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三、儒家思想概说(一)儒家的人生哲学思想1.仁——孔子思想体系的哲学概括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是仁。弟子问什么是仁?孔子答曰:“爱人”。孔子提倡“安百姓”,主张“泛爱众”,赞赏“博施济众”。可见,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是全人类,这清楚地表明,仁是一种人类之爱。有人认为,孔子的仁还不是,也不可能是无差别的人类之爱,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局限。其实,孔子的这种所谓“有差等”的仁爱,不仅不是其局限,恰恰体现出孔子因机设教的智慧。仁的另一个涵义与人的自我修养有关。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曾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因此仁就是一种道德自觉,也是人的自觉。孔子说:“仁者,人也。”(《中庸》)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孟子·尽心下》)正是指的这个意思。。“爱人”——把别人当作人“克己复礼”——把自己当作人(道德自觉或人的自觉)仁与孔子政治思想德政——仁在政治上的运用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见到卫国人民众多,孔子就赞叹道:“庶矣哉!”冉有问,人多了之后应该怎么办?孔子说:“富之。”又问,富了之后又该怎么办?孔子说:“教之。”孔子认为有两种不同的治民方法及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为政》)。•另一种是“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仁爱思想的历史价值:一方面,仁政德治的儒家思想限制了封建统治者的贪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社会矛盾,尽可能地延长了社会稳定和繁荣的时间。另一方面,仁爱思想通过历代儒家学者的传播、施教,在民众中也培养了尊老爱幼扶危济贫解难等人道主义的美德。2.礼礼乐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核心观念之一。礼乐文化以礼为主,以乐为辅,单提个礼字即可以代表礼乐。所谓礼指的是周礼。周礼是周族从父系家长制时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包含了周人的习惯法和道德律。周礼不仅仅是周朝的礼仪,它代表西周以来传统的宗法等级制度。孔子认为,礼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没有礼就不能辨君臣上下长幼的地位,不能区别父子兄弟婚姻等的亲疏远近。礼与仁的关系:礼代表外在的规范。仁代表内心的自觉。孔子的礼和仁,既是社会政治概念,又是伦理道德概念,它们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只有仁礼结合,才是孔子的理想:建立有等级但不过分对立,行仁爱但仍有差别的社会,形成从良心出发自觉行礼,以义务为准努力行仁的道德生活。礼有两个重要原则:其一为尊尊——等级秩序。在封建社会表现为等级制和君主制原则(忠君尊王)。其二为亲亲——亲族之爱。在封建社会表现为宗法制原则(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尊尊”与“亲亲”,如果去除其封建性的内涵,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基本伦理方面,在现代仍有其合理性,不应简单化地全盘否定。所谓乐,不仅包括演奏、歌唱,还包括舞蹈,指古代周人的歌舞。那么乐的作用何在?《乐记》说:“礼辨异,乐统同。”又说:“致礼以治躬,则庄敬,庄敬则严威。”“致乐以治心,则易直子谅之心油然而生矣。”礼辨异,是指区分亲疏尊卑的。乐统同,则是通过歌舞宣泄情感,达到不分等级的和谐。从人的修养来说,礼是从外部对人的约束,乐则是从内心诱导出的对社会约束的衷心认同。用礼来治身,就有庄严恭敬的外貌与行为。用乐来治心,平易,正直、慈爱、诚信的心情便油然而生。礼乐的配合,既保持人内心的平衡,也保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孔子对乐非常重视,他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诗、礼、乐的学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学习诗歌,可以启发人产生做君子的志向,学习礼则可以使人在家在国不失规矩,学习乐则可以教人在内心培养起和乐崇高的境界,最终成为真正的君子。3.中庸——儒家人生哲学方法论仁与礼是孔子的原则,要把这些原则在政治和日常生活中加以实现,必须有正确的准则与方法。孔子认为这个准则与方法就是中庸。从中或中正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地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从和或中和这层意思说,中庸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中庸中庸——把中和与中正当作常道(普遍规律)加以运用。中中正中和庸用、常子路曾与孔子讨论什么是强的问题。孔子认为,真正的强是君子的道义之强,而不是强者的武力之强。道义归根结底在中庸,所以君子的强,强在中庸。他说:“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礼记·中庸》)和而不流是坚持原则,不与错误意见合流,这是与和而不同相辅相成的一条原则。孔子认为,坚定不移地坚持非此非彼的中正与亦此亦彼的中和,亦即中庸,是君子的天职,是使道义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中庸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人们在行动的时候必须善于找到当时的中。孔子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礼记·中庸》)时中是在行动的关键点上由各种条件所形成的中庸。死搬教条,比照旧例,往往会造成过或不及、同或流;要把握当时的中庸必须把仁、礼的一般原则与当时条件结合起来。所以真正的中庸一定是时中。中庸不是折衷主义。中庸与折衷主义的根本区别:中庸是讲原则的,而折衷主义是不讲原则的。中庸的原则是仁与礼。折衷主义则是无原则。孔子最鄙视的就是搞折衷主义的乡愿。乡愿似乎也懂得仁义礼乐.但在行动上决不坚持,反而与一切不正义不道德的东西同流合污。孔子说:“乡愿,德之贼也!”(《孟子·尽心下》)所以中庸不但不是折衷主义,而且正是反对折衷主义的。以中庸为折衷主义,乃是一种历史的误会。(二)儒家的伦理思想孔子伦理思想的主旨:通过规定社会中各种成员之间一定的以仁为核心的不同道德规范,在礼的约束下,用“中庸”的方法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即实现所谓国泰民安的小康世界。2.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1)孝悌•孝悌是父子、兄弟之间相处的道德准则。孝指尊敬父母,悌指尊重兄长。•因为对于各种人的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孝悌是仁的根本,所以在孔子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孝悌居于首位。