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吉林省普通高中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答题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3.考生作答时务必将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完成后,将答题卡上交,其它试卷考生自己留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部分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杜甫的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尧舜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与杜甫这一向往相近的思想学派是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2.这种情形驱使孔子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是微不足道……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的主要原因是A.“四书”“五经”被定为学校的教科书B.儒学全面汲取了佛教、道教的有益内容C.儒家思想经改造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D.孔子的主张顺应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需求3.《唐律疏议》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是刑罚的本体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2-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下为公C.民为邦本D.民贵君轻6.“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当时史实的结论是A.佛教开始传入中国B.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7.《宋史》中出现了一些人物的名字,如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钱端礼、张忠恕等。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A.佛学B.理学C.道学D.法学8.我们之所以把希腊的智者学派等称为近代人文主义的起源的主要依据是A.开始冲击欧洲中世纪封建神权黑暗统治B.最早的确立起了人文主义思想体系C.已逐渐反映了资产阶级的世界观D.发现了肯定现世生活和肯定人的思想9.有人说,苏格拉底和我国的孔子有若干相似的地方,甚至有人将他比做希腊的孔子,将他的学生柏拉图比做希腊的孟子。因为从若干的事实对照起来看,苏氏和孔子确有不少类似之处。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主要区别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B.强调知识的作用C.肯定人的价值D.推崇君主权威10.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选择的依据最可能是A.风俗画和文人画B.宫廷舞和京剧-3-C.话本和小说D.元曲和杂剧11.明代江南文人热衷于著书,其内容往往都迎合图书市场的需要。此时的热销书大致分为三类,一是为科场考试服务的,二是供市民休闲消遣的,三是反映社会各领域生活热点的。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江南地区A.城市经济居于全国之首B.宽松舆论环境下文人思想活跃C.出版印刷行业利润丰厚D.文化教育的普及程度较高12.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T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A.传统夏夷观念发生变化B.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C.开始探索西体中用的途径D.肯定英国政治制度的优点13.1840年后,中国信西教之徒在农村往往是舆论所鄙视的下层人物,缙绅之流几乎以异类观之,而城市教徒却常有社会上层分子,知识分子也常以平和之气作些记述。这说明A.西方宗教对农村影响超过城市B.市民思想开放对西方宗教宽容C.传统观念受冲击程度存在差异D.宗教信仰与民众经济状况相关14.孙中山在晚年时感悟到:“当文为维护共和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意识到自已的孤单;俄国革命胜利,才深感人民群众力量之伟大。……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下列举措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B.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耕者有其田”C.颁布《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D.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5.1927年8月,毛泽东在一次临时中央政治局会议说:“大家不应只看到一个广东,湖南也是很重要的。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广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在适值暴动时期,更需要武装……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这表明A.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已经完善B.说明了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唯一斗争方式-4-C.表明了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D.体现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新构想16.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17.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B.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C.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D.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18.“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A.对社会财富再分配的民生思想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C.建立英国式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愿望D.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19.民间有这样的说法:“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能验证这一说法的理论是A.牛顿万有引力定律B.牛顿三大运动定律C.普朗克的量子理论D.爱因斯坦相对论20.19世纪英国诞生的一项伟大理论,戳穿了“上帝创造万物”的谎言,把越来越多的人从宗教神学的无知、愚昧和落后中解放出来。该理论是A.经典力学B.相对论C.进化论D.量子论21.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A.内燃机的出现B.相对论的提出C.蒸汽机的推广D.发电机的发明-5-22.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A.重实验B.重理论C.重民众D.重实用23.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至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A.教会是否腐败B.信仰是否必要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24.卢梭说:“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材料反映了卢梭A.直接民主的思想B.天赋人权的思想C.代议制民主思想D.社会契约的思想25.一批同学去看书画展,导游在介绍时说:“这幅画使用了光与色的组合,使画面上的旭日、河水、晨雾、小舟、远方的景物随着光色的变化交相辉映,给人以特有的整体感。”对这幅画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幅画是《清明上河图》B.这幅画的作者是英国人C.这幅画是毕加索的作品D.这幅画属于印象派画作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第28题15分。共50分)26.(20分)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6-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6分)(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5分)(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3分)27.(15分)人文精神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他的出名主要是由于他的学说,即“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罗素《西方哲学史》材料二下面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7-材料三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路德选集》材料四中国近代军事学家、政论家蒋百里著《欧洲文艺复兴史》后,梁启超评价说:“然则此书者,吾不敢径指为百里所得之曙光,然吾有以窥其求曙光所由之路也。……吾证其为极有价值之作,盖述而有创作之精神者也。”金宝山也评论道:“蒋百里撰写的《欧洲文艺复兴史》是我国人士所撰有关文艺复兴的第一本著作。……蒋百里在文中提出的‘人之发见,世界之发见’两点,正是‘民主、科学’的生动注脚,符合时代精神。”(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谁?(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的学说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4分)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2分)(3)材料四中的评论者认为文艺复兴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1分)他们又是怎样认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的?(2分)28.(15分)材料一: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