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水平测试对应学生用书P12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表反映的是1949年成立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政务院领导人构成情况(单位:人),对表中内容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A.中国共产党是新中国的领导核心B.政府组成实行多党合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C.体现了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执政与参政关系D.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答案D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主席和总理的职位都由共产党员担任,其他职位由共产党员、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共同担任,说明A、B、C三项均解读正确。材料不能反映社会主义原则,故选D项。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1226名代表,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经过普选产生的,故此次大会又被称为“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大会”。这次“真正的人民大会”的主要功绩是()A.人民代表由海选产生,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B.规定权力属于人民,人民开始成为国家主人C.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D.人民有了行使政治权力的唯一机关答案C解析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C项正确。人民代表由普选产生,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人民开始成为国家的主人,B-2-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仅仅是我国国家机关之一,D项错误。3.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进行了新法的创建,如制定了临时宪法《共同纲领》,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答案D解析新中国成立后,还要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新政权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党和政府难以用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制定系统完备的法律,不能实现A项,排除;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D项正确。4.毛泽东指出:“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成立政协进行政治协商。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这表明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A.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C.与人大职能有很多重合部分D.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部分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人大的代表性当然很大,但它不能包括所有的方面,所以政协仍有存在的必要”可知,我国的政协主要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不能涉及的方面进行有益的补充,这体现了政协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选D项。材料没有体现其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排除A项;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前提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政协与人大职能并没有很多重合的部分,故排除C项。5.“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一评价适用于()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3-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因民族制宜”等关键信息可知,这指的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6.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新中国政府在尊重历史传统和利于民族合作的基础上,在制度形式上因地制宜地依据具体情况和条件作出的安排。这一“制度”()A.完全沿袭了传统的政治制度B.在所有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C.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D.是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新中国政府在尊重历史传统和利于民族合作的基础上”可知,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故C项正确。“完全沿袭了传统的政治制度”的表述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不是“所有民族”,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7.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删去了“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一些自治地方被取消。这说明()A.当时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必要B.民族区域自治政策遭到了破坏C.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被彻底破坏D.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的统一,A项错误;根据材料“1975年”可知,当时正值“文革”时期,包括民族区域自治在内的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规章制度遭到破坏,但不能说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被彻底破坏,B项正确,C项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8.1986年,邓小平说:“经济犯罪特别严重的,使国家损失几百万、上千万的国家工作人员,为什么不可以按刑法规定判死刑?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这说明()A.新中国实行政治协商制度B.“文革”期间法制遭到破坏C.“执法必严”有利于社会发展D.全国人大立法成就巨大答案C解析从“按刑法规定判死刑”可知,材料强调法治,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4-无法体现,故排除。9.“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材料中“这种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村民选举制度答案C解析材料“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弊病”说明这一制度属于政党制度,C项正确。A项属于代议制度,B项属于地方管理制度,D项属于基层民主制度,均不合题意。10.“村里的事村民管,自己投票选‘村官’。拆掉干群之间墙,架起沟通连心桥。”这副对联最早应出现在()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C.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召开后D.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后答案C解析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普遍推行村民自治和民主选举,故选C项。11.下列图示为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知识网络。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共与民主党派联合执政B.边疆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基层民主实行间接选举D.民主与法制渐趋完善答案D解析民主党派的职能是在中共领导下参政议政,故A项错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5-行民族区域自治,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实行直接选举,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民主和法制在新中国成立后日趋完善,故D项正确。12.《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于2018年2月25日公布。实际上,从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至今,中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下列法律性文件能够体现其“不断完善过程”的是()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诞生于1954年,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政府对宪法进行了修订,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故D项正确,C项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资产阶级宪法,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曾经是“临时宪法”,但不是社会主义类型的,故B项错误。13.在厦门曾经流传着这么一副对联:“厦门金门门对门,大炮小炮炮轰炮。”对联中的局面直到1979年元旦《告台湾同胞书》的出台才结束。关于这部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B.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C.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的分裂状态D.成为反对和遏制“台独”的法律依据答案B解析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故选B项。14.“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最初是为了解决()A.香港问题B.台湾问题C.澳门问题D.国际问题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可知,“一国两制”构想最初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的。故选B项。15.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6-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A.开国大典B.颁布第一部宪法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答案C解析香港的区旗是紫荆花,由材料中“紫荆花长伴五星旗”这一信息即可判断为C项。16.下面图片分别代表了我国两大行使自治权力的区域,它们最大的不同是()A.前者是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后者是外国人当家作主B.前者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后者享有完全的自治权C.前者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后者实行资本主义制度D.前者有利于各民族的繁荣,后者有利于祖国的统一答案C解析A、B两项本身表述错误,排除;材料主要表现出的是民族区域自治与“一国两制”制度的对比,二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前者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一部分,后者是一国两制的产物,故C项正确。D项是次要的,故排除。17.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身份会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答案D解析统一后,台湾将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虽然比地方拥有更多的自治权力,但前提是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范围内,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因此D项错误,符合题意。18.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表明蒋经国()①希望共同维护民族利益②希望实现国家统一③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④倾向于接受“一国两制”方针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答案C-7-解析蒋经国的言论体现了“海峡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观点,体现了①②③;当时还没有提出“一国两制”的方针,排除④。故选C项。19.下列四幅图是反映海峡两岸关系的有关图片,从中可以获取的信息有()①两岸交流日益频繁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③马英九的当选表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④国际反华势力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巨大障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C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①④正确;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体现了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②正确;马英九的当选并不能说明两岸统一指日可待,故排除③。故选C项。20.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强调,统一是历史趋势,是正道。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下面有关台湾问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一个中国”原则得到台湾同胞普遍认同B.和平统一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C.台湾当局已经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D.“九二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是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故D项正确。台湾仍然存在“台独”分子,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提出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并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贯方针,排除B项;台湾当局并未认可“一国两制”的方针,C项错误。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