•在孝悌两者中间,孔子更重视孝。但是,怎样做才算是孝呢?首先是合礼。但是这里的礼决不是形式主义的虚应故事,要有与之相应的真情实感。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子夏问孝,孔子回答说:“色难。”(《论语·为政》)这就是说,赡养父母要抱着敬重的心情,要有愉悦而又谨慎的表情。没有这些,仅仅形式上做到了,也不能看作孝。•孔子不是把孝单纯地解释为服从礼的强制,他很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因素,认为孝是由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子女对父母的爱。在这种爱的基础上产生的尊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乃至奉养的行动,必然是纯真无伪的情感的流露。无论对于孔子“孝悌”思想的认识有多少不同,但大多数人在以下观点上还是达成共识的,即认为,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的许多家庭里发扬了这种积极因素,做到了少有所长,老有所终,形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父慈子孝的正常习俗和美好的道德风尚。这就是说,孝悌德目去除其封建性的色彩,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忠信忠——对人竭心尽力、诚实负责的态度。对普通人的忠具有平等的因素,人们可以相互尽忠。对君的忠具有不平等因素。孔子虽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但“臣事君以忠”,是以“君使臣以礼”为前提的。而且孔子主张,君主有过错,臣应犯颜直谏,君主坚持错误,臣子可以抛弃他,另投明君。信——诚实无欺。信不仅是普通人与人之间的交友之道,也是仕进和治国之道。但孔子不赞成无原则地守信用。合于义的言才是应该兑现的,而不合于义的言就不应该兑现。(3)恭敬恭——对己庄重严肃,对人谦虚和平。孔子主张“居处恭”(《论语·子路》),“貌思恭”(《论语·季氏》),认为恭是做一个君子的必要条件。但他反对过分的做作的恭顺:“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论语·公冶长》)所以要做到恭,也必须依礼而行。有若说:“恭近于礼,远耻辱也。”(《论语·学而》)敬——对事业严肃认真,对人真诚地以礼相待。在工作上,孔子要求弟子们“执事敬”(《论语·子路》),“事思敬”(《论语·季氏》),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职业道德理论。在对人的方面,孔子主张敬父母,认为只养不敬即是不孝;敬上级,赞扬子产“事上也敬”(《论语·公冶长》);敬朋友,赞扬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晏子受别人尊敬是因为他首先尊敬别人。孔子主张的“恭敬”指出了人与人相互交往中必须遵守的彼此尊重、礼貌相待的原则,如果去除其封建等级制的色彩,把它建立在民主、平等的人与人关系的基础上,恭敬应当成为现代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4)智勇孔子说:“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又说:“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智即能知人,能知言,因而可以通权达变。要成为仁人,只有仁没有智是不行的。勇即果敢,主要指道德实践方面的勇气。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所以勇即见义勇为,包括勇于行仁、勇于改过等等。如果不在义的指导下发挥勇,那就不是美德,而是恶德了。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论语·阳货》)因而必须“义以为上”(《论语·阳货》),使勇受义统率。此外,孔子主张的道德规范还有:•宽——待人厚道•惠——给人以照顾•敏——工作灵活勤勉•让——谦逊•俭——节俭•直——正直•贞——诚信•温——温和•良——善良•知耻——有羞耻心•好学——刻苦学习•周而不比——讲团结而不搞小圈子。•和而不同——保持独立人格,而不无原则苟且顺从。•三戒——戒色、戒斗、戒得。•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等等。孔子所主张的这些道德规范,其中很多内容都具有现代价值,经过分析、提炼、转换,完全可以成为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社会美德。3.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孔子认为,人只有用仁义礼乐去进行教化,方才成为人。用《周易》的话来说,这便是“人文化成”。在孔子心目中,用仁义礼乐化成的高标准的人就是君子。所以君子是孔子仁礼中庸等等人文原则的具体体现。“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君子是经过儒家文化的教育熏陶,并且在道德修养上下过体认功夫的人,是一个既有高度文化修养,又有美好道德品质的全面发展的人。他强调君子在文化与品质两个方面均衡发展,以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君子不仅能坐而论道,而且因为具有实际的知识与技能可以起而行动。君子“六艺”孔子认为,君子必备的基本技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初级“六艺”),也就是,懂得礼节仪式,会歌舞与演奏乐器,能射箭,驾车,写字,运算。君子必备的基本知识,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书本知识(高级“六艺”)。此外,天文、地理、政治、军事、历史、博物、民俗等各方面的知识君子也应该掌握。孔子博学,但他不是为博而博,他广泛求知是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为名符其实的君子。孔子还认为,对于要做一个君子的人,广泛求知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严格遵守道德规范,培养卓越的道德品质。君子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不仅仅是仁、义、礼、乐几条大原则,还包括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规范。(三)儒家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孔子教学虽然有谋生的因素,但主要还是为社会培养具有礼乐知识技能并且懂得仁礼之道的人才。2.人才培养目标孔子认为,他所培养的人才应该是既有知识技能,又有崇高品德的君子。他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质指一个人的质朴、朴实的品质,文指礼仪素养及文化程度,这两方面任何一面偏胜都不好,要使它们协调发展。《论语·述而》说:“予以四教,文、行、忠、信。”这四个方面是他教学的内容,其中文、行是指文献知识和礼乐技能,而忠、信则属道德修养范畴。“以四教”是培养品学兼优人才的保证。3.“有教无类”——仁爱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