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甘肃省兰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考历史5月模拟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分)1.公元前510年,各国诸侯为周王筑城,动土前,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使工程得以提前完成。《左传》中的这一记载说明A.周代礼仪制度周详完备B.分封制生命力极强C.春秋时期数学成就较高D.周王室权力得到巩固【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数学成就较高,故C正确。“周详完备”表述太绝对,排除A项;B、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对王城的长、宽、高连沟洫在内的土石方及人工、材料,甚至各国劳动力的往返历程和所需干粮的数量,都计算得精确周到”。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2.汉代初期的行政区划体系如下图所示。汉代的诸侯王国以下是郡县,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之外,汉高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汉初的地方行政体制A.否定了秦朝的郡县制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短期内稳定汉朝政局D.直接导致了七国之乱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结合所学可知,汉初分封刘姓贵族与军功大臣,有利于稳定汉初统治秩序,故C项正确。A项,郡国并行制并未否定郡县制,排除。B项,封国制并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排除。D项,为景帝削藩导致,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根据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本题掌握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进行回答。3.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四年(621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记述出处“废五铢钱,铸‘开通元宝’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便之。后盗铸渐起。”《通典》“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旧唐书》“铸‘开元通宝’……得轻重大小之中……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新唐书》A.唐代存在非法铸造钱币现象B.五铢钱比通宝钱价值高C.唐朝全盛时铸造开元通宝D.唐代设立防止盗铸钱币的钱监【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后盗铸渐起”、“盗铸者论死,没其家属”可知体现的是唐代存在非法铸币的现象,A选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得出五铢钱比通宝钱价值高。排除B项;开元通宝铸于唐高祖时期,这一时期并不是唐朝全盛时期,排除C项;D项只有一个材料有涉及3到,故不能得出结论,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商业发展及史料分析,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唐朝时期商业发展及史料分析的准确把握。4.明代监察御使的品级仅为七品、从七品,甚至更低,且选拔极其严格,1439年明政府颁布了名为《宪纲条例》的专门监察法规。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这反映出当时A.官僚体制走向成熟B.内阁地位日渐衰落C.皇帝权力不断加强D.政治风气较为清明【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但监察官员不受任何行政管辖只对皇帝个人负责,可单独奏事,上可纠劾阁臣,下可巡察地方,因而其职备受推崇”体现出监察官员直接对皇帝负责,是明朝皇权强化的表现。故C正确。官僚体制走向成熟时在唐朝,排除A。材料中没有涉及内阁,排除B。材料不能全面反映明朝的政治风气较为清明,D错误。5.如图为某校学生在学习中国近代史过程中创作的漫画《经学难抵洋枪炮》,对该漫画理解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B.时代巨变要求“师夷长技”C.中国应该进行制度变革D.否定传统才能实现自强4【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图片信息“经学难抵洋枪炮”实际上反映出中国传统思想并不能抵御与西方入侵,这体现了当时国人要求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学技术的思想主张,故B正确;材料信息的主旨并不是闭关锁国导致落后挨打,排除A;材料反应的主旨是中国应该学习西方的军事科学技术,而不是进行政治变革,排除C;否定传统才能实现自强不符合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洋务运动的兴起。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图片“经学难抵洋枪炮”所蕴含的信息是要求中国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以及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6.在辛亥革命潮流冲击下,人们纷纷剪掉辫子。1919年,末代皇帝溥仪也剪掉了大清国的象征--辫子。但是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地处中国偏远地区的农村,还有不少人留着辫子。这说明近代中国A.辛亥革命影响非常有限B.交通不便导致信息不畅C.封建保守势力十分雄厚D.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通过材料可以看出,当大多数人已经剪掉辫子的同时,偏远的农村还有不少人保留辫子,说明中国社会习俗变迁很不平衡,故D正确;辛亥革命影响十分有限的说法错误,排除A;交通不变导致信息不畅,不是材料叙述的主旨,排除B;封建保守势力雄厚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7.遵义会议上凯丰竟然直接质问毛泽东:“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而已!”这表明A.《孙子兵法》指导中国革命走出困境B.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未被普遍认可C.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遭到质疑5D.对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分歧严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而已”可以看出反映了当时党内对毛泽东的主张的不认可,故B项正确。A项均不能从材料得出,排除。当时毛泽东在党内还没有处于领导地位,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并不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故排除D项;【点睛】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考查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对“你懂得什么马列主义?你顶多是看了些《孙子兵法》而已”的分析理解。本题考查对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毛泽东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8.