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中学、西安三中等五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陕西省宝鸡中学、西安三中等五校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或二维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或二维码者粘贴处。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或刮纸刀。第I卷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殷商时期,人们占候云气、祭祀神灵以求福佑。西周时期,统治者认为“天命靡常”,专门修筑灵台、设置职官观天望气,以指导政务修行。材料体现了西周A.因朝代更替而否定天命神意B.君主集权强化祖先崇拜C.重制度人事以顺应社会变迁D.祭祀活动巩固宗法制度2.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宋宣公临终前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后来的宋穆公)。他曾说:“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后来宋穆公投桃报李,传位给宋宣公之子与夷,甚至说出传子是“弃德不让……岂曰能贤”的话。这反映出A.儒家思想已经成为治国理念B.宗法血缘观念扩展至宋国C.传统王位继承规则受到冲击D.礼乐制的约束功能被削弱3.学者王刚指出,伴随秦汉间政治的展开,汉初宰相性格开始从“主事”走向“主臣”在抛弃事务主义及文牍主文的过程中,通过“主臣”,建设健全的官僚团队,达到“百姓亲附”,从而日渐疏离秦政精神。据此,汉初宰相身份的转变有利于A.加强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B.提高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C.健全关注民生的官僚集团D.践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4.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2-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A.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C.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D.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5.据《唐六典》记载,唐代的正式公文有15种。其中皇帝的专用文种有由皇帝亲自处理的,如册封之制书;有奏请皇帝批准后由宰相处理的,如敕旨;也有由宰相独立处理的,如堂帖;还有由翰林院处理的,如批答。这体现了唐代A.中枢决策机构行政效率较高B.国家政务分工明确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有所缓和D.文官集团权力上升6.宋明时代,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经营,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不抑兼并”的国策、“利农重商”的思想、城市制度被打破。材料反映了A.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被彻底打破B.古代商业“末业”地位发生根本变化C.经济重心南移导致重商”思想盛行D.商贸政策多元化促使抑商政策的松动7.明朝货币白银化“把国家财政活动推到快速运转的经济旋流中,从而造成了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凝重稳定的社会结构偏离传统运行模式”。材料表明货币白银化A.是海外贸易发展的结果B.加速了社会转型的进程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破坏了稳定的社会秩序8.清朝前期,乾嘉学者继承顾炎武考据学的方法,博古不通今,论史不议政,涌现出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和浙江学派等各具特色的学术流派。他们都以考订实证为基本特征,标榜“汉学”,以别于官学、“宋学”。这反映了当时A.君主专制空前加强B.程朱理学遭受动摇C.社会剧变思想活跃D.经世致用深入人心9.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一开始就建立在通海的手织业基础上,全厂70%的产品供应通海手织户,他还建立通海垦区,所产棉花,供应大生原料。后又陆续办起炼铁、机器、油脂等多种工业,以至轮船、商务、银行,汇兑,构建了“南通实业”体系,据此可知,张謇A.实业救国的成效最大B.强调工农业协调发展C.积极探索近代工业化之路D.强调传统工业与现代工业并行发展10.1867年英国汇丰银行上海分行开始发行纸币,至1874年纸币发行量增至220万元,并流-3-通于东南沿海一带。19世纪80年代末,上海本地人宁愿要汇丰银行的钞票,也不愿要本国钱庄的票子。据此可知,外国银行在中国发行纸币A.逐渐控制了经济命脉B.促进了近代金融业转型C.压制民族工业的成长D.冲击了传统的金融秩序11.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这反映了A.中国共产党救国主张B.国民党民族思想发生巨大变化C.抗战时期民族之矛盾D.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对外主张12.中共二大根据列宁的建党学说。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少数绝对服从多数”,“下级机关须完全执行上级机关之命令”,“全国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之决议,本党党员皆须绝对服从之”。这说明中共A.实现从幼稚到成熟的转变B.开始受到国际因素影响C.避免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D.高度重视党内组织建设1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接收敌伪产业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国纺织建设公司”“中国纺织机械公司”“中国蚕丝公司”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垄断组织。这反映出A.政府践行了“节制资本”的思想B.经济中“国进民退”的现象突出C.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陷入绝境D.政府大力扶持民族工业的发展14.1948年8月7日召开的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一次大会,大会的代表共542人,其中党员376人,非党人士166人。“它是一个临时性的,而且也是华北一个地区的。但是,它将成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前奏和雏形。”这次大会A.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B.背景是解放战争基本胜利C.奠定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D.体现鲜明的社会主义原则15.1953年至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年均达到92.36%,高于经济恢复时期年均84.7%的水平;消费资料所占比重仅为7.64%,较经济恢复时期的15.3%有较大下降。