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课程标准学习重点核心素养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的重要史实,理解认识春秋战国争霸与华夏民族认同的关系。梳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从经济、军事等方面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背景。概括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分析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概括春秋时期思想家孔子、老子的主张,分析各自思想的特点及地位。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理解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背景,从社会转型角度理解“百家争鸣”对社会变革的影响。概述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从社会变革角度分析评价各自的影响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知识点一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一)诸侯争霸1.东周开始:周平王东迁之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东周时期。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历史阶段。2.“春秋五霸”(1)目的: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权地位。(2)“春秋五霸”: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先后建立霸权,史书将这一时期建立霸权的诸侯国国君统称为“春秋五霸”。【特别说明】“春秋无义战”所谓“义战”就是指正义的战争,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打着尊周王的旗号,实质是为达到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其本质是奴隶主阶级为了争夺利益而进行的互相征伐的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3.“战国七雄”-2-(1)卿大夫掌实权: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2)“战国七雄”:经过长期纷争,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七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3)分封制崩溃:周朝传统的统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各国国君纷纷称王,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易错提醒】春秋争霸战争是奴隶主同奴隶主之间为争夺领地展开的战争,是奴隶社会性质;战国兼并战争是新兴地主阶级为达到统一而发动的战争,是封建社会性质。K(二)华夏认同1.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周边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2.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史料实证】春秋战国纷争与民族融合史料一“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史记》史料二春秋中期,随着中原各国的强大与争霸,戎狄蛮夷先后被征服、吞并,如西戎为秦所驱,赤狄、白狄为晋所灭,莱夷为齐所灭,濮夷为楚、鲁所灭,蛮为楚所灭。到春秋末年,戎狄蛮夷逐步被华夏所同化,华夷差别慢慢地消失了。——《国史概要》[研读](1)解读史料一要注意时空“东迁于洛邑”、关键信息“政由方伯(霸)”等。史料一反映出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崩溃,出现诸侯争霸的现象。(2)史料二主要说明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及民族交融的现象。[思考](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崩溃的原因。提示政治上,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经济上,随着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2)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也有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是灾难性的战争。据史料一、二,谈谈你是如何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的?提示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兼并战争掠夺财富、兼并土地,都给社会造成灾难性的影响,-3-但争霸战争客观上加速了各个区域的民族融合,促使华夏认同加强、华夏族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转型,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民族交融发展的表现及原因(1)表现①促使中原地区先进的制度、文化、科技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②促使周边少数民族在经济文化交流中产生了民族认同观念,同时也促进了华夏族的发展。(2)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长期激烈的兼并战争客观上加强了中原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的交往,推动了民族融合的进程。知识点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一)经济发展的表现1.农业(1)耕作方式:冶铁技术出现,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2)水利工程: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2.工商业(1)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2)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二)变法运动1.背景(1)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2)各国为了富国强兵,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2.成果:各国通过变法,推动了社会转型,逐步建立起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3.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356年。(2)内容经济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②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③“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政治①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4-②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误区警示】认识重农抑商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有利于确立和巩固地主阶级政权,如商鞅变法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其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3)影响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②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归纳总结】商鞅变法废除了秦国旧的奴隶制,确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顺应了战国时期的历史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社会转型的实现。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是所有改革成功的根本原因。【史料实证】战国的变法运动与商鞅变法史料一在经济比较发达的诸侯国……夺权后的地主阶级,随着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壮大。……边远地区的秦、楚、燕等国的社会经济也发展到相当水平,新兴地主阶级也逐渐壮大起来。然而这些诸侯国的政权仍然控制在旧贵族手中。各国地主阶级的普遍发展壮大及其与贵族的对立,必然导致政治上的一场重大变革。这种变革,就是各国的变法运动。——张文喜、刘焕曾《新编中国古代史》史料二商鞅确定的改革方略是:首先,只有国家强大,才能在战争中有立足之地;其次,只有改革落后的制度,秦国才能强大;再次,只有摧毁落后和保守的秦国宗氏制度,改革才能进行。为此,商鞅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具体而言就是以重农主义为取向的农耕政策,以国家主义为取向的集权政策,以平民主义为取向的军功政策,以法治主义为取向的以法治国方略。——摘编自叶自成《商鞅的创新精神与秦国对大国的超越》[研读](1)史料一主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阶级关系的变动角度说明变法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质。(2)史料二主要论述了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促使秦国强大,策略是改革落后的制度,采取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大方略。[思考](1)结合史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纷纷改革变法的政治原因。-5-提示富国强兵,力争在兼并战争中取胜;新兴地主阶级与旧贵族争夺领导权。(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在“农耕、军功、法治、集权”四个方面所推行的具体举措。提示农耕: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军功: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法治:严刑峻法,推行什伍连坐;集权:推行县制,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3)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商鞅变法使秦国走向富强的主要因素。提示变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坚持诚信和创新。商鞅变法的特点(1)全面性: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彻底性:废除旧制度,从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促进社会转型。(3)长期性:先后两次改革,持续19年,且其主要措施一直为秦国继承和发展。(4)有效性:商鞅变法过程中,严厉打击旧贵族,加强思想控制,保证新法得以推行。(5)进步性: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知识点三孔子和老子(一)孔子1.生平和地位: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和教育文化贡献伦理观念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治国理念①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也承认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教育成就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文化贡献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论语》当中【构图解史】孔子的思想体系K(二)老子1.生平和地位:老子是春秋后期楚国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6-2.思想主张(1)核心观念: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2)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3)治国理念: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误区警示】道家学派≠道教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但不是道教的创始人。道家学派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学派形成于先秦时期,道教兴起于东汉。【史料实证】孔子的儒家思想和老子的治国理念史料一克己复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史料二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史料三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研读](1)解读史料一要从孔子所说的“有道”和“无道”的内容中去体会“礼”的内涵。(2)史料二的解读要注意孔子提到的“五者”,并注意连词“则”,从中把握“仁”的目标。(3)史料三的解读要紧扣“为无为,则无不治”的信息。史料三主要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主张。[思考](1)根据史料一,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孔子所说的“礼”的实质是什么?提示倾向:维护奴隶制度。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2)史料二中,孔子所说的“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孔子强调“仁”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提示内容:恭、宽、信、敏、惠。目标:协调社会人际关系,促进人自身的发展。(3)依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评述史料三反映的治国主张。提示道家的治国主张在约束统治者的暴政、恢复社会秩序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在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的社会环境下,难以实现,是一种消极应对社会变革的治国思想。-7-对孔子思想的认识(1)思想体系及特点①思想核心:“仁”和“礼”,其主要内容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其方法论是“中庸之道”。②政治思想:强调“仁”和“礼”,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要求体察民情,主张“为政以德”,包含了民本思想。③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2)对孔子思想核心的评价①“仁”的思想,对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意义。②改良政治的主张,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③“礼”的思想,带有承认等级制度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消极性的倾向,以后的历代统治者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是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知识点四百家争鸣1.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1)士人阶层崛起: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化,新兴的士阶层崛起。(2)重视招揽人才:各国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他们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2.百家争鸣的内涵: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各自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在思想领域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