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市昌平区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风从草原走过/吹散多少传说/留下的只有你的故事/被酒和奶茶酿成了歌……到处传扬你的恩德/在牧人心头铭刻。”这首《成吉思汗》中,他被牧人传扬的“恩德”是()A.建立元朝B.统一蒙古C.修筑长城D.开发江南2.2018年,新设立的国家和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为我国反腐败斗争打造了一把利剑。秦始皇为监察官员而设立的官职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刑部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西汉贾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两千多年来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不包括()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C.沉重的赋税D.严酷的刑法4.陕西出土的一件青铜器上铸有“武王伐纣”的铭文,由此可判断,它最有可能铸造于哪一时期()A.黄帝时期B.夏朝C.商朝D.西周5.下列举措与西汉统治进入鼎盛时期密切相关的是()A.兴修灵渠B.统一文字C.反击匈奴D.设立行省6.“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是()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元昊D.赵构7.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C.张骞通西域——解除了匈奴的威胁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8.某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伴随着这一制度产生的新名号成为秦以后历代野心家们拼命争夺的最高目标,这充分体现了崇拜最高权力的奴性意识。”“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度B.三公九卿制C.皇帝制度D.宗法制度9.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是()A.诸葛亮B.贾思勰C.祖冲之D.郦道元10.英国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件来自中国的画卷临摹品,它的原作创作于东晋,体现了“以形写神”的特色。该画卷最有可能临摹了()A.顾恺之的《女史箴图》B.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C.刘子翚的《昭君出塞图》D.利玛窦的《坤舆万国全图》11.列宁说:“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以下战争中,最符合这一特征且规模最大的是()A.蒙古族统一中国B.金与南宋之战C.辽攻北宋之战D.金攻辽之战12.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共同点是()A.改变了社会性质B.加重了农民的负担C.触动了显贵的利益D.以失败而告终13.有关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A.铲除力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B.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导致政府机构重叠,开支庞大D.使军队战斗力大大提高14.公元1313年,元朝决定实行科举考试,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重要考试内容,还确立了蒙古、色目、汉人、南人分卷考试,各取二十五人的制度。这一措施()A.体现人才选拔地域公平B.加速元政权封建化进程-2-C.终结蒙古贵族特权政治D.促进元朝文化学术繁荣15.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和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刺史制度B.参知政事C.郡县制D.行省制16.《元史.释老传》说:“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乃郡县吐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可见,当时管辖吐蕃的机构是()A.巡检司B.宣政院C.中书省D.军机处17.《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18.“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是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关我国古代一项重大科技成就的相关记载。这项科技成就为()A.人类进入热兵器时代奠定了基础B.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C.欧洲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造了条件D.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了条件19.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军政财政分权C.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20.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怜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21.《文献通考》载:“五代承唐藩镇之弊,兵骄而将专,务自封殖,横猾难制。祖宗(宋太祖)初定天下,惩创其弊,分遣禁旅,戍守边地,率一二年而更。”宋太祖此举()A.避免了中央出现权臣擅权现象B.形成了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局面C.采用分权手段铲除力割据局面D.改变了宰相机构事无不统的状态22.北宋大中祥符(1008~1016年)年间,边肃“知镇州,以公费钱质易规利,又遣吏强市民羊及买女,通判东方庆等列状于州。”材料表明通判的职责是()A.对知州进行严格监督B.辅佐知州管理地方事务C.代表中央到地方巡视D.和知州彼此制约与平衡23.“熙宁(宋神宗年号)青苗法取息二分,提举使(青苗法负责官吏)复以多散为功,遂立各州定额,而”有抑配(强制分派)之弊。”这段话反映出()A.政府积极帮助农民解除高利贷负担B.官吏以青苗法作为聚敛财富的手段C.官府不向农民提供所需贷款和种子D.新法打击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24.《朱子大全》中写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这表明朱熹()A.主张加强君主专制B.提倡格物致知之法-3-C.强调教育循序渐进D.重视社会伦理和修身25.宋代话本小说打破了长期以来以文言文为文学语言的传统,首次将民间的语言(白话)作为小说的语言进行创作,体现了一种“亲民化”倾向。这说明话本小说()A.体现了文学的平民化发展B.加速了传统文学的衰落C.旨在向民众宣扬理学D.开创了章回体小说先河26.王安石于公元1042年中进士,公元1069年被提拔为参知政事。以下对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职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分割宰相的军权B.制约皇权C.分割宰相的财政权D.分割宰相的行政权27.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但保持了一套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这种制度()A.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制度B.是辽政权的基层行政、军事组织C.有利于北方民族的交融D.使西夏力量迅速壮大28.秦朝时期的军国大事,一般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和诸卿进行朝议,最后又由皇帝裁决。这一做法使()A.中央弱化力对地方的控制B.君主专制造成的决策失误有所减少C.地方权力在事实上遭到了弱化D.民主观念开始渗入到政治体制29.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最能体现变法性质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B.废除贵族的世袭C.奖励耕织D.严明法度30.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B.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C.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D.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授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1)据材料一,比较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6分)(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它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12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2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4-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摘编自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二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理学的思想特征。(8分)(2)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宋朝市民社会的特征和文化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2分)-5-新学道临川学校2019—2020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5BBADC6-10BCCCA11-15ACDBB16-20BBDBD21-25BDBDA26-30DAB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1题20分,第32题20分,共40分)31、(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地方权力大,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4分)后果:唐朝藩镇割据;宋朝积贫积弱。(2分)(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3分)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3分)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分)(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32、(1)背景: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特征:把儒家的忠、孝、节、义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存天理,去人欲”的理学体系。(4分)(2)市民社会特征:市民阶层产生,有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市民文化兴起。(3分)趋势:文化的通俗化和平民化。(4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