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发展加大消费资料供给B.经济建设深受外来模式影响C.生产关系变革减少进口需求D.西方国家经济封锁已经打破16.1984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类商品实行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4-即价格双轨制;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这表明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优势C.国有企业制度根深蒂固D.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显现17.古代雅典城邦任何法令的出台,首先需要某一公民发起政治倡议、提出议案,然后由议事会和主席团召集会议、筹备事项、主持公民大会进行讨论,最终由公民大会作出决定。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司法审判程序严格规范B.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C.民主运作方式公开透明D.公民参政议政态度积极18.罗马法规定,在处理完全与公法或宗教事务有关、而非与私法有关的案例时,债权人可私自对由债务人保有的动产进行扣押。士兵可以此获得他的军饷或购买装备所支付的款项,税吏则可以此迫使冥顽不化的纳税人就范。据此可知,古罗马时期A.罗马法注重维护贵族财产权益B.债权人可依法占有债务人的财产C.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罗马法适用于社会各阶级的纠纷19.荷兰和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把投资与经营管理、商业活动分开,使投资者从经营管理的责任下解放出来,可以调动大量资金投入商业冒险事业。这种公司管理模式A.是组织新航路开辟的有效力量B.是自由主义思想的典型体现C.标志着垄断组织的出现和发展D.反映了商业革命的重要成果20.17世纪中期至18世纪,欧洲著名的科学机构有巴黎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丙芒托学院和德国柏林学院等。它们旨在“把先前分散孤立的科学家集合起来,以便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帮助,并且使不论是政治或者商业势力都感到科学的实际重要性。”这些机构的成立A.配合了欧洲的政治革命B.有利于人们思想的解放C.推动了实验科学的产生D.影响了工业革命的进展21.1830年开始,英国的议会改革进入决战阶段,中等阶级以请愿、集会、出版、宣传等温和、和平的活动推动改革,手工工人除了集会、请愿等和平方式外,也用骚乱、武装起义等暴力方式推动改革,代表土地贵族的辉格党也充当了改革派的盟友。这说明A.议会改革已成势在必行的事B.工业革命壮大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C.辉格党成为改革的主要推手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政治诉求趋同22.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写道:“表面上高高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政权,实际上正是这个社会最丑恶的东西,正是这个社会一切腐败事物的温床。”马克思的批评意在赞扬巴黎公-5-社的哪一举措A.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废除了旧军队、旧警察,代之以人民自卫军C.公职人员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D.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23.1934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向美国议员中学识最渊博的盲人参议员托马斯·戈尔询问对他废除金本位制的看法,戈尔冷冷地回答:“这是明显的偷窃,不是吗,总统先生?”下列阶层中,明显会支持戈尔的是A.大资本家B.中产阶级C.工人D.农民24.在英国传统福利制度下,中央政府统一规定福利保障的覆盖范围、水平及项目。20世纪90年代,布莱尔政府强调福利既是每个人的权利也是每个人的责任,强调个人自我保障,建设国家、社会、企业、个人的责任机制。据此可知,布莱尔政府A.极大提高了民众的福利待遇B.使社会保障实施形式多元化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D.清除了福利国家存在的弊端第II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8、2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7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1845--1894年的中美贸易呈增长趋势,貿易顺差依然在中国一边,但贸易顺差额呈减少的趋势。同时,中美贸易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美国输华产品开始由土特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棉纺织品开始显露优势;中国输美产品仍以茶叶和生丝为主。1895--1911年是中美贸易增长较快的时期。从1896年开始,中国对美贸易几乎连年逆差,而且数额越来越大。1912--1936年是中美贸易的“激进时期”,中美贸易额有很大的发展,其中中国的输入增长远远快于对美输出的增长速度。----摘编自李一文《近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研究》材料二纺织行业是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龙头,衬衫等出口纺织品席卷美国市场,开始对美国纺织业构成威胁,引发了日美之间的纺织业摩擦。最终,日本让步,两国在1971年签订了《日-6-美纺织品协定》,纺织品贸易摩擦得以平息。此后美国人发现,身边的日本货还在增加,两国贸易摩擦从纺织品扩大到彩电、钢铁、机械、化工等领域。1977年,日本与美国达成《维持市场秩序协定》,三年有效期内,每年对美国出口电视机限制在175万台。从1979年到1992年,美日有关汽车的贸易摩擦的谈判,几乎就没有间断过……1974年,美国修订了《贸易法》中的第301条。此后又拿出“超级301条款”,提出不经过世界贸易组织的许可,采用单方面措施,对日本出口的豪华小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此外,美国还不断通过政治外交手段,来获得经济谈判所得不到的利益……----摘编自白益民《向美日贸易战中的日本学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45--1936年中美贸易发展的趋势并分析其原因。(11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美日贸易摩擦出现的原因及特点,并对两国在处理贸易摩擦中的策略加以简要评述。(14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作为中国近代期刊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政论性综合杂志,《东方杂志》曾刊发过大量商业广告。下表为部分广告摘录。1912年9卷6期某公司广告声明:“本公司专为辅助华商期间,并非志在牟利。各商家自本公司接洽,自当一律待遇,托办之事,亦当严守秘密。”1915年12卷4期进步杂志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