“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A.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资源B.达到我国义务教育普及的目标C.有利于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D.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材料“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和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改革主要是为工业化建设培养人才,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说法明显错误,在当时落后的国情下,是不可能普及义务教育的,排除。三个面向目标是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C选项排除。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一五计划,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一五计划的准确把握。9.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后人誉为西方“史学之祖”,他在其著作《历史》中声明:“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这适用于整个这部书。”这种主张A.揭示了历史记述的本质特征6B.反映了研究历史的理性精神C.表明历史研究的主观性很强D.说明希腊人注重探索历史规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出历史记述的本质特征,排除A项;。从材料中我的职责是记录人们所讲的一切,但我绝无义务相信他们可以看出希罗多德强调历史记录的原始性,但不一定相信他们是真实的,体现了研究历史要有理性精神,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历史研究主观性很强,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出所有希腊人的特点,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思想,要求学生结合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征,还要搞清楚历史研究的基本理论特点。10.导致下表数据所反映的英德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工业年增长率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比重1850—1870年l870—1900年1870年1914年英国3.12%1.6%31.8%14%德国2.7%4.8%132%14.3%A.利用先进科技的多少B.君主立宪政体的差异C.思想解放程度的高低D.工人阶级地位的不同【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和德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过程特征我们可知,这两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英国对科学7技术的利用程度不同,导致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不一样。故A项正确;君主政体的差异不是导致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思想解放程度高低产生的影响,排除C项;工人阶级的地位不同也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11.当《资本论》德文版第三卷出版(1894年)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班称马克思的“每一学说”“皆属错误的”……“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在1942年就用“伟大”一词来形容“马克思的道理”,指出“马克思的分析是这个时期产生的唯一真正进化的经济理论”。这表明A.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B.资本主义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模式C.西方学者逐渐认同社会主义D.反法西斯斗争淡化了意识形态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大危机”爆发后,在西方知识分子中“出现了研究马克思经济学说的热烈气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使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的经济模式进行变革,B选项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发展的说法不符合材料主旨,A选项排除。C选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反法西斯的斗争,D选项排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本题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解题关键在于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准确把握。12.美国成为一个富裕的庞然大物时,欧洲许多地方却仍然是如丘吉尔所称的“瓦砾一堆”,而且为了自卫,许多国家还求助于华盛顿所诅咒的经济措施--进口管制、国有化、贸易优惠法、双边条约和津贴补助。为此美国A.提出“杜鲁门主义”B.建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C.积极推行马歇尔计划D.倡导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进口管制贸易优惠法,可以看出涉及到的是世界贸易问题,战后美国倡导签署了关贸协定,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选D项;杜鲁门主义是政治上对苏联的遏制,材料明显是强调经济上贸易计划。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不是货币体系的要求,而是关于进出口和国际贸易的问题。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直接的货币援助计划,没见到国际贸易问题。排除C项;【点睛】本题主要考察战后世界经济体系,要求学生结合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解答问题要搞清楚战后世界贸易体系的特征和影响,学生要有一定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的能力。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2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我国古代不少吏书记载了海事活动。《晋书扶南传》记载,孙权于赤鸟午间派遣康泰、朱应出使扶南(夸柬埔寨、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郝一带)。贾耽《海内华夷图》记述唐代著名航线“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直通波斯湾,全长14000千米,是举世无双的国际航线。扬州、明州、采州、广州等对外贸易大港亦应运而生。当时,广州港可以停泊上千艘大小海船,“番坊”聚集12万外国商人、水手和家属,于是在此设置市舶使专门管理,按规征收关税,接待保护外国商人等。一直到元朝为止,中国政府对海外贸易大都持着开放和鼓励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