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和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的更迭时空观念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江南地区的开发历史解释、史料实证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势力的发展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一三国与两晋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魏220年曹丕洛阳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9年孙权建业【微点拓展】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是地方的政治经济势力无法调和,形成统一政府,最终成为各个军阀割据的支持力量。(2)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不敢再轻易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湖北、湖南的大部分地区,又攻占四川。2.西晋的建立与统一(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3.西晋的灭亡(1)背景①西晋时内迁的少数民族受到官府和汉族地主豪强的剥削压迫,不断反抗,并卷入西晋宗室的内部争斗。②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2)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奴贵族所灭。-2-【特别提示】内迁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史料实证】西晋的政治统治及影响史料一西晋建国初期,晋武帝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封二十七个同姓王,以郡建国。之后不断扩大宗室诸王的权力。诸王可自行选用国中文武官员,收取封国的租税。史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时矣。”——《晋书·刘元海载记》[研读](1)史料一反映了西晋初年为巩固统治恢复了古代的分封制。(2)史料二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的私议反映了西晋统治集团内部的变乱。[思考](1)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晋初年为什么要恢复分封制,大封同姓为王。这种做法造成了怎样的不利局面?提示原因:晋武帝认为,曹魏削弱所封诸王的势力,导致曹氏孤立而亡。不利局面:被封的宗室诸王,既手握重兵,又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威胁中央政权。(2)史料二中的“司马氏骨肉相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长期战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南迁。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的特点(1)朝代更替频繁,多个政权并立,南北对峙。(2)小统一,大分裂。(3)大一统和局部统一的时间短,分裂时间长,在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知识点二东晋与南朝1.东晋(1)建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2)士族的崛起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②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2.南朝: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篡夺皇位,改国号宋。此后170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3-3.江南的开发(1)背景: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表现①农业方面: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方面: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等行业都有明显进步。(3)影响: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交融。【特别提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既有政治方面的原因,也有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原因。K4.南北对峙: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史料实证】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史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而足,亡(无)冻饿之人,亦亡(无)千金之家。——西汉《史记》史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宋书》[研读](1)史料一反映了西汉时期江南经济发展的落后。(2)史料二反映了南朝时期江南经济的繁荣发展。[思考](1)分析比较以上两则史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的变化。提示由荒凉、落后变为富庶、先进。(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提示原因:魏晋南朝时江南得到开发。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3)从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提示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言之有理即可)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1)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2)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4-(3)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4)南方统治者的重视。知识点三十六国与北朝1.十六国(1)十六国: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2)北方的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族群布局被打乱,各族彼此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3)前秦统一北方: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4)淝水之战:前秦统一北方后,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在淝水之战后迅速崩溃。【概念阐释】民族融合民族融合指民族间的自然融汇合一,民族差别和民族界限逐步消失的过程;民族融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下而上因经济、文化互动而实现的融合;一种是自上而下以政治手段推行的融合。2.北朝(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2)北魏孝文帝改革①时间:5世纪后期。②内容: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朝中禁鲜卑语,统一改说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将新改姓的部分鲜卑贵族定为一等高门,并鼓励他们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③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特别提示】孝文帝迁都,实质上是一场是否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的斗争。以孝文帝为首的改革派,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迁都洛阳,这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的关键性行动,为后来的一系列改革奠定了基础。(3)北方政权的更替①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②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归纳总结】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战乱和分裂的年代,民族矛盾尖锐,南北对峙;同时又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时期,各民族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民族间的差异逐渐缩小,直至同化-5-成一个民族,这种同化为后来隋唐的统一准备了重要条件。【史料实证】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史料一北魏王朝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定迁都之计”。十八年“二月甲辰,诏天下,喻以迁都之意。十二月壬寅,革衣服之制”。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丙辰,诏迁都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二十年“诏改姓为元氏”。并任用南朝儒士制定礼乐制度,仿效南朝建立士族制度,同汉族通婚。——《北朝时期龙门石窟与洛阳历史文化》史料二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陈寅恪《隋唐政治制度史》[研读](1)史料一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后,从服饰、语言、丧葬、姓氏、制度方面采取汉化措施。(2)史料二表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思考](1)根据史料一和所学知识,评价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提示接受汉族先进文化,移风易俗;加速了北魏社会封建化;促进了民族交流和融合。但另一方面,消除了鲜卑民族特性的全盘汉化,使拓跋贵族迅速腐化堕落,为北魏发展埋下了隐患。改革必须在立足自身主体性和文化土壤的基础上,学习其他先进文明,不能直接移植、生搬硬套。(2)结合史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政策对后世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提示促进了民族融合,为隋唐大一统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的评价(1)这一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移风易俗和实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更加丰富、发展了民族文化。(2)从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为了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程,为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会被先进民族的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来讲,孝文帝的汉化政策自觉地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5)孝文帝在改革过程中,全盘吸收汉文化,不加区别兼收汉文化的精华和糟粕,这是改-6-革的不足之处。三国到西晋,从全局来看,分裂孕育着统一;从主流来说,生产力是在不断发展的。东汉末年以来,中国西部和北部周边的各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地向内地迁徙,少数民族内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方政权在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壮大,为统一全国准备了条件。淝水之战的结果使东晋王朝的统治得到了稳定,有效地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北魏孝文帝改革为以后的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但北魏并没有完成全国统一。1.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解析:选D。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所以D项准确、直观地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2.从东汉桓帝(永寿二年)到西晋统一前的125年间,全国人口减少了3390多万,平均每年减少近28万。这时期人口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政局动荡战乱频繁B.人口南迁土地荒芜C.北方自然条件恶劣-7-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解析:选A。根据题干信息反应的时代特征可知,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繁,故A项正确。3.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这个“流亡政府”是()A.东汉B.西晋C.东晋D.北魏解析:选C。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中的“公元383年”“前秦领袖苻坚”等信息可知,材料描述的战役是淝水之战,该战役中战争的双方是前秦和东晋,故C项正确。4.下列砖画出土于甘肃嘉峪关魏晋古墓,生动反映了当时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这组砖画可以用来直接研究()A.江南开发B.民族交融C.政权并立D.经济重心南移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汉人胡食的生活习俗”等信息可知B项正确。5.“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①土地大量开垦②农作物品种增加③纺织、造船等有了明显进步④商业以长江沿岸最为活跃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选D。由于北方战乱,北人南迁,南方经济得到发展,①②③④都是其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6.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解析:选D。孝文帝阐述了定都平城的不合理之处,采取的措施就是迁都洛阳,故D项正确。-8-教材答疑·名师指津1.教材P28“思考点”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有哪些?提示原因:从西晋末年起,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2.教材P28“学思之窗”根据材料,说说当时南方经济的发展成就。提示江南比较丰饶,一年收获的粮食可满足九个郡人口的需要,出产的丝帛可供全国人穿用。3.教材P31“问题探究”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