研究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不平等经济关系时所形成的相关理论观点的总称。不少学者都使用了“中心”和“外围”这一对概念来分析世界上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格局,并提出解决它们之间不平等关系的政策设想。如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的中心边缘国理论就是其中之一。z中心、外围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后来被引入区域经济的研究之中,融入了明确的空间关系概念,形成了解释区域之间经济发展关系和空间模式的中心-外围理论。其中,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提出的中心-外围理论较具代表性。z弗里德曼认为,在若干区域之间会因多种原因个别区域率先发展起来而成为“中心”,其它区域则因发展缓慢而成为“外围”。中心与外围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发展关系。z总体上,中心居于统治地位,而外围则在发展上依赖于中心。–中心对外围之所以能够产生统治作用,原因在于中心与外围之间的贸易不平等,经济权力因素集中在中心,同时,技术进步、高效的生产活动,以及生产的创新等也都集中在中心。中心依靠这些方面的优势而从外围获取剩余价值。–对于外围而言,中心对它们的发展产生压力和压抑。如中心工资水平的提高,就会使外围面临相应地提高工资水平的压力,或者是被迫增加出口来弥补进口增长所造成的资金压力。因此,外围的自发性发展过程往往困难重重。z中心与外围的这种关系会因为推行有利于中心的经济和贸易政策,使外围的资金、人口和劳动力向中心流动的趋势得以强化中心与外围之间构成了不平等的发展格局。z弗里德曼对中心与外围关系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中心的发展与创新有很大关系。中心存在着对创新的潜在需求,使创新在中心不断地出现。创新增强了中心的发展能力和活力,并在向外围的扩散中加强了中心的统治地位z六个自我强化、反馈的效应支持了中心的成长。它们分别是主导效应、信息效应、心理效应、现代化效应、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z主导效应就是外围的自然、人文和资本资源向中心的净转移。z信息效应是中心内部潜在相互作用的增加。z心理效应是创新的成功对更多创新的刺激作用。z现代化效应是中心为适应创新而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化。z连接效应是一个创新引起新的创新的趋势。–生产效应是为创新而提供有吸引力的结构支持,包括经济规模的增长和专业化。–信息效应和心理效应常常与主导效应相伴随,而现代化效应则与连接效应和生产效应密切相联。在这些效应的作用下,中心不断地成长。z相比之下,外围的发展将处于不利地位。三、赫希曼的极化三、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涓滴效应学说z赫希曼(A.O.Hirshman)是世界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家,他对一个国家内各区域之间的经济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极化-涓滴效应学说(也有人译为极化-淋下效应),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影响。z赫希曼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先在某个区域发生,那么它就会对其它区域产生作用。为了解释方便,他把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称为“北方”,欠发达区域称为“南方”。北方的增长对南方将产生不利和有利的作用,分别称之为极化效应和涓滴效应。极化效应极化效应zz第一、要素流动方面。第一、要素流动方面。随着北方的发展,南方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了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经济发展恶化。–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北方的经济增长对劳动力需求上升,特别是对技术性劳动力的需求增加较快,同时,北方的劳动力收入水平高于南方,这样,就导致南方的劳动力在就业机会和高收入的诱导下向北方迁移。结果,北方因劳动力和人口的流入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南方则因劳动力外流特别是技术人员和富于进取心的年轻人的外流,经济增长的劳动力贡献(实际上也包括了智力的贡献)减小。–资金的流动:北方的投资机会多,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南方,南方有限的资金也流入北方。而且,资金与劳动力的流动还会相互强化。从而使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被削弱。zz第二,在国内贸易中。第二,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相对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特别是,如果北方生产进口替代性产品,南方原来可以按较低价格进口的这些产品,现在不得不在高额关税保护下向北方购买。在南方本来可以向北方输出初级产品,但是,如果南方的初级产品性能差或价格有所上涨,那么,北方就有可能寻求进口。这样,就使南方的生产受到压制。zz第三、在出口方面。第三、在出口方面。南方由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无法与北方竞争,导致出口的衰退。涓滴效应涓滴效应z在劳动力需求上:北方吸收南方的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南方的就业压力,有利于南方解决失业问题。z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给南方带来发展的机会,刺激南方的经济增长。特别是,北方的先进技术、管理方式、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经济和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的涓滴,将对南方的经济和社会进步产生多方面的推动作用。四、梯度推移学说四、梯度推移学说z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梯度推移说是建立在产品周期理论基础之上的。在研究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z梯度推移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进而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z与产品周期相对应,可以把经济部门分为三类,即产品处于创新到成长阶段的是兴旺部门;产品处于成长到成熟阶段的是停滞部门;产品处于成熟到衰退阶段的是衰退部门。因此,如果一个区域的主导部门是兴旺部门,则被认为是高梯度区域;反之,如果主导部门是衰退部门则属于低梯度区域。推动经济发展的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产业、新

1 / 1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