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综合检测(七)(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邯郸高一期末)周恩来指出:“(对之前的)外交政策以不承认为好,对(与)帝国主义国家(建交)要观察,根据需要将来再说。总的观念是百年来受压迫,现在站起来了。应该有这样的气概。”新中国初期体现周恩来这一思想的外交方针是()A.“一边倒”B.“另起炉灶”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不结盟解析:选B。“一边倒”是倒向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对之前的)外交政策以不承认为好”可知是“另起炉灶”,故B项正确;“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指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的残余势力,取缔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然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不结盟是新时期的外交方针,故D项错误。2.(2019·福建师大附中高一期末)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规定了在发生与第三国冲突时互助的义务。在理论上,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而实际上,也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保障了中苏双方的国家安全B.实践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宣告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破产D.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解析:选A。据材料中“条约规定中国有义务在全球范围内驰援苏联……意味着如果中国周边地区的潜在危机加剧,中国将得到苏联的安全保障”可以得出该条约保障了中苏两国的国家安全,故A项正确。3.(2019·湛江高一检测)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以“反对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在全世界,特别在亚太地区煽动反华,指责中国“输出革命”。中国政府最能戳穿这一言论的是()A.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B.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以大国身份出席日内瓦会议解析:选C。提出并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尤其是“互不干涉内政”,足以表明中国并-2-未“输出革命”,故选C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体现了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A项错误;组织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抗击美国入侵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朝鲜,B项错误;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D项错误。4.(2019·西宁高一检测)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3月1日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和国际友好人士普遍尊敬,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以下集中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的是()A.“另起炉灶”“一边倒”B.“乒乓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D.“亲、诚、惠、容”“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解析:选C。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其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而在1955年万隆会议陷入僵局时,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这些都体现了周恩来同志“博大精深外交思想”,故C项正确。5.(2019·盐城高一期末)20世纪50年代苏联外交部部长向苏共中央汇报:“我们努力利用法国政府显而易见的急于从印支脱身的愿望,这样中华人民共和国就取得了一个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的机遇。”中国政府抓住这一“机遇”()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获国际社会认可B.参加日内瓦会议并发挥积极作用C.出席万隆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D.成功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解析:选B。据材料“印支”“以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可知,这次会议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故B项正确。6.(2019·北京高一期末)下图是一张纪念某次会议召开十周年的邮票,其中缺失部分应填写的会议是()A.日内瓦会议-3-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D.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解析:选B。万隆会议发生于1955年,与材料相符,故选B项。日内瓦会议发生于1954年,与材料中的“1955—1965”十周年纪念不符,A项错误;第26届联大发生于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会议,C项错误;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与图片中的“亚非团结”不符,D项错误。7.(2019·天门高一期末)1971年7月,美国的盟国得知基辛格秘密访华的消息之后,有种被美国欺骗的感觉,因此干脆转为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赞成票。投票结果是76票赞成,36票反对,17票弃权。由此可见()A.美国遭到多数盟国成员反对B.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C.西方“冷战”政策彻底破产D.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应有作用解析:选D。材料“有种被美国欺骗的感觉”说明不是美国遭到西方盟国的反对,故A项错误;中国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故B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西方“冷战”政策仍在持续,故C项错误;美国的盟国投中国重返联合国的赞成票说明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发挥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8.(2019·重庆高一联考)“这是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包括共产党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材料中的“转折点”是指()A.中日邦交正常化B.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C.中美关系正常化D.中国重返联合国解析:选D。首先从材料信息“反西方国家”“击败了美国”可以判断这个事件是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9.(2019·北京高一期末)下图是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①②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①日内瓦会议;②中美建交B.①尼克松访华;②中日关系正常化-4-C.①中美《联合公报》签署;②中美建交D.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②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解析:选C。中美《联合公报》签署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期,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故选C项。日内瓦会议召开于1954年,与材料①时间不符,A项错误;中日关系正常化是在1972年,与②的时间不符,B项错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在1953年,与材料中①时间不符,D项错误。10.(2019·荆门高一期末)“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A.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B.使日本摆脱了美国的政治控制C.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亚太地区的缓和D.解决了中日间历史遗留问题解析:选C。中日邦交的正常化促使更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也使长期对立的中日关系得以缓和,故选C项。11.(2019·全国名校联盟高一联考)在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利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等,并获得通过。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C.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解析:选D。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选D项。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霸权主义,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项错误。12.(2019·黄石高一调研)下边两幅图反映了两个不同历史时期中苏(俄)外交关系,图二反映的外交关系与图一的不同在于()-5-A.缔结军事同盟B.坚持独立自主C.结伴而不结盟D.加强友好磋商解析:选C。图一相关的中苏关系存在结盟,图二与之相比,只结伴不结盟,故选C项。图一涉及中苏同盟,图二是当代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写照,不存在结盟,A项错误;图一、图二中中国均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B项错误;加强友好磋商是图一、图二都存在的,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2019·无锡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面为二战时期的美国宣传海报材料二尼克松的两段讲话: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海盗’式国家。”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材料三习近平在美国访问西雅图、华盛顿、纽约联合国总部时与美国各方面的人士进行了广泛的接触与交流。(西雅图,美国西海岸的太平洋门户。这座城市是微软、波音、星巴克和亚马逊等美国跨国企业总部所在地)(1)材料一中的美国宣传海报反映了怎样的历史背景?(4分)(2)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10分)(3)据材料三,你认为习近平为什么选择这三地进行访问?(6分)(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中美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6分)解析:(1)从海报的时间和内容可知反映的是二战期间中美关系,结合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史实,总结海报反映的历史背景。(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1960年11月4日:‘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和“1972年:‘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可知,变化是由敌对到关系缓和;第二小问,结合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论述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3)分析三座城市的政治和经济意义,结合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及中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归纳习主席访问三-6-地的原因。(4)从材料一、二可知,影响中美关系的因素是国家利益;从材料二美国敌视中国可知影响因素是意识形态;从材料二、三中美关系友好可知影响因素是国际形势。答案:(1)背景:二战时中美两国结为盟国,相互合作,共同反对法西斯侵略。(2)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或多极化趋势出现);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或美国经济出现“滞胀”)。(3)原因:加强中美经贸交流访问,构建中美两国新型国际关系,密切国际合作,推动世界和平;这样的行程设置意味着将会全方位推动中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美经贸、中美合作、维护和平)。(言之成理即可)(4)因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国际形势。(任答两点即可)14.护照是现代公民出入国境时的一份普通身份证明证件,各国护照上面都印有一句话,“请各国军政机关准许通过并给予协助和必要的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新中国实行的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81版改变了53版以来6位数的护照累计号码,升至7位数号码97版采用数码技术、激光打印等防伪手段。到2005年达到年均签发400万本,80%是因私护照依据材料请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26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解析:本题关键词信息是“结合历史背景”,解答该问题应从护照在不同时期数量、内容和技术含量等方面总结归纳发展过程,然后结合相应的时期所体现的不同外交政策和中国国内政策等历史背景加以解释评述即可。例如对“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防伪手段几乎为零”解读就可以阐述为20世纪50年代中国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20世纪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