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基础达标练]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经过几十年的开垦,东北黑土地发生了很大变化。回答1~2题。1.近年来东北地区的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黑土大量流失B.气候干旱C.生物活动微弱D.秸秆还田2.珍稀鸟类丹顶鹤在三江平原被破坏的土地上觅食,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开垦沼泽地,破坏湿地环境B.水土流失C.毁林开荒D.草场破坏1.A2.A[第1题,由于不合理的垦殖和耕作,黑土大量流失(表层黑土被雨水冲刷变薄),黑土肥力下降。第2题,东北地区特别是三江平原沼泽地被开垦,破坏了丹顶鹤的生存环境,导致其无家可归。]黑龙江省作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现在农业生产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据此回答3~4题。3.目前不属于影响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的是()A.耕地面积少,人均耕地不足B.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C.粮食品种和质量欠佳D.常受低温冷害的影响4.目前,影响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了水土流失外,还有()①湿地面积日益增多②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加剧③自然灾害频繁④环境污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3.A4.C[第3题,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人均耕地较多。第4题,由于历史的原因,东北地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除水土流失外,还有因过度垦荒、乱砍滥伐导致的土地沙化、盐碱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自然灾害问题及工业生产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下图为秸秆全量还田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完成5~6题。-2-5.该生产模式可能分布在()A.三江平原B.塔里木盆地C.黄淮海平原D.太湖平原6.该生产模式的优点包括()①农作物的产量明显增大②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③肥料施用量减少④农业生产投入减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5.C6.C[第5题,读图可知,该生产模式种植的农作物是冬小麦和夏玉米,该地农作物一年两熟;三江平原一年一熟;受水资源、热量条件的制约,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地区一年一熟;太湖平原虽然能一年两熟,但与该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不匹配。第6题,在该生产模式下,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肥力,减少肥料施用量,使秸秆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下图,回答7~8题。7.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A.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小B.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C.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D.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8.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3-B.增施有机肥,以提高玉米产量C.秸秆焚烧还田,增加土壤肥力D.延长玉米产业链,提高玉米的附加值7.B8.C[第7题,“三大黄金玉米带”的玉米种植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与美国相比,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偏低;商品率较高,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以国营农场为主;科技投入少,玉米价格较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足。故选B。第8题,秸秆焚烧还田,会破坏土壤肥力。故选C。]9.西辽河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面积约13万km2,平均年降水量为375mm。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牧业的发展,其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西辽河流域示意图。材料二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1)指出西辽河流域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2)推测西辽河流域农牧界线的空间变化特征。(3)简析西辽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解析]第(1)题,海拔较高、水土容易流失的地方适合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区不宜发展种植业,但牧草生长良好,适合发展畜牧业;东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灌溉条件较好,适合发展种植业;河湖较多,水资源充足的地方适合发展养殖业。第(2)题,读1995~2005年西辽河流域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的变化示意图可以看出,西辽河流域草地面积减小,耕地面积增大,原有畜牧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成为耕地,故农牧界线由东南向西北迁移。第(3)题,西辽河流域出现较为严重的耕地侵占草地等现象,存在过度砍伐、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现象,同时由于农业生产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4-[答案](1)大兴安岭海拔较高的山区发展林业;山麓及丘陵地带发展畜牧业;灌溉条件较好的东部平原发展种植业;河流、水库发展水产养殖业。(2)从东南向西北迁移。(3)过度砍伐,造成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放牧,破坏草原;过度开垦,土地沙化;不合理灌排,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农业用水量增大,造成水资源短缺。[能力提升练]“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近年来在政府的引领下,浙江农村出现了“互联网+”新的运营模式,浙江多地农村涌现特色农产品基地,简称农特基地,形成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读图,完成10~12题。10.近年来农村出现特色农产品基地主要得益于()A.气候变化B.河流整治C.交通便利D.互联网和农业的结合11.新的运营模式()A.增加产品库存B.增加销售环节C.依赖信息联系D.增加销售成本12.全产业链集聚有利于农村()①提高人口迁出率②加快城镇化进程③加快交通运输建设④提高老龄化人口比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0.D11.C12.C[第10题,根据材料提示,“互联网+”在浙江农村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也就是说互联网和农业进行深度融合,从而出现一些特色农产品基地。第11题,根据图中信息,这种新的运营模式,其种植的农产品是依据订单多少来确定的,而图中吃货、微商、营销公司和农特基地之间联系,也是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订单生产,由此可以减少产品库存,减少销售环节和销售成本,从而可以推出新的运营模式对信息联系要求高。第-5-12题,上游农产品生产—中游农产品加工—下游农产品销售和旅游等全产业链集聚在农村,有利于加快农村的交通运输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减少农村人口迁出;农村人口迁出以青壮年为主,减少人口迁出则有利于降低老年人口比重。]1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所示东北地区地形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A、B、C三处河段中含沙量最大的是________河段;可能会出现凌汛的是________河段。(2)黑土的有机质含量高于黑钙土,图b中黑土与黑钙土的分布地区不同,造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热量条件B.水分条件C.地形地势D.土地利用(3)图c中,水稻、小麦、玉米分布的位置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上述粮食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属于________农业。(4)东北大米因品质优良而畅销全国,简述东北大米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5)为防止生态环境进一步退化,东北地区已普遍停止开垦荒地,并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简述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地形的主要特点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河段含沙量最大,C河段由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容易发生凌汛现象。第(2)题,水分条件是造成黑土和黑钙土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第(3)题,图c中水稻、小麦、玉米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三者地区分布差异受热量条件的影响。第(4)题,东北地区大米品质优良的原因可以从当地的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等方面分析。第(5)题,东北平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依据教材中所学知识即可回答。-6-[答案](1)山环水绕,沃野千里AC(2)B(3)热量商品谷物(4)纬度高,气温低,水稻生长周期长;夏季日照时间长,有机物质积累多;土壤肥沃,生态环境优良。(5)发展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延长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