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期末综合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期末综合检测卷(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文献史料述及西周的土地制度,有“溥天之下,莫非王土”,以及“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的记载。这反映了()A.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B.土地实际上为周王占有C.诸侯贵族将公田据为己有D.井田制下地权合一的现象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天子存,则诸侯不得专地也”可以判断井田制下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故A项正确。B、C、D三项从材料中均无法体现。2.老子和孔子的主张有一些相似之处,这主要是()A.用政治变革代替军事战争B.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C.承认矛盾的存在但力求回避矛盾D.在教育思想上都承认私学的重要意义解析:选B。本题考查老子和孔子思想的相同点。面对当时的社会大变革,老子强调回到小国寡民,孔子强调维护周礼,为政以德,这都是用古代的治国方法或模式解决现实的问题。答案为B。3.在阿房宫遗址出土的一块秦砖上,用小篆写了“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十二个字。其中“海内皆臣”这四个字最能表明秦朝()A.经济繁荣B.国家统一C.文化统一D.百姓安居解析:选B。本题考查秦统一全国。“海内皆臣”的意思是四海之内都臣服了,四海是指全国,因此“海内皆臣”表明秦朝国家统一。4.史学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A.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相关历史阶段特征的了解与把握。秦朝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创立了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设立郡县制。汉武帝时期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此后,长期影响中国思想界。-2-5.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解析:选C。《洛阳伽蓝记》是一部集历史、地理、佛教、文学于一身的名著,书中历数北魏洛阳城的佛寺,分城内、城东、城西、城南、城北五卷叙述,对寺院的缘起变迁、庙宇的建制规模及与之有关的名人轶事、奇谈异闻都记载详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将都城迁到洛阳,并积极学习汉文化,使洛阳重新繁华起来。6.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解析:选B。由礼部的“采风使”的任务不能判断礼部具有监察职能,故A项错误;“观地方吏治与民风”体现政府关注民情民意,故B项正确;文化建设内涵太大,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了儒学的地位,故D项错误。7.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演变的过程。907年唐朝灭亡之后,中原和南方进入五代十国分裂时期,此时,北方出现了契丹(辽)政权;之后北宋取代后周政权,并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局面,与辽和西夏并立;12世纪初东北的女真族建立金,后来灭辽,与北宋和西夏并立;1127年,北宋被金攻灭,宋高宗建立南宋。故答案选D。8.以下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宋明时期儒学家籍贯分布发生显著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3-C.经济重心的转移D.文化政治中心东迁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经济的发展对思想文化有重要影响,本题中明朝儒学家籍贯主要集中在江南与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有密切关系。隋唐时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最终完成了南移;明清得到进一步巩固。本题选C项。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而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这实际上反映了()A.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B.统治阶级的重视C.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D.重农抑商的政策解析:选C。本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城市布局和功能变化原因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汉代对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唐朝实行坊市制及宋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的空间、时间界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早市,而且商品经济向农村发展,所以此题应该选择C项。10.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这一言论说明他()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解析:选A。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守仁认为心是本原,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要外求。11.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该材料旨在说明()A.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历史的偶然B.鸦片贸易引发战争是历史的必然C.鸦片战争的结果并非历史的偶然D.鸦片战争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中期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即将完成之时,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国亟须寻求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来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要,世界-4-市场基本形成,这正是费正清所说的“现代历史发展大潮”。在这样一种背景下,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必然的,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向世界扩张的必然结果。故D项正确。12.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英国在市场扩张的驱动下发动了鸦片战争。下列条款出自《南京条约》并能反映上述动机的是()A.中英协定关税B.赔款2100万银元C.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D.派兵保护各国使馆解析:选A。据材料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动机是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协定关税有利于英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故A项正确。13.“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旨在强调()A.洋务官员思想的落后性B.洋务官员的主观随意性C.洋务运动的客观进步性D.近代工业化道路的偶然性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本质上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但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本题选C项。14.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而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也是实行瓜分的有利时机,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这说明()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效B.列强“以华制华”方针失效C.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D.中国民族危机逐渐趋于缓和解析:选A。依据材料“列强发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就是想瓜分中国”“但在《辛丑条约》中却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正是因为义和团运动的打击,列强认识到瓜分中国之事实为下策,故A项正确;列强保留清政府外壳,可以说明其“以华制华”的方针并未失效,故B项错误;“列强最大化维护在华利益”与材料“没有割地等相关条款”不符,故C项错误;当时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着被帝国主义国家肢解的危险,故D项错误。15.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达成的主要原因是()A.袁世凯掌握了清朝全部统治大权B.清帝宣布退位C.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和妥协D.立宪派和旧官僚主张妥协-5-解析:选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袁世凯在英国等列强支持下,奉清政府命率军南下攻陷汉口、汉阳,以武力威胁革命势力,又利用革命党人急于完成统一的愿望,诱使其展开和议。在内外交困和重重压力下,孙中山被迫发表声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即选举袁世凯做大总统。所以武昌起义后南北议和达成的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本题选C项。16.1919年6月,陈独秀在题为《我们究竟应不应该爱国》的文章里写道:自从山东问题发生,爱国的声浪更陡然高起十万八千丈,似乎“爱国”这两字,竟是天经地义的了。有时竟全然不合乎理性,爱国就是害人的别名。由此可知()A.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B.爱国主义成为那一时期的主旋律C.山东问题激发爱国主义产生D.五四运动的浪潮阻碍了社会发展解析:选B。材料说明陈独秀的主要意图是号召要理性爱国,不能盲目蛮干。这说明当时爱国主义成为一股潮流,出现了非理性的爱国,故B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陈独秀反对学生的爱国行为,其反对的是非理性爱国,故A项错误;爱国主义及民族精神早已有之,故C项中“产生”表述错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没有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故D项错误。17.“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A.中共一大B.中共三大C.国民党一大D.同盟会成立大会解析:选A。解答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董必武的身份;二是会议的地点——南湖;三是时间信息:1961年,四十年前。由此可知这一会议是指中共一大,A项正确。18.邓小平指出,百团大战“破坏了敌人进攻重庆、昆明、西安的计划”。这一阐述()A.凸显了百团大战在八路军抗战全局中的意义B.说明了百团大战体现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特征C.强调共产党敌后战场是全民族抗战的主战场D.表明共产党领导军民取得正面战场重大胜利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是战略相持阶段,以敌后战场为主。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的抗战,其破坏了敌人对重庆与昆明等地的进攻,说明是对国民党正面战场的配合,体现了国共合作的特征,故B项正确;“凸显了百团大战在八路军抗战全局中的意义”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提及百团大战的战略意义,并没有提及中共敌后战场是主战场,故C项错误;百团大战属于敌后战场,故D项错误。-6-19.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解析:选B。由时间信息可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是解放战争获得胜利的前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时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这说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阶段已经基本结束,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革命的时间为1927-1937年,故A项错误;工人和农民一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0.毛泽东在中共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所以我要对此发表点意见。写成代表,那还可以,如果只有我一个人,那就不成其为党了。”毛泽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A.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C.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D.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解析:选C。题干中,毛泽东认为“毛泽东思想”并非自己一个人创造的,自己只能算“毛泽东思想”的代表,如果把“毛泽东思想”看作是他一个人的成果,那么其就不可能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由此可见,其强调的是“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非个人成果。故C项正确。21.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于我国目前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判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1956年党的八大也曾对当时的主要矛盾做出了分析。对这两次会议理解正确的是()A.都根据具体国情做出了正确分析B.都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C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