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阶段综合测评(一)(第一、二单元)(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A[材料中的时间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对应的是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思想文化特征成为中国此后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精华,这符合材料中“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的说法,故A项正确。]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杜甫的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尧舜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与杜甫这一向往相近的思想学派是()A.道家B.墨家C.法家D.儒家D[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体现了杜甫称赞尧舜之治和忠君爱国、爱民的思想;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主张关注现实,希望君主施行仁政,像古代尧舜那样的明君一样,以仁政治天下,故D项正确。道家主张无为而治,与题干不符,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法家主张法术势,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3.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B[由“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和“君权神授”“大一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维护统治秩序,为统治者服务,因此选B项。]4.“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孟子》B.《庄子》C.《韩非子》D.《道德经》A[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仁、义的思想,孟子属于儒-2-家思想,A项符合题意,正确;《庄子》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儒家的思想,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道德经》是道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5.“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C.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D.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D[由题干可判断是墨家主张,主张无差别地爱所有人,D项正确;A项是儒家主张,B项是法家主张;C项是儒家主张,均排除。]6.儒家思想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其中荀子根据时代需要,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表现在()A.提倡“仁政”B.提倡“以德服人”C.主张王霸并用D.提出“天人感应”C[荀子是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对儒家思想的改造主要体现在将儒家思想与其他学说进行一定的融合,他主张王霸并用,而且他也是法家人物的老师,所以本题选择C项。A项是孟子的思想;B项是孔子的思想;D项是董仲舒的思想。]7.礼是指较固定的行为准则,敬鬼神节仪式成为原初的礼的核心部分。但春秋时期,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这一变化主要体现了()A.人的自觉意识觉醒B.社会等级秩序的恢复C.礼制社会功能加强D.孔子地位的社会认可C[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礼经人为理性化而被灌入政治人文主义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周礼被运用到政治领域,统治者希望每个人的行为都符合礼的要求,进而维系统治,C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表述题干未体现,且与史实不符;B项中原有的等级秩序已经崩溃,不可能恢复;材料未提及孔子,D项无从体现。]8.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C[董仲舒的新儒学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故选C项。]-3-9.汉武帝感兴趣的是“王者承天意以从事”的“君权神授”理论,并不是对“阴阳灾异”学有什么特殊的感情。汉武帝对“君权神授”理论感兴趣的原因是它强调了()A.人与自然的和谐性B.以礼义来教化人民C.王权的权威性和神秘性D.以王权限制了神权C[君权神授的思想主要是神话君权,体现出君权来自上天,增强了王权的神秘性,故C项正确;A项是道家思想;B项是先秦儒家思想;D项中王权限制神权说法错误。]10.儒学在孔子之后有性善性恶之争。两汉时期,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其用意在于()A.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B.提高社会道德水平C.神化儒学并为君权服务D.探究人性发展本原A[由“董仲舒相继批判孟子的性善说和荀子主张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之分”可以看出董仲舒批判不同思想,最终给予统一的观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主要是通过此措施来建立大一统的官学体系,故选A项。]11.《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A.因果报应B.天人合一C.君权神授D.天人感应D[根据材料可知,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思想主张,《春秋繁露》是儒学家董仲舒的作品,A项错误;“天人合一”强调天和人的统一性和整体性,与材料无关,B项错误;“君权神授”旨在强调君主的权威,与材料中的“妖孽”不相符,C项错误;“天人感应”指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与材料中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相吻合,D项正确。]12.汉安帝时,某地方官犯罪,大臣们认为应给“禁锢二世(两代)”的处罚,太尉刘恺指出:“《春秋》之义,善善及子孙,恶恶止其身,所以进人于善也。”于是安帝下诏禁锢罪臣本人,不株连子孙。汉代多次出现这种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这反映了当时()A.吏治废弛犯罪频发B.试图重建礼乐制度C.严刑酷法主观随意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材料文字“汉代多次出现……援引《春秋》判决案件的情况”反映了当时儒家伦理得到强化,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4-13.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A[唐代的道教经典中提出“不杀生”,体现出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违戾父母师长”“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体现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这反映出儒、道、佛融合的趋势,故A项正确。]14.朱熹曾解释过“存天理,灭人欲”论:“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明代李贽主张:“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据此可知()A.朱熹和李贽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D.李贽的思想是对朱熹思想的否定C.李贽的思想源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D.朱熹和李贽都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人欲A[朱熹在材料中肯定人的正常需求,否定人的过分需求,李贽认为私欲是人之常情,两人都肯定人正常的私欲,故A项正确;李贽的思想并未否定朱熹的观点,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15.1283年,南宋抗元名将文天祥舍身取义,壮烈殉节。史学家认为文天祥就义有着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这里的“社会心理基础”是指()A.法家思想B.程朱理学C.王阳明心学D.明末清初早期启蒙思想B[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程朱理学讲究杀身取义,壮烈殉节,另外,从时间上来看,程朱理学属于宋代,符合题目的时间,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16.明代王艮在传承阳明心学的基础上,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心学()A.理论体系发生根本变化B.进一步得到民众的支持C.受到传统民本思想影响D.开始出现平民化的趋势D[王阳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先天固有的善性,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具有抽象化、理论化的特点。而材料中王艮认为“道”就存在于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体现出通俗化、平民化的特点,故选D项。]-5-17.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指出:“不幸李氏(李贽)于晚明专制政府恶化之时,上则权臣逆阉专国,下则科举道学坏才。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A.已具有早期启蒙的性质B.反映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C.表现出经世致用的抱负D.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愤懑D[李贽深受时代的迫害,深刻批判理学思想,材料“愤世嫉俗,养成满腔郁勃不平之气,激荡发泄……”可知,作者认为,李贽的思想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故D项正确;李贽的启蒙思想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新经济因素的成长是资本主义萌芽,材料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C项是顾炎武的治学思想。]18.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C.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D.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A[从材料中的“学问之道”“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可知黄宗羲强调的是做学问要成一家之言,不能人云亦云,包含着学术自由,反对死啃书本的僵化风气,故A项正确;经世致用思想说的是做学问应该有所用,不能空谈,故B项错误;八股取士钳制了人们的思想,但材料并未涉及,故C项错误;批判君主专制的思想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错误。]19.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意在强调()A.风俗关乎国家命运B.政治改革的条件C.君主专制黑暗腐朽D.社会教化的作用D[根据材料“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伦风俗属于儒家社会教化的内容,材料反映了人伦风俗是政事、国家的基础,这说明顾炎武意在强调社会教化的作用,故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国家命运的问题,不能说明风俗关乎国家命运,故A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政治改革的要求,故B项错误;材料也不能体现顾炎武对君主专制黑暗腐朽的批判,故C项错误。]20.清初的学者颜元指出:“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矣。”由此可见颜元()-6-A.抨击理学的空疏无用B.赞扬儒家的忠君思想C.反对理学的统治地位D.赋予了儒学新的内涵A[从材料内容来看,颜元对宋元以来儒者表达出不满情绪,认为他们做妇女态,只要能报君王一死即是最好的,其抨击了宋元以来理学的空疏无用,故A项正确。从行文语气来看,并没有赞扬的意思,所以B项错误;材料也并未体现反对理学统治地位的内容,故C项错误;新内涵更是谈不上,D项错误。]21.下列人物组合与选项中引文顺序完全符合的是()甲:“辟邪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之所从矣”。乙:“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之人之父”。要“知行合一”。丙:“工商皆民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丁:“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A.董仲舒、程颐、黄宗羲、王夫之B.朱熹、程颐、李贽、顾炎武C.董仲舒、王阳明、黄宗羲、顾炎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