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历史上学期月考试题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曹兵武在《分封制度与华夏传统的普世化》中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C.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D.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2.“古者天子封诸侯,其地足以容其民,其民足以满城而自守也。”——《谷梁》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A.分封制的目的在于扩张疆土B.分封制易导致分裂割据C.诸侯国领土不能随意扩展D.诸侯国实行小农经济3.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于()A.分封制B.宗法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4.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嬴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同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从中体现了()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B.历法是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D.封建皇权至高无上5.钱穆说:“拿历史大趋势来看,可说中国人一向意见,皇室和政府是应该分开的,而且也确实在依照此原则而演进。皇帝是国家的唯一领袖,而实际政权则不在皇室而在政府。代表政府的是宰相。皇帝是国家的元首,象征此国家之统一;宰相是政府的领袖,负政治上一切实际的责任。”下列符合钱穆观点的是()A.中国传统政治是皇帝专制B.中国传统政治是宰相专制C.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专制制度D.中国传统政治不是皇帝专制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以下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抨击秦的专制暴政B.否定中央集权制度C.肯定秦的郡县制度D.主张恢复分封制度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2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8.《新唐书》记载:“(卢商)早孤,家贫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作为文献史料,此记载可用于佐证唐代科举制()A.体现九品官人法的原则B.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C.选官偏重人才道德品行D.进士科是入仕唯一途径9.宋代官制分官、职、差遣三种,只有得到“差遣”了才能掌握实权,南宋史尧弼描绘道:“无其事虚设其官,无其功而空食其禄。”这种现象使得宋代()A.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B.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C.地方势力得到增强D.官僚队伍膨胀及滥政10.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11.史料记载,公元1384年9月14~28日皇宫收到奏章1160件,共计3291件政务。“庶务丛集……人主以一身统御天下,不可无辅臣。”于是皇帝下令()A.立左右丞相辅佐全国政务B.建中朝参与军国要务C.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D.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共议12.《后汉书》载:“建武年间,(任延)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这段记载反映了当地()A.推广曲辕犁后增加了耕地面积B.开始注重精耕细作提高农业产量C.自然资源的贫乏导致生活贫困D.农民意识的落后导致生活贫困1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千耦其耘B.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14.《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B.社会制度C.生产能力D.劳动力短缺15.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3A.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农民家庭生活闲适D.农户经营方式多样16.郑学檬指出,宋《天圣令》与唐《田令》相比,没有还授田的规定,更无永业、口分之别;并且要求“诸官人、百姓,并不得将田宅舍施及卖易与寺观。违者,钱物及田宅并没官”。这一规定()A.加强了国家对土地产权的控制力度B.制约了商品经济的不断提高C.使私人土地所有制得到充分发展D.推动了小农经济健康发展17.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C.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18.北宋时东京开封城内:“倘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南宋时都城临安城内沿街的临时工匠,如补锅、修鞋帽、穿珠子、修刀剪、磨镜等匠人,随时可叫唤,大约有数十种。材料反映宋代的民营手工业()A.行业分工开始出现B.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C.以官营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19.“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按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A.“重农抑商”政策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重农抑商”政策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重农抑商”政策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中国古代20.雍正二年九月,两广总督奏请广东开矿,世宗批谕:“悯念穷黎起见,谕尔酌量令其开采,盖为一二真实无产之民,许于深山穷符觅微利以糊口资生耳。……若招商开厂,设官征税,传闻远近,以至聚众藏奸,则断不可行。”材料反映了清政府的主要目的是()A.严格限制民间开矿B.保证官方开矿垄断权C.体恤社会下层百姓D.防止地方出现变乱21.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自耕农和地主佃农手工工场主和雇主商人占总人口比例24%36%30%10%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是()①反映了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变化4③说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④体现自然经济虽开始解体,但依然处于主导地位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22.《说文解字》关于家的解释:“从宀,豭(jiā)省声。”周伯温曰:“豕居之圈曰家,故从宀从豕。”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特点是()A.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B.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C.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D.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23.《白银帝国》是一部反映晋商的历史影片,展现了明末清初康家票号“天成元”的兴衰故事。下列有关晋商的说法,错误的是()A.晋商指山西商帮,是建立在亲缘基础上的商人组织B.明初晋商藉明朝统治者为北方边镇筹集军饷而崛起C.晋商的活动范围极为广泛,甚至走出国门开拓国外市场D.晋商依附于农业文明,是封建经济的补充和附庸24.在一次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语句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A.主张“尚贤”、“节俭”的墨家思想B.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25.雍正所作朱批上谕,责备臣下,并不用法律上的话说,总说“你的天良何在?你自己问心可以无愧的么?”这说明雍正帝要求臣下的一个重要标准是()A.“存天理,灭人欲”B.“知行合一”C.“格物致知”D.“致良知”26.朱熹曰:“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这可以认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27.磁针是铁打磨成的,铁属金,按五行生克说,金生水,而北方属水,因此北方之水是金之子。铁产生于磁石,磁石是受阳气的孕育而产生的,阳气属火,位于南方,因此南方相当于磁针之母。这样,磁针既要眷顾母亲,又要留恋子女,自然就要指向南北方向。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介绍了我国最早的指南工具“司南”B.借用了阴阳学说的某些思想C.科学地解释了磁针指南的原理D.该理论促进了指南针的发明28.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5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29.“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31.(14分)历史上对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优劣,看法不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别子(嫡长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礼记·大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天下之道……使贤者居上,不肖者居下,而后可以理安。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四秦人任智力以自雄,收万方以自私,敢于变百圣之大法,自速其年世,以遗生民气运世世无穷之大祸,祖龙(秦始皇)之罪上通于天矣!——颜元《习斋四存编》6(1)据材料一,指出材料所说的制度对维护周天子权威有何积极作用。(4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李斯和柳宗元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秦到唐哪些重要的政治制度体现了他们的观点。(6分)(3)据材料四,分析颜元反对郡县制的理由。(2分)(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材料中对分封制与郡县制的看法产生较大差异的原因。(2分)32.(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墨子》中说:“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业寝,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材料二自耕农是封建国家直接剥削的对象。为了保证赋税、徭役和供应,封建国家历来关注这一阶层的存在。“稳定小农”是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良策,每一个新王朝建立时,对此尤为关注。他们总是采取鼓励垦荒等政策,积极培植自耕农。……自耕农这一阶层很不稳定,经常分化。——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材料三《春秋谷梁传》中说:“初税亩……初者,始也。……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材料